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它不仅体现了中央的政治目标和智慧,而且代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观念是行动的先导,社会发展与科学观念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为了实现中国梦和适应中高速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帮助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提出五个方面,即发展动力、发展广度、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和发展的目的。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梦"的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助力。  相似文献   

2.
2015年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即"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体现着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新问题的认识和共识,是相互依托促进的辩证关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是方向。创新发展要采取"三步走"战略,最根本的是要解决自主创新的问题,最迫切的是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概括与凝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生力军,让大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先进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光荣使命。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五大发展理念与"原理"课教学紧密相连,可以通过理论讲授讲与实践操作法将二者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4.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的发展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也是指导"十三五"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的发展观随着中国的发展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五大发展既总结了以往的五年规划之创新和精髓,集前人之  相似文献   

5.
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目的和归宿。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既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关乎发展的实践问题。依据中国当下的现实情况,实现共享发展的根本在于有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秉持的一条价值理念。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纵观百年党史,“坚持人民至上”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和清晰的逻辑内涵,大致可以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维度擘画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逻辑。从理论逻辑维度看,“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价值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底气和法宝;从历史逻辑看,“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一条重要价值理念;从实践逻辑看,“坚持人民至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诠释、新拓展、新概括。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深刻领会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切实增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8.
《商》2015,(38)
新时期,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国际竞争更大程度上演变为文化的竞争。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时期保持党先进性的需要,涉及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巩固的重大问题,新时期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理清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内容,把握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特征,探寻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路径意义。我们要不断提高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进取,坚持不懈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0.
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党章中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时期,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践行党章,保持党的先进性,谱写新时期先进文化的新篇章,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主席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创新地提出"五个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其中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目的和归宿,是以共享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保障。如何实现城乡共享发展,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不断探索治国理政的方略与模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策主治到法制建设的恢复,再到法治理念的确立,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向深层次发展,实现了由政策主治向依法治国、政权统治向社会建设、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与变迁。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轨迹变迁之路表明,法治国家、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体化步伐正在不断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必将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的核心。作为我国现代化重要内容和主要驱动力量的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自觉用新的发展理念规划、引领、推动发展,突出"人"的城镇化,建设健康美丽宜居和谐新城镇。肇庆新区秉持五大发展理念,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桥头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在十九大报告中,最为重要或核心的思想就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可以说,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及政治经济生活的重新定位,许多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新要求、新方向、新政策、新动能等呼之欲出.比如,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新时代就是让中国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或实现中国的强国富民.对当前中国社会的新定位凸显了领导人对过去五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与制度自信,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也是指导"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十三五"发展的思想灵魂。"十三五"时期是新疆建设兵团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正>以高质量国民经济循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黄群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擘画,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国际上唱衰中国经济的各种言论不绝于耳,而中国却在这些唱衰声中一路取得了卓越经济发展成就。伴随着杭州G20峰会的召开,又有国外一些心怀叵测的媒体和学者再次鼓噪这样的论调。"唱衰中国经济",其实质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无端诋毁,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恶意诽谤。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坚定不移"和"一个判断"进一步阐发了"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吸取了30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和成果,在性质、途径、目的和落脚点各方面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五大发展理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继承、坚持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理论和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实现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推进,如何摆脱贫困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习近平的摆脱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摆脱贫困思想的集中表达,是对马克思摆脱贫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的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现存的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执政理念的一次新飞跃。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主要内涵和实质,对实现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发挥着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等作用,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的贵州贫困农村构建和谐、实现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曹秀华 《商场现代化》2006,(19):290-291
发展节约型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珠三角地区发展节约型经济应把握五个方面: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明确发展重点环节,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形成发展内部动力、建立绿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