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太阳光入射太阳能发电供热设备采热装置采光面的角度对太阳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几种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支架结构对采光面的角度的调节能力,并着重分析介绍了采用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太阳能集热装置支架结构是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吕菲 《企业技术开发》2011,(11):110-111
文章介绍了太阳光入射太阳能发电供热设备采热装置采光面的角度对太阳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几种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支架结构对采光面的角度的调节能力,并着重分析介绍了采用太阳自动跟踪系统的太阳能集热装置支架结构是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志强  刘剑 《科技与企业》2014,(12):347-347
随着热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在热望供热系统中自动化控制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其中,主要在供热系统数据信息平台、供热体系结构以及供热系统控制原理等领域广泛的使用。因此可以看出,热网供热系统数据传输是否能够具有时效性等优势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改善有着紧密的关系,另一方面以电脑操作为基础的电力控制系统以灵活性和便于集成等优势收到众多的关注度和使用度。本文通过对自动化控制在热网在热网供热系统中应用,以及热网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进行阐述,并对自动化控制在热网供热系统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北方城市冬季供热,选取辽宁省抚顺市城区供热作为典型案例,从热源和热网两个方面,论述热网结构优化及热网运行调节。分析不同热源、不同热网之间互联互备,进一步实现不同热源同时运行及自动控制,发挥热电联产的规模优势,形成双热源大热网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毛军  唐伟伟 《价值工程》2010,29(29):93-94
为适应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的要求,太阳能必须从产品结构和性能上脱骨换代,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技术细节需要深入研究,使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灵活、巧妙、美观。本文通过对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讨论与分析,得出几种与建筑密切结合的太阳能供热方式,为推广与实践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姜兆林 《科技与企业》2014,(11):180-180
在热力供热技术管理中特别是东北冬天的热网运行中经常出现同一个热网下的用热单元温度差别很大,用户意见大、也造成很大的浪费和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织技术人员对一个供热系统作了大量的分析工作和试验测试,找出了热网水力失调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为热网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昆明新元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多个专利的“可作为屋面板的建筑构件型太阳集热系统”,通过对太阳能技术的整体设计,将太阳能光热装置与建筑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太阳能热水器可直接作为建筑构件参与盖房起屋,成为房屋整体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清除了存在太阳能热光利用方面的种种弊端。该项目的工程在2003年被国家经贸委选定为中国“十五”期间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大示范工程之一,2004年该公司成为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建筑研发基地,成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中国推行“太阳能技术发展项目”的示范工程之一,2005年该项目获国家“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近日,建设部发布的《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应用技术目录》将该项目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8.
赵启彬 《民营科技》2011,(3):208-208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供暖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各地也建设了大量的节能建筑。建筑供热能耗过高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的能耗大,导致能耗过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供热系统本身的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9.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采暖能耗为同纬度发达国家建筑采暖能耗的3倍左右,采暖能耗浪费是巨大的。这里有现实的问题,更有历史的原因,不仅涉及建筑墙体节能,更涉及供热系统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供热收费体制等社会政策方面的因素。仅从热网平衡控制方面对供热节能做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热利用在建筑中的设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创  梅胜  杨晚生 《价值工程》2010,29(14):89-90
随着国家对节能建筑的日益重视,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设计师必须重视的环节。根据《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2009,从规划布局设计原则、建筑设计原则以及太阳能系统的选择三个方面对太阳能热利用在建筑设计中的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