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之后要求企业的行为日趋规范科学,评价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其整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见的一些分析评价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整体评价分析的需要,但存在一些不足.要真正做到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有必要对原有关分析指标进行改进,同时结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有关指标综合权衡.本文从应用财务分析指标进行企业财务评价的角度,针对常见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和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存在的一些缺陷,浅谈一些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近年城市破产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成为忧患.本文试图用简单的统计方法从某地方国有独资企业的负债及其他一些指标中发现地方负债的规模、期限和偿债能力等问题.本文认为国有独资企业的偿债能力与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是相挂钩的,地区债务水平目前暂处可控范围,光靠国有独资企业的盈利无法偿清债务.  相似文献   

3.
司原 《上海会计》2011,(7):46-47
一、传统财务指标的分析1.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本文指标含义引自MBA智库百科)。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试论财务报告分析中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修志 《海南金融》2005,(10):72-74
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主要由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及企业营运能力指标构成。这些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整体评价分析的要求,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资产运营效率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三个方面,分析常见的盈利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和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和认识误区,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付债务的程度水平,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本文就此作一些肤浅的分析。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日常到期的偿还期(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债务的程度。短期债务需要用流动资产来偿还,除非企业中止经营,一般情况下企业是不会出售固定资产来偿还债务的。所以,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研究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快慢。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评价指标,是企业现时和潜在的债权投资者评估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评价企业综合实力的尺度之一。然而目前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在计算过程中,并未充分考虑企业资产、负债的属性、质量以及会计核算上的计量属性,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估显得较为粗糙,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对现有的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评价指标作一探讨,以确保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短期偿债的能力。 一、现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现有常见的主要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  相似文献   

7.
论偿债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国务院委托集中时间和力量,利用特殊手段集中处理商业银行多年累积的不良资产,在处置过程中主要运用债权(务)重组的手段实施折扣变现,而确定重组的依据是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本文对如何进行偿债能力评估,评估结论如何表述,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陈晓红 《浙江金融》2012,(11):47-48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企业的信用要靠其对债务契约的承诺及履约来维持,失信或赖账会极大地损害企业的市场形象,影响企业的再融资能力,阻碍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全面准确分析,从而保持适当的偿债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现行的偿债能力计算方法从息税前利润出发,不能反映企业  相似文献   

9.
对于债权人来说,需要对债务人的偿债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减少资金到期不能收回的可能性.对于企业自身发展来说,企业需要定期评价偿债能力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偿债能力代表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差,企业面临破产的可能性就较大,因此,对于企业债权人及企业自身都要定期分析偿债能力大小,这对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偿债能力评估的前提条件,对中介机构的选择,对评估资产范围、评估方法和评估报告的特殊要求,以及如何使用偿债能力评估结果是偿债能力评估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