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囡 《商》2014,(12):175-175
因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无需经过实质审查程序,法律实务中常会发生以下外观设计专利的重复授权情形:(1)同一权利人就同一外观设计重复进行申请或把一个外观设计中的部分元素单独抽出进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不同权利人就相同或近似的外观设计先后申请专利并均获得授权,且后一权利人中请时间在前一权利人专利授权公告前。针对上述第一种外观专利重复授权情形,在权利人提起侵权之诉时,笔者认为,被诉侵权人可通过现有设计抗辩、专利无效抗辩或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等理由进行抗辩。  相似文献   

2.
《商》2015,(25):223-224
专利间接侵权的设立是为了弥补直接侵权制度对专利权保护的不足。美国是最早创立间接侵权制度的国家,随后许多国家也将专利间接侵权列入其专利立法中。我国目前的专利立法中没有对专利间接侵权做出明确规定,各地法院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只得援引共同侵权原理相关法律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弊端。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典型国家的专利间接侵权立法,并结合我国的司法现状和理论成果,对我国间接侵权立法提出了初步的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3.
亚洲公司经常在美国面临专利侵权诉讼,并且随着来自竞争对手和非执业实体的诉讼日益增多,亚洲公司在抗辩上的花费将十分庞大。美国法院、立法者和政府逐渐意识到了这些不公平的负担,并开始尝试不同的措施或政策,使被告方更容易在恶意滥诉的案件向诉讼的原告方求偿被告抗辩所付出的律师费。  相似文献   

4.
本文站在弱势企业的角度,介绍了企业的专利武器是专利信息,并由专利信息入手,探讨了这些弱势企业究竟应该如何求生存、求发展,由弱变强。结尾重点提出在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中,弱势企业在强势企业层层专利封锁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应该是积极抗辩。  相似文献   

5.
从专利间接侵权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我国构建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必要性的研究,从专利间接侵权的判定准则以及构成要件的角度提出我国构建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立法构想,以期对我国的专利间接侵权的立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专利承载着全世界最前沿的技术信息,根据统计显示,全世界90%~95%的最新技术动态以专利的形式公之于众。对企业组织而言,专利是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唯一不得不向公众透露关键信息的方式,即以公开换保护。因此,专利侵权行为也就时常发生。对于专利侵权,文章站在侵权方立场阐述侵权后的应对策略,以进一步提高专利申请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颁布,有关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讨论被提上议程,专利间接侵权制度早先就在立法、司法实践中引起热议。本文在已有的学术观点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于我国是否应该建立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以及其中应包含的内容进行探索,力求能够为建设符合我国现代国情的专利间接侵权制度提供理论上的助力。  相似文献   

8.
杨树 《中国市场》2010,(18):105-106
互联网在我国已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已出现了不少网络侵权问题,严重影响着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通过对网络侵权责任主客体、网络侵权责任归责以及网络侵权责任抗辩事由的分析,探讨网络侵权责任问题,以期规范网络行为,促进互联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技术标准实施中的专利侵权问题及立法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标准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专利侵权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我国也产生了因实施技术标准产生的专利侵权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75条对此作了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0.
技术标准实施过程中可能引发专利侵权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标准与专利的融合,我国也产生了因实施技术标准产生的专利侵权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第75条对此作了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但在实务中相关案例较多,在相应立法缺位情况下,司法实践的做法往往缺乏统一性,使得专利间接侵权案件处理远未形成成熟的制度。专利间接侵权规则构建的重点在于立法理论深度的突破,共同侵权制度作为民事侵权责任体系的重要理论是否能够对专利权界定和保护,借鉴国外尤其是大陆法系的法国、德国和日本等相关立法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新零售"是以企业和互联网为依托,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核心就是推动线上、线下和物流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然而,新零售企业专利侵权问题日趋严重,直接损害消费者与商家利益,引发恶性竞争,导致经济混乱。只有积极宣传专利保护知识,建立和完善专利侵权监督管理机制,加大专利侵权执法力度,通过线上与下线联合打假,才能在"新零售"环境中打造出多方参与、社会共治的专利保护合作模式,从而让各权益方获得更好的专利保护体验。  相似文献   

13.
浙江萧山衙前镇有家叫传奇布艺的企业,前不久领到了两项国家专利的证书:一项是线帘(一种窗帘)外观设计专利,另一项是线帘实用新型专利。说到两项专利的取得,传奇布艺的经历真是有些“传奇”。用当地人的话说,这家企业是走了一条抹掉“侵权前科”、向“专利大户”迈进的艰难之路。目前在萧山,拥有专利权的纺织产品很少。衙前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证实,传奇布艺这家只有几十名职工的小企业,在有中国化纤名镇之称的衙前镇上,如今成了拥有纺织产品专利证书的大户。“侵权”:“前科”冤枉又无奈传奇布艺的“侵权前科”实在来得冤枉,那是由于企业自我…  相似文献   

14.
基于BSC的企业专利预警警度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常存在专利侵权或者被侵权的风险,专利预警的警度评价指标就是用来定量评价该风险及其危害程度的指标。平衡计分卡(BSC)是现在流行的被用作企业绩效考核和战略执行的工具。利用平衡计分卡的平衡原理,通过将企业专利预警体系分解为研发创新、专利实施、竞争以及市场四个互相联系的维度,并设计每个维度的相关指标,将其定量的指标作为判断企业专利状态的手段,使专利预警系统正确、及时向企业发出警示信息,以期对企业专利管理实践起到一定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郦悦 《中国市场》2013,(28):46-47
根据目前我国法学界的一般认识,所谓专利间接侵权,指的是未直接侵犯专利权人的权利,却又对专利权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的行为。伴随着科技进步,专利间接侵权行为愈演愈烈,侵权手段也日趋复杂、隐蔽,国外许多国家已经就此专门立法。而相对地,我国专利相关法律法规至今没有对其做出明确规定,由此导致各级法院在处理此类间接侵权案件时,没有可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目前的普遍做法是,以侵权中的"共同侵权"理论来进行判定。如此一来,一方面使得法官在经办这类案件时面临法律适用方面的困惑,从而易出现判决不一致的可能性,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性和一致性;另一方面,专利权人会由于其合法权益未受到有力保护,而出现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影响了再次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这有可能会成为阻碍我国科技进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综上,笔者认为,为充分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需求,我国应对专利间接侵权做出明确规定,而不宜简单套用共同侵权理论规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专利权人也越来越重视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而专利侵权人往往采用等同技术来替代原专利技术,游走于专利保护范围的边缘。在专利侵权判定时,若仅根据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保护范围来判定侵权而不考虑等同技术,则难以平衡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基于等同原则的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完善我国专利侵权判定中等同原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专利怪客提起的专利诉讼对专利制度的滥用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方法:由eBay案案例的实例入手,通过经济学分析和被滥用制度的制度设计的分析,从永久禁制令核发标准和我国专利诉讼制度滥用的现状进行讨论。结论:美国的诉讼制度助长了专利怪客的滋生,与此同时我国的专利法上的停止侵权救济应有一定限制,我国企业也应该未雨绸缪采用一些措施防范专利怪客的侵扰。  相似文献   

18.
近一年来,欧美、日韩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量 申请专利的同时,还将核心技术集中在我国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上,逐步形成对中国企业的专利“包围圈”。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遭遇国外企业知识产权“围城”,专利封锁愈演愈烈。今年2月,日韩和欧盟等9家企业组成蓝光光盘联盟,推出单张容量16GB蓝光DVD光盘,并开始对其他企业技术专利使用授权。这就使得中国企业于2002年卷入的DVD知识产权之争尚未平息,国外企业又竖起了新的知识产权壁垒。日前,美国思科公司状告中国深圳华为公司产品专利侵权,美方企业抡起知识产权法律大锤在阻击华为的市场攻势,击败潜在竞争对手。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冲破国际适应产权“围城”,当务之急是要把握专利创新的主动权,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在京举办的“中国企业保护知识产权实战高层研讨会”上,浙江东正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正公司)成为研讨会的聚焦点。从2004年4月开始,东正公司的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一年内连续遭遇了5起美国莱伏顿公司提起的知识产权(专利)诉讼。这是我国入世以来,在同一国家、对同一技术,我国同一企业首次遭遇连续5次诉讼。而且,东正公司在进入美国市场之前,曾委托美国某律师事务所做了专利侵权分析鉴定,并获取了针对莱伏顿公司专利的6项非侵权律师评定文书,此评定文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但莱伏顿公司知难而上,其诉讼目的和知识产权诉讼战略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0.
《商》2015,(38):217-218
方法专利拆分实施是由数行为人分担实施方法专利步骤的行为,该行为态样因理论难点在法律适用上存在争议。美国司法界针对这一行为态样提出控制或指挥标准,以客观上是否存在一行为人对于其他行为人有指挥或控制行为为主要判断标准。该标准基于专利法基本原则,对方法专利拆分实施行为实际上不是共同侵权而是直接侵权这一定性恰当,对我国处理方法专利拆分实施侵权认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引入控制或指挥标准将能进一步厘清专利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的界限,严格遵守全面覆盖原则避免不当扩张专利权范围,实现专利权人与一般公众的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