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级版的临安旅游不再满足于举步皆景的视觉体验,从生态旅游到养生旅游,浙江临安正在制作一盘"健康旅游大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农家乐”以农村为依托,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和推动非农化进程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独特而显著的作用。本文从“农家乐”旅游发展音景入手,以浙江临安白沙村为例,基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与访谈,对目前“农家乐”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凉山模式”高端研讨会6月25日在北京召开,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暨西昌市人民政府旅游产品推介会同期在京举办。据了解,凉山州是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以来和四川省在6月15日首批恢复启动13个市州旅游市场后,全省第一个进京推介旅游产品的地区。据了解,近年来,凉山州委、州政府立足全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民众参与”的原则,举全州之力打造旅游,实现了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小亿 《走向世界》2014,(3):44-47
5个“一体化”,7市筑“一圈”。抱团,让发展的速度不以加法计,而是乘法,或是N次方。 旅游是合作共赢时代的幸运儿“山东省会城市群旅游联盟的成立,让济南、淄博、济宁、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8城市资源共享,也给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大旅游格局吃了定心丸。通过区域旅游产品整合,旅游主题统一策划,旅游信息平台构建,城际旅游交通网络完善,实现恫城旅游无缝接驳。  相似文献   

5.
王鹏 《山东经济》2005,21(3):110-114
“泉城”曾是济南的美誉,是济南人的骄傲,是济南旅游的吸引力所在,然而,现实的发展却使“泉城”大为失色,济南旅游陷入尴尬的境地。济南要重塑旅游形象,最有效的方法是整合泉水资源,打造“泉城”品牌;筹办泉水文化节,提升“泉城”品牌形象;促进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丰富“泉城”品牌内涵,走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关于文化旅游四种类型的定义,概述了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与“旅游”的涵义及二者的关系,重点剖析了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作用,强调其价值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可提升文化旅游资源品位、有助于找出文化旅游者旅游行为的规律、主导文化旅游形象定位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最近,参观考察了成都市近郊区三个“农家乐”旅游点。成都是最早开展“农家乐”旅游活动的城市,由于其特色突出、发展迅猛,使小小的旅游项目做成了大产业,成都市所辖19个区(市)县“农家乐”已达5000家以上,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超11亿元。通过这次参观考察,加深了对“农家乐”旅游的认识,也加深了进一步发展石家庄市“农家乐”旅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唐山经济》2007,(6):31-32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强,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近年来,乐亭县委、县政府充分挖掘县域内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红色旅游为龙头、蓝色旅游为支撑、绿色旅游为补充的三色互动的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全县旅游产业迅猛发展,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2.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000万元,创社会效益2.6亿元。  相似文献   

9.
临沂市旅游形象定位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地形象设计、推广是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手段,形象定位是其重要环节。本文确立了临沂市旅游形象定位:整体旅游形象-“沂蒙好风光”和类别旅游形象-“绿色沂蒙,休闲养生”、“历史名人,文韬武略”、“两战圣地,沂蒙精神”及“蓬勃发展,满意服务”,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九五”期间,泰安市委、市政府依托泰山这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提出了“营造大泰山,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的旅游业总体发展思路,作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部署。全市上下按照“山城一体,山是风景山,城是旅游城”的原则,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旅游业实现了大发展、大突破和大提高。200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0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接待海外游客7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旅游总收入2…  相似文献   

11.
韶山是以毛泽东故居为依托,由革命纪念地发展起来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辖 5乡 3镇,面积 210平方公里,人口 10万,其中,农村人口 8.5万。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对韶山的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初步形成了“旅游带动、兴工强农”的发展战略思路。一致认为,韶山优势在旅游,潜力在旅游,出路也在旅游。韶山的个性特征决定市域经济发展定位不是“农业”市,也不是“工业”市,而应当是“旅游”市。 一、正确看待旅游业在韶山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把旅游业作为韶…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沿海开放地区,经营性的旅游项目开发势头正猛,有眼光的投资商不失时机地进行“圈海”、“圈地”行动,掀起了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的高潮。一向致力于旅游及房地产业投资开发的杭州宋城集团,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的目标是把滨海旅游产业这块蛋糕做大。  相似文献   

13.
杨晓云 《今日重庆》2010,(12):124-125
2010年,重庆旅游是可喜可贺的一年,1-9月首次实现旅游人数破亿大关,创旅游收入676亿元,重庆旅游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市旅游局围绕一圈两翼战略部署提出“一心两带”发展目标,打造以“一小时经济圈”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分别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民俗生态旅游带”。  相似文献   

14.
杭州的清河坊有着不同于寻常的脉与传承,历代以来,这里都是市民居住、游览及经商之地。南宋定都临安后,“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九里皇城”是指凤凰山的南宋皇宫;“十里天街”则是宫城外围朝天门(即“鼓楼”)以北的“御街”。据载,初时“天街”两侧均为皇亲权贵的府第宅院,城隍山北麓的清河坊便有了“一色楼台三十里”的称谓。  相似文献   

15.
“江南风情看绍兴、江南古城看绍兴、江南文化看绍兴”,作为绍兴旅游整体品牌的推出,集中体现了绍兴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特点,是对绍兴旅游“卖点”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16.
南岳旅游商品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商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生产的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括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旅游日用品、旅游食品、土特产品等等。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南岳,旅游商品的开发和旅游购物一直是旅游发展中的“短腿”和弱项,如何拉长这条“短腿”,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笔者根据调查,谈点个人看法。 一、南岳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与现状   南岳作为我国五岳之一,自然资源丰富多彩,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开发旅游商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1.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一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南岳山势雄伟,古树参天,竹木茂…  相似文献   

17.
一、准确把握象山县滨海旅游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发展取向 1.滨海旅游经济运行基本良好。确定“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全县重点旅游乡镇旅游指标考核体系,一大批有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发展旅游经济、支持旅游开发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旅游引导能力显著增强,先后编制完成《象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松兰山度假区总体规划,黄金海岸旅游带、红岩旅游、环石浦港旅游、大塘港生态旅游、全县岛礁旅游、泥质海岸旅游等规划,成功策划“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的旅游形象,初步形成“一带四区”的旅游发展格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一、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旅游资源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资本化、人格化”的发展方向,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全方位开拓旅游市场,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全市旅游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9.
“九五”期间,福建省各级旅游部门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运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旅游重点产业,抓好旅游行业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九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出现了五个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的修学旅游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修学旅游作为“寓教于游”的活动已受到更多人士的注意与重视,顺应了旅游发展的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辽宁作为一个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大省,开展修学旅游自然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