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并以建设银行"普惠金融e登记"为例研究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在普惠金融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大型银行、小型银行以及非银行机构都以自身优势为基础进入普惠金融领域,为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建设银行把金融科技融入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中,创新普惠金融产品的做法值得借鉴;政银合作模式有利于创造有利的普惠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始终是制约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普惠金融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一些新的融资机遇和融资途径。在普惠金融背景下,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普惠金融运作及监管体系,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针对小微企业的产品创新,不断扩大正规金融与小额贷款公司合作领域,适度拓展微型金融业务范围,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从而实现小微企业的自我成长和普惠金融体系不断完善的协同发展。同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的微型金融业务也要切实防范经营风险,从而使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通过发展普惠金融为中低收入人群创造增收的条件,而从小微企业的角度看,我国要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同样需要通过发展普惠金融为实体经济底层的金融服务,改善实体经济底层的经济质量和效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处长郑醒尘在第九届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普惠金融共创金融共享价值”分论坛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4.
普惠金融是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当前中国金融机制改革的重点领域。普惠金融将关注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作为抓手,来构建面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共享金融服务体系。近年来,对普惠金融的推进与实施,其内涵、本质的探究成为学术界及实践领域关注的重点概念。普惠金融是什么?普惠金融为谁服务?如何给普惠金融下一个确切、严谨、科学的定义?围绕普惠金融的内涵与本质,强调对金融哲学人文发展观的坚守,强调对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坚守,强调对最广大社会大众金融共享服务的坚守。  相似文献   

5.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文章基于内生金融理论视角,利用中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和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传统普惠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两个层面,考察了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普惠金融能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制度环境是制约普惠金融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发展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缓解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6.
目前,社会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普遍存在且亟待解决。研究通过探究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分析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小微企业资金的可获得性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同时为保障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运行,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优势,提出了要加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环境,夯实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产业基础等推进路径。希望对于金融供给侧改革、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进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普惠金融"已成为一个热词。它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获得率偏低,仍有近40%成年人从未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8.
陈俊颖 《现代商业》2023,(11):129-132
普惠金融早在2005年在我国首次被提出,旨在为更多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可负担成本的综合金融服务。2012年以来国家提出要进行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战略,并于2016年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意义,即为更多低收入人群、中小微企业以及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公平、多元、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促进共同富裕。但在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发现,普惠的“政策性”与金融的“商业性”矛盾依然存在,发展中的区域异质性等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商业银行数据及2011—2020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分析,发现数字科技的应用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地区之间差异,而金融科技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普惠金融的均衡发展、弱化内在矛盾,在助力数字化转型的同时,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降低金融风险,丰富金融产品。作为核心技术支撑,金融科技是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苏甦  李梅娟 《北方经贸》2014,(6):167-168
设立民营银行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民营银行参与普惠金融的作用是:服务民营小微企业及农村金融;完善多元化、相互竞争的普惠金融体系;推动民间资本阳光化。  相似文献   

10.
普惠金融需要建立有效的、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能使弱势群体平等的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权利。尽管普惠金融在理念上是完美的,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由于存在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现实困难,发展普惠金融往往面临诸多挑战。从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方面指明了普惠金融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的融资问题。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大众创业,助推经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不断从政策法规层面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商业银行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的同时,必须要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通过研究S银行普惠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在风险管理理论支持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项目管理的S银行普惠金融信贷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成本,消除物理网点和营业时间限制,破解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等能够获得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从而为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杨兰  张立乐 《商业研究》2023,(3):119-126
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金融的高度融合形成的产物,数字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相结合,旨在研究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信贷可获得性来提升企业绩效;还能通过改善研发投入经费不足,为小微企业提供创新动能;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在未能实现技术创新、未进入产业园,以及地处城镇的企业中更强。  相似文献   

14.
普惠金融的概念,指的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有效的、适当的金融服务的行为。重点服务的对象为城镇低收入的人群、农民、小微型企业和社会弱势群体。"普惠金融"的实质不是救助与扶持,而是让大众提升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提升商业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把市场需求与经济政策相结合起来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普惠金融"制度。普惠金融制度需要讲究市场原则性,既要满足少部分群体的需要还要适应更多群体的需求,还要考虑到经济利益的分配要公平合理。据此,就普惠金融的经济学认识和发展与评价两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下,社会主要矛盾已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金融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群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解决新时代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业银行是普惠金融信贷服务主要实践者。通过介绍商业银行支持普惠金融信贷服务的现状,分析新时期普惠金融信贷业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商业银行做好普惠金融信贷服务的路径探析。  相似文献   

16.
数字普惠金融是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方向,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了新模式和新方法。然而,数字普惠金融如何推动小微企业融资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机制的研究仍显不足。文章以斯蒂格利茨-维斯信贷配给模型(S-W模型)为基础框架,引入数字普惠金融两大核心优势——大数据和大样本供需方,通过分析两大核心优势对S-W模型中的假设条件、资金供求双方行为、均衡结果的影响,剖析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的理论机理。同时通过研究各省小微信贷可获得性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及其分项指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验证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小微企业融资中大数据和大样本供需方实现机制特点,及不同类型省份异质性差异。研究结论显示,大数据和大样本对于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都存在显著性正向影响,发达省份相比欠发达省份在大样本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在大数据应用方面优势并不明显。未来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发达省份主要是提升大数据应用技术并向欠发达省份溢出,欠发达省份主要是补齐大样本供需方短板,由此形成全面、协调、共享、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李敏 《北方经贸》2014,(12):78-79
普惠金融是指一个能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注重的是弱势群体所享受到的金融服务的权利,这与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所体现的核心本质是相通的。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所面临的系统性缺陷,使得建立普惠金融的发展道路漫长而曲折。村镇银行作为普惠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代表,承担和发挥着建设普惠型现代金融体系的艰巨任务,通过发展农村金融力量,加强对小微企业及农户资金需求的支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寻求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点,可以解决金融服务中的政策缺陷和法律支持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我国小微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表现和原因的基础上,从发展目标明确、金融产品创新、贷款流程再造、信贷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普惠金融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运行机理。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难题和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所以,政府应该发展内生性的普惠金融机构,加强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改善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19.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是指能全方位并且有效地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群,特别是低收入的弱势人群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如今,随着普惠金融战略的不断推进,各项优惠措施的落实,使得其在帮助削减贫困、实现平等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但受到金融政策落实难、融资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普惠金融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风险防控难度大、贷后管理难等,这对于普惠金融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极其不利的。鉴于此,文章以普惠金融的风险防控和贷后管理为出发点,分析探讨了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风险防控和贷后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恽艳 《商业故事》2022,(4):37-39
中国的融资担保行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属于新兴的类金融实体.经过多年的发展,融资担保体系初步成立,服务科技文化产业、服务"三农"、服务"人才",践行普惠金融,助推转型升级,助力创业创新,为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受疫情和经济环境影响,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剧增,担保贷款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