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专车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人们出行方式的首选,滴滴、快的、优步等互联网专车服务的兴起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互联网专车行业的合法进程显示出专车行业发展的波澜起伏,合理、合法地解决共享经济下专车模式的利益冲突,以及专车行业的安全性与合法性监管等问题迫在眉睫。建立良好的专车市场环境,均衡出租车行业的利益分配,确定"专车"服务形式规范化是保证上海专车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商》2016,(13):247-248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渗透各个领域,"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批新兴的行业、企业,专车服务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专车服务的出现不仅打破了出租车行业一直以来的垄断地位,推动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充分整合利用了社会的闲散资源,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虽然专车服务通过"四方协议"的方式,使其运营机制不与现有法律法规相冲突,但是,由于其损害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固有利益,再加上法律本身的滞后性,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抵制打车软件的现象,专车服务一再被认定为"非法运营"。为了保护打车软件公司以及专车司机的合法利益,本文将分析专车服务出现的背景,以及专车与人们印象中"黑车"之间的本质区别。同时本文也试图通过当前社会现状,从法律规制的角度对专车服务的发展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从而提升自己的威信度,同时也能更好保障乘客的合法权益,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开拓就业市场,缓解就业压力,使人民能够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可以鼓励创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5,(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租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出租车行业是一个关系居民便利性、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的"明信片",所以它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是在最近几年,出租车罢运、黑车无序运营等事件频繁发生,"专车"服务挤占传统的出租车市场,激化了出租车行业矛盾,使得出租车行业成为一个矛盾聚集的行业,出租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出租车是我国公共交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久以来,我国的出租车劳动用工一直存在劳动关系界定模糊,权责分配不明确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专车"的出现给传统出租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出租车的垄断局面被打破。为了稳定市场、规范出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规范专车市场,同时也推动了对出租车行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商晨 《财经论丛》2016,(7):104-113
专车受到非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出租车需要接受政府监管而专车不用。本文从出租车数量管制入手,通过构建包含管制数量、监管成本、代理层级的委托代理模型对出租车行业改革和专车发展进行分析,认为监管技术、监管成本、出租车数量都会影响出租车经营模式,政府对专车行业应当从提高专车司机投机成本和提高行业进入门槛两方面来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6.
《商》2016,(14)
近年来,专车行业的迅速崛起为公众提供了出行便利,专车以其便捷的特点和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在专车行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落寞也不禁引人唏嘘。本文指出目前出租车行业存在着的一些乱象,并尝试以供给侧改革作为理论出发点,进而提出对待出租车所应采取的政府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商》2015,(6)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专车服务却相迎。回首向来打车处,归去,哪怕风雨也有情。不知何时"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易到用车"、"Uber"等打车软件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专车以优惠的价格,人性化的服务,自由的选择,快捷的支付,正在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影响我们的消费模式。专车的到来无疑给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一当头喝棒。然而就在专车风生水起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有可能导致专车市场就此夭折。因此,本文以共享经济为理论基础,分析专车利弊、市场需求以及政府监管所存在的漏洞,进而提出只有加强专车的规范化运作,才能切实有效地保护乘客的信赖利益,使得专车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商》2016,(11)
随着2013年打车软件的流行,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改变,2014年"专车"的概念悄然而生,但私家车作为运营工具投入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法律障碍。进入到2015年,"专车"与出租车以及城市交通运输管理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不少城市采取了治理"专车"的专项大规模行动,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本文将就"专车"的产生以及运用法治思维对"专车"治理进行研究,以期得到一个平衡双方利益的措施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专车服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得到了乘客的认可,乘坐专车成为人们出行常见的选择。但由于专车无法像出租车一样获得相关的营运资质,一度被认为是非法营运的黑车。本文以共享经济为理论基础,分析专车服务存在的合理性、忧患性,从而提出只有完善专车服务类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运营规范建设、提高市场竞争机制的有序性,才能使专车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于传统的出租车行业而言,自然垄断的属性使得政府必须对其加以规制.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专车行业应运而生.专车公司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整合者.缺少政府规制使得专车得以以低价和优质服务冲击出租车的市场,导致二者冲突不断.本文分别建立了出租车和专车的消费者效用函数和总利润函数,推导出二者的最优利润,发现专车公司可以在短期内利用服务和价格优势对出租车行业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出租车与专车的矛盾问题日益尖锐的现状,以杭州市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模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式展开研究,对乘客和司机进行满意度分析,着重探讨政府、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司机顺应"互联网+"新形势发展应采取的措施,认为政府需要完善和整顿出租车行业和专车行业,引入互联网技术并将出租车司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出租车公司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合理安排工作班次并保证所收份子钱的相对公平;出租车司机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服务质量,转变观念,适应潮流。  相似文献   

12.
社会在向新经济、新制造、新服务的转型趋势下,"曹操专车"以其品牌定位、服务、安全及战略追求,成功实现了作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吉利集团与"三新"趋势的有机结合,在成功塑造"曹操专车"品牌的同时也是对共享经济模式及理念的更新和迭代。  相似文献   

13.
当今互联网时代,O2O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在出行方面,根据市场定位的不同和用户需求的差异,至少可将目前市场中的出行APP分为打车、租车、代驾、拼车四种不同类型,各自不同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专车O2O是针对中高端用户的租车服务,作为出租车的补充,发展可谓势不可挡。本文主要探讨了现阶段专车O2O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专车O2O未来的发展策略,并对专车O2O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1)
继2013年年底热议的打车软件抢占出租车市场现象后,近年来,由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再次遭到各方讨论。专车作为新兴事物,以个性化的服务、无底线的补贴等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乘客对此喜闻乐见,但专车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从2014年8月开始,各个打车软件相继推出了新的业务,那就是专车服务,例如:"滴滴专车"、"一号专车"。但随着专车服务的迅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开始显现。本文立足于专车的发展对车险市场产生的冲击,主要通过研究开展汽车保险业务的主要影响因素、我国汽车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专车服务平台的兴起与问题,分析得出专车对车险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打车软件的出现,推动了专车公司业务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专车公司的安全问题。本文结合专车运营特点,通过专车与出租车安全比较,探讨专车公司缩减成本导致安全问题的原因,运用博弈模型分析如何加强对专车公司的监管以及政府对于专车公司最优的监管力度,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度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0)
伴随各类互联网专车软件的不断涌现,滴滴专车、一号专车、易到用车、优步打车(Uber)纷纷出现并日益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自从其诞生,多个城市认定专车属于非法营运,专车遭到禁止。关于专车是不是"变相黑车"的疑问也越来越多。政府面对市场的发展,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完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网络预约专车因其便捷性、补贴政策吸引了大量乘客,对传统出租车市场造成了极大冲击.专车的高额补贴政策是否会持续?抑或占领市场后提高价格,进而损害消费者利益?本文通过建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两种补贴策略对专车价格及乘客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补贴政策难以长期维持,进一步地模型计算得出专车的合理价格区间,有利于网络预约专车市场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8000多辆出租车堆积如麻,好似一座"出租车坟场"——放心,它们不是被专车逼得下岗,而是报废车的升级换代。今年开始,太原市将大力推广电动出租车,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交通领域成为政府大规模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首站,但有司机心存疑惑,相应的新能源车型选择、充电桩等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改变生活,改变原来的经济形态的时代下,成立于美国硅谷、覆盖全球的移动即时用车APP-Uber(优步)进入了杭州。Uber乘客与司机即时、就近、精确、无缝连接优点,受到了普遍的欢迎。Uber缓解了杭州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方便了市民和游客的出行,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互联网+”新颖的商业模式,提升了的杭州的城市文明程度,推进了“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的建设。然而,以互联网跨界融合为显著特征的Uber,对传统的出租车行业管理体系与管理方式带来一定冲击,现有的政策与Uber的快速发展也不相匹配。因此,在加速发展“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必须在全社会努力形成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观念和认识,全面稳步放开出租车和专车市场,抓紧制定推动“互联网+交通”以及专车市场发展的政策规定,对专车的监管应走向融合,用互联网的思维不断优化包括杭州在内的城市交通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