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外汇》2007,(2):40-40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12月29日颁布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个人外汇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改进。随后,为了规范和便利银行及个人的外汇业务操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本次改革从总体设计思路上有了大的突破,可以说是外汇管理部门顺势而为、便利个人外汇收支的一次大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关于进一步改革三资企业外汇管理问题胡哲一在1994年初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中,为了照顾三资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为其提供平稳良好的用汇条件,适当修改了原改革方案,对三资企业维持原有做法,即保留现汇帐户,通过外汇调剂中心买卖外汇,只对国内企业实行银行结汇...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情况分析李新华,韩继云一、我国新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根据1993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规定,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出口企业外汇管理的核心是银行结汇制,其基本框架包括出口收汇管理、外汇结算账户管理、出口收核销管理、出口收汇考核与奖惩四个主要方面。中国加入WTO,现行外汇管理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对出口企业外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鼓励扶持企业扩大出口,改善经营环境,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外汇管理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供进,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汇贷款迅猛增长的原因和特点,指出国内外汇贷款管理方式改革对银行合规性经营、法规完备性、维护外汇市场竞争秩序、防范外汇风险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该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内外汇贷款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银行的外汇收支不仅是社会其他成员外汇收支的全貌,更包括了银行自身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因此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在外汇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直以来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定位比较模糊。本文旨探讨建立一套对银行外汇收支非现场监管的指标体系,一方面与央对银行经营本外币业务一体化监管相对接,弥合监管真空,另一方面也可为外汇管理从直接走向间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剥离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外汇资产是防范和化解外汇风险、降低不良外汇资产比率的重大举措。因外汇资产的特有属性,不良外汇资产剥离必然涉及外汇、外债管理诸多方面,为此我们组织了对青岛市中、农、工、建四家银行不良外汇资产的剥离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唐煌 《西南金融》2004,(3):30-30
为了更好地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国家外汇管理政策调整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外汇管理由直接管理为主向以间接管理为主转变,在间接管理为主的模式下,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外汇管理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因此,应进一步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管理职能,全面提高整体外汇管理水平,保证国家外汇方针政策的顺利贯彻执行,促进外汇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资本帐户管制及围绕官方汇率8.28人民币/美元上下小幅波动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目前外汇制度的两个显著特征。该文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出发分析了中国目前的外汇政策,指出目前的资本管制对银行稳定至关重要,取消资本管制可能带来严重问题,而稳定的外汇政策有利于银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银行代理个人外汇买卖已成为个人投资的又一热点。2002年,浙江省个人外汇买卖交易金额高达185.23亿美元,开立资金账户25526个,交易规模位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其火暴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商业银行和管理部门的关注。近期浙江省分局对辖内各外汇指定银行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表明,此项业务的外汇管理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西安金融》2006,(7):18
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的历史沿革:外汇账户按功能分为存款账户和结算账户;按性质分为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和资本项目外汇账户;按资金形式分为现钞账户和现汇账户。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政策自1994年起进行了9次调整。1994年取消外汇留成与上缴制度,建立银行结售汇体制,并对中资企业实行强制结汇。1997年10月,允许大型中资企业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  相似文献   

12.
外汇转贷款业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利用外资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利用外资形式的多样化,对外汇转贷款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银行建议:外汇管理部门应适时调整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外汇转贷款管理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市场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国际收支形势对外汇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自由贸易趋向要求外汇管理在可监控前提下实现最充分的便利化,如何实现外汇收支的“均衡管理”,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汇率稳定等新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而目前的多系统外汇管理模式未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信息支持体系,现有的外汇账户管理制度也存在许多缺陷,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外汇管理的需要。如何建立便捷有效的非现场外汇监管体系,实现对外汇收支活动的科学监控,创造一个规范、安全、效率的用汇环境,是外汇管理当局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是管理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外汇账户体系有助于解决监控难的问题,有利于我国外汇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应该从构建完备账户体系入手,建立我国外汇管理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现行外汇账户监管办法是在“宽进严出”外汇管理模式中形成的,其特点是过度激励出口收汇,表现为便利境内机构多头开立外汇账户。随着国家外汇储备雄厚和国际收支平衡条件根本好转,在外汇管理转向“平衡管理”模式之际,应当推行外汇基本账户制度,以此建构开户企业、银行、外汇管理局三者间利益平衡的基础,并成为后转轨时期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深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外汇局在全面梳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管理法规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  相似文献   

16.
台湾外汇远期交易的发展及其借鉴巴曙松1994年实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初步实现了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建立了银行同业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通过市场来形成。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舒力 《中国外汇》2014,(23):62-64
银行作为市场参与主体,不断体会到外汇管理改革的深化给银行经营带来的诸多利好:可经营的外汇业务品种越来越丰富,外汇业务的规模和管理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外汇管理局践行“五个转变”的新时期,银行外汇业务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外汇管理改革的逐步深化,银行作为经营外汇业务的市场主体,在严格执行外汇管理规定的同时,担负着越来越多的真实性审核职责,在外汇管理政策执行与传导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银行在执行外汇管理政策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人世带来的新要求,我国正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国家外汇管理局积极、主动调整各项外汇管理政策,其中外汇账户管理的改革是主要调整内容之一。外汇局汕头市中心支局根据上级局授权,在汕头市实施外汇账户改革“三步走”方案的第三步方案,试行外汇账户收支全额管理方式,这是目前我国改革力度较大、开放程度较高的一项外汇账户改革。本文阐述了此项试点工作实施一年半来所取得的成效,带来的启示,以及由此引出的,对全面推进外汇管理改革的各项工作进行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2006,(4):22-23
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于2006年2月24—25日在北京华融大厦召开了“汇改后的挑战和应对研讨会暨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第四届理事会”。会议由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理事长陆南屏主持,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外汇局各业务司司长、处长10余人到会,杂志社理事单位的7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赵玲华社长在会上作了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2005年工作报告;与会理事代表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银行、企业遇到的新问题及对外汇管理政策新的需求等问题发表了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