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金良 《生产力研究》2005,(4):19-20,36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跳跃式经济发展史实,论述了跳跃式经济发展的涵义及其两种基本形式,揭示了跳跃式经济发展以结构效益型增长为基础,是阶段性与非阶段性超常增长的统一,是以模仿创新为动力的相对高速发展,是一种结构性的动态非均衡发展,也是人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的不断提升过程,提出了跳跃式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审计收费作为一种价格体系,具有自己的收费模式,主要包括审计收费的主体和审计收费的形成方式两部分.根据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政府制定最低限价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审计收费标准并向被审单位收费的组合依然是一种较为理性的审计收费模式.但针对目前我国审计收费中存在的审计收费偏低、审计收费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现象,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CPA审计收费模式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尹文书 《经济纵横》1990,(11):36-37
<正> 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命题,应该从整个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模式的双重角度来掌握。从总休上看,它规定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它是对现阶段宏观调控模式基本规定性的科学概括。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这两个概念虽不对称,但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确实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的准确把握,因此,是科学的命题。 198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曾指出:从总体上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这个论述,为我们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渐进论” ,而“跳跃论”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与重视 ,本文首先提出国际化经营跳跃式发展模式 ,并以温州市打火机产业为例对该发展模式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进一步剖析了跳跃式发展模式的五大基本特征 ,希望有助于企业对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作出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具备几个主要特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调节基础上的宏观调控;坚持开发国内资源基础上利用外资的模式;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道路;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的跨越式发展路径;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坚持稳定促发展、和平促发展的根本方针。  相似文献   

6.
<正>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该不该和能不能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模式,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中国总结了12年改革的实践经验,再次宣告选择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模式。但是,理论界对于该不该和能不能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而实践部门对于怎样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至今仍在继续探索之中,甚至有的仍在犹豫之中。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实现计划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主要矛盾在哪里。什么是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主要矛盾?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分析两种不同模式的计划经济开始。  相似文献   

7.
江苏、浙江两省私营企业发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伟  朱宪辰  王惠霞 《经济师》2003,(6):229-229,23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中国私营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而且逐步成为中国经济的新角色和就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国私营企业发展较好的两个省 ,江苏与浙江地理上相邻 ,私营经济发展所选择的模式不同 ,而各有其特色 ,被分别称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首先 ,文章通过数据来对比两省私营企业发展的现状 ;其次 ,对两省私营企业发展的特征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最后 ,又分析了两种发展模式的发育条件  相似文献   

8.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制度创新, 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制席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形成两种不同区 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认为这种不同是由不同的存量利益约束造成的,并 且是主要因素之一,而不同存量利益的形成又在于两者在空间结构上不同的 区位条件使然。  相似文献   

9.
徐晓蒙 《经济师》2008,(4):270-271
文章首先讨论了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有渐进论和跳跃论。渐近论认为企业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跳跃论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对温州鞋业、打火机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介绍,然后确定它们的国际化模式:温州鞋业为渐进式的国际化方式。温州打火机为跳跃式国际化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12,(11):6-7
吴敬琏:我国经济增长都由大规模投资支撑 目前对于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众说纷纭。近代以来,各国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主要靠资源投入驱动的增长,另一种是靠效率提高驱动的增长,也称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或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增长模式或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就是从前一种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凤阳赵庄模式和苏南模式的相同点,在于都是较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应了当时当地经济发展条件,都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成功的关键都在于进行制度创新,都在进行模式的演进和变迁。不同之处在于区位环境和历史传统不同,经济的发展途径不同和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工业扶持农业是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创新是一种模式持续发展的保证;地区经济发展无固定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当前的金融危机从正反两方面使“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问题再次受到国内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详尽考察了两种模式研究的背景、异同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明确提出中国模式,中国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郭桂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1,(21):136-137,159
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将各地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持续大规模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本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称之为"外源型"或"外生性"经济发展模式。另一种是主要依靠本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发展经济,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称之为"内源型"或"内生性"经济发展模式。围绕天津市政府的经济工作重点,重视培养经济增长的"内源性"因素,保持天津经济稳步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伦武 《经济师》2002,(4):90-92
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几年了 ,这场危机对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在 2 1世纪的今天正在初步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文章主要阐述了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我国现有两大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条件及其优劣势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未来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依当地经济发展的条件,遵循市场选择的原则,通过政府的适当引导形成的,适宜当地发展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跳跃式经济发展史实 ,提出应以 8%的GDP年平均增长率和 6%的人均GNP年平均增长率作为跳跃式经济增长率的判定标准 ,论述了跳跃式经济增长是阶段性与非阶段性超常增长的统一 ,具有阶段性和交替性特征 ,说明了跳跃式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中国在引入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把循环经济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层面,从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开始,即按照产业生态学原理进行产业组织构建和产品设计,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全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形成了以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可持续供给与保护环境间矛盾为目的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本文描述了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指出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创新之处,总结了中国在试点单位和非试点单位两个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实践,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成效,提炼出12种成功的微观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描述人类经济发展历史演进中“农业经济模式”、“线型经济模式”、“末端治理模式”的三个模式,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分别分析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作者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和中国的特殊性两个方面阐明了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特殊困难,针对困难从制度角度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较好的制度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微观基础;明确政府职责,在市场中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三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内外需双轮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泽平 《发展研究》2010,(12):37-43
中国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显著成就,以及外向型程度的快速上升,在世界上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后果的广泛讨论。本文认为,在需求主体方面中国以内需为主,在动力结构方面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具有双轮驱动的典型特征。立足内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我国双轮驱动模式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坚持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开发不能回避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一是生产要素及环境分析。把区域开发的要素及环境归纳为两大类,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自然区域,并置于平面坐标中,可得出四种区域开发模式:综合型开发模式、资本及技术型开发模式、特色经济开发模式、资源型经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