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投资行为主要是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过程,投资者在之前的研究中认为是理性的,才开始的研究,因此结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经研究,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不全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很多的认知误差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所以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不免要受到影响。行为金融学分支于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投资者决策过程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认知、情绪、态度,以及这些作用于市场的效应。中国的证券市场比较独特,而且还处在初级阶段,行为因素和非理性的心理必将广泛影响这样的一个市场。行为金融学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出发,以证券投资行为理性程度有限,投资者存在许多认知偏差为基础。本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是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来展开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行为金融学注重研究证券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其对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决策假设使其能更好地解释许多证券市场异常现象。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证券投资者心理与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我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有逆向投资策略,惯性投资策略,小盘股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威 《商》2014,(42):188-189
在投资者的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做投资决策,因而一般人们都认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信奉传统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人们尤其如此,因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陈述是基于效率市场假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例子确再三证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这也让人们对于效率市场假说是否正确或是否合理引起许多争论。为了探讨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本文拟分为导论、效率市场假说、行为金融学上的投资行为及结论四个部分来做说明。  相似文献   

4.
秦红斌 《商业时代》2008,(11):68-70
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对投资行为和证券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兴起的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心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结论。本文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投资者自我控制的内容及一些重要的行为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5.
黄攀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6):153-154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的,注重研究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对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证券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异象,并从投资者的各种行为偏差出发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新古典金融理论一直忽视投资者行为这个要素,将人设定为理性人,并将投资者决策视为纯理性的决策.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则试图将心理学与金融学结合起来,通过研究投资者决策过程采揭示股市异象的动因.本文试图梳理行为金融学关于股市异象的相关研究,并对投资者行为的主要模型进行了比较和总结,最后对我国投资者行为与股市异象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借此对行为金融学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投资学发展到现在遇到了许多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经济学家将心理引入投资领域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既侧重对非理性偶然的因素进行分析,又关注对行为科学的吸纳,深入探讨投资者的心理举动,这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分析,以高效率实现投资活动为目的,总结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以期实现对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杨昀 《华商》2008,(16):25-25
本文介绍了行为金融学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基本理论模型,探讨在我国证券投资市场上,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投资者行为,对证券投资行为进行分析,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赢利目标。  相似文献   

9.
《商》2015,(24)
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内容融入到金融研究的领域中,在对金融市场投资者的行为预测与解释检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演绎法对我国A股市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状态,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其中市场中各种变量因素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使经济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得到稳定的发展,国家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控,使市场经济能够平稳发展,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在我国市场中,金融市场有一定的综合性,其在市场环境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为了能够使我国的投资行为在市场中更为理性,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其是一种新兴的学科,可以有效地对各种投资行为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投资者对金融市场有更透彻的理解,引导投资者理性的认识金融市场。文章对行为金融做出了描述,同时分析了金融视角下的投资风险和证券投资行为,并通过分析提出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行为金融学是现代金融理论发展的新突破。行为金融对于证券投资的指导意义在于其对传统金融学理论"理性人"假说的突破,由此解释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异象"。投资者的行为、思维会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非理性。文章首先简要总结了行为金融的主要基础理论,介绍了基于行为金融的投资策略,提出了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应注意的问题,为我国证券投资者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投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所谓金融投资学是指投资学由于发展到现在遇到了许多有效市场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经济学家就将心理学引入投资领域从而产生了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理论在侧重对非理性偶然的因素进行分析的同时又关注对行为科学的吸纳,深入探讨投资者的心理举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意义重大.因为通过对行为金融学的分析,能高效率实现投资活动,总结现代金融环境下的投资策略,以实现对投资学理论与实务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行为理论和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将投资者行为心理的研究纳入理论分析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主要以海南省个体投资者为研究对象,阐述个体投资者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动机及其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经济行为主体,从心理预期到理性预期,从理性特征到非理性特征,对投资者行为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投资者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和波动性都具有影响。本文在介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上,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主要问题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过度投机行为,最后提出抑制投资者投机行为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梁莉 《商场现代化》2009,(30):29-30
投资行为是影响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因素,理性的投资行为是股票市场风险分散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性条件。因此,对投资者行为及其对资本市场影响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现代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引发人们对经典金融理论的质疑。因此,以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为理论工具来分析投资者行为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释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为什么存在非理性行为,并指出一些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用行为金融学的原理来分析这些非理性现象,及用此理论给予投资者一些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静  蒋葵 《商场现代化》2007,(11X):181-182
近年来,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和研究。本文在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分析中引入了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文章首先分析了人的不理性心理与行为特征,继而分析了这些特征对投资者及管理者投资、融资决策的影响,以期指导企业能够更加理性地确定投资与融资决策,也为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理论基础1.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理论基础。Kahneman和Tversky(1979)通过实验对比发现,大多数投资者并非是标准金融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他们的行为不总是理性的,也并不总是风险回避的。期望理论认为投资  相似文献   

19.
行为金融学对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现象。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通过对投资者心理偏差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偏差进行分析,指出处在弱式有效的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特征,对指导投资者行为决策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静  蒋葵 《商场现代化》2007,(33):181-182
近年来,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学习和研究。本文在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分析中引入了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文章首先分析了人的不理性心理与行为特征,继而分析了这些特征对投资者及管理者投资、融资决策的影响,以期指导企业能够更加理性地确定投资与融资决策,也为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