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为103~107),我国各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1982年为108.47,1990年为111.14,2000年为116.86,2005年为118.58①.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限制生育政策不是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为103~107),我国各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1982年为108.47,1990年为111.14,2000年为116.86,2005年为118.58①。这个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原因,多数人的看法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重男轻女观念严重、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普遍和B超技术的普及应用等,是其主要原因。也有一些人认为,我国严格的生育政策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主要原因。后一种观点是否成立,直接影响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有必要加以澄清。我们认为我国的生育…  相似文献   

3.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异常偏高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人口学家的关注和讨论,特别是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发表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异常升高更是成为国内外人口学家聚焦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各级政府对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治理也予以了高度的关切。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离正常值范围(正常范围为103~107)。根据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和1‰、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4.
过往二十余年伴随总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且居高不下,女性婴幼儿死亡率亦呈相对偏高之势,致使女性人口缺失和“失踪女童”事件浮出地表,不时成为境内外人口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政府的“关爱女孩行动”之类的干预举措。中国女  相似文献   

5.
结合文献梳理,提出了人口性别比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中既存在女性的漏报瞒报,也存在男性的漏报瞒报;1949年以来中国总体人口性别比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关系不对应;婚姻挤压由于存在连续性,靠扩大婚龄差无法缓解;男孩偏好是个文化观念问题,更是个社会结构与制度问题;当前独生子女政策正面临考验;人口调查与数据分析中还存在值得认真面对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性别比":我们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文献梳理,提出了人口性别比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运用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中既存在女性的漏报瞒报,也存在男性的漏报瞒报;1949年以来中国总体人口性别比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关系不对应;婚姻挤压由于存在连续性,靠扩大婚龄差无法缓解;男孩偏好是个文化观念问题,更是个社会结构与制度问题;当前独生子女政策正面临考验;人口调查与数据分析中还存在值得认真面对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广西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状,研究了女性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以及受教育文化程度对性别比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解决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过往二十余年伴随总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且居高不下,女性婴幼儿死亡率亦呈相对偏高之势,致使女性人口缺失和"失踪女童"事件浮出地表,不时成为境内外人口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并由此催生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政府的"关爱女孩行动"之类的干预举措.中国女童生存与发展的前景亦喜亦忧,而何去何从则仿佛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16.86.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是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全国2869个县级单位的五普数据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就全国来看,妇女社会地位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使出生性别比恢复自然平衡.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达到116.86。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是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全国2869个县级单位的五普数据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就全国来看,妇女社会地位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影响最显著,其次是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切实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使出生性别比恢复自然平衡。  相似文献   

11.
过去二十年多年以来,我们曾经对我国人口特性和发展作了一些研究,对这一段时期中生育和死亡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有了基本的认识。现在人口转变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但是,我们却对当前我国的生育和死亡水平开始怀疑起来。究竟现在的总和生育率是1.2,1.6,还是1.8?死亡水平又如何呢?2000年人口普查反映出的预期寿命男性是70岁,女性是73.5岁,这些数值可靠吗?婴儿死亡率究竟是千分之20,还是千分之30?为什么学者们努力了那么多年,作了那么多研究,到头来却连最基本的人口出生和死亡指标都不清楚了?人口指标是从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得来的,我们有许多来源不…  相似文献   

12.
关注生育政策与人口结构的联动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大力控制人口增长以来,在经历了近十多年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之后,当前的人口再生产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突出特点是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以及出生人口性别比“五大人口高峰”的相继到来。如果说20年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早在1982年的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就被大家发现.可能是出于维护国家的形象,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108个男婴对应100个女婴那时被一些人怀疑是统计误差所导致.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113,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119.如果再不改变现有的社会文化环境,到2010年这个数值可能会达到130,130个男婴对应出100个女婴不是一个不可能达到的数字猜想.  相似文献   

14.
刘中一 《人口与发展》2013,19(1):110-112
在居高不下的出生性别比数据面前,政府垄断型出生性别比治理机制已经表现出"力不从心"。实现政府垄断型工作机制到公众参与型工作机制的转型,不仅将大大减少政府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过程中的阻碍和成本,有力推动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执行,而且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口领域公民社会的发育,丰富政府在包括性别比在内的人口治理问题上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未来择偶男性比女性究竟多多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人口年龄递进模型,分四种方案对男性择偶拥挤态势作了预测,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影响择偶的重要时段在2040年前后,届时男性比女性将多出2000万左右,而壮年未婚高峰亦将以同样的规模出现在21世纪50年代。从2020年以后的几十年间,我国婚配比例将始终处在男多女少的状态,男性择偶拥挤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6.
使用人口年龄递进模型,分四种方案对男性择偶拥挤态势作了预测,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影响择偶的重要时段在2040年前后,届时男性比女性将多出2000万左右,而壮年未婚高峰亦将以同样的规模出现在21世纪50年代.从2020年以后的几十年间,我国婚配比例将始终处在男多女少的状态,男性择偶拥挤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偏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论上讲,生育率、家庭规模和性别偏好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有性别偏好的国家或地区,性别偏好往往与小家庭规模相互迎合,即性别偏好的满足经常是通过多生育子女来实现,性别偏好对生育率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反过来,当小家庭规模和低生育率成为时尚的时候,如果男孩偏好没有改变,出生性别比就开始发生扭曲,这种扭曲在人口层面上表现为人口性别比的升高;在家庭层面上表现为大家庭的性别比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人口性别比角度分析中国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利用我国2001-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性别比失衡是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它通过增加婚姻市场中的竞争压力提高人们的购房欲望,推动房价上涨。由于人口结构存在稳固性,而我国少儿人口性别比失衡情况更为严重,因此将导致在未来20年中婚姻市场上性别比的持续上升。据此,本文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一要改革和调整现有的土地政策;二要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三要加大对性别选择的管制;四要完善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租房政策。  相似文献   

19.
1人口健康模式转变随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出现生育率下降、儿童死亡率下降、期望寿命增加、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这种变化称为健康模式转变。健康模式转变是由人口转变和流行病学转变共同作用的结果。1.1人口模式的变化由于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改善,死亡率明显下降,从1957年到2001年,全国人口死亡率从10.80‰下降到6.43‰,下降幅度为40.46%;人口年龄别死亡模式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从高婴儿死亡率和高老年人口死亡率的“U”形分布向低婴儿死亡率的“J”形分布转变,女性各年龄…  相似文献   

20.
丁月 《华商》2008,(16):50-51
人口出生性别比的自然常值为103~107,从1982年起,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域的现象,从而影响全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抽取近20年的主要年份的省份数据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并分析原因以及提出可操作的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