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了国门,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与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工程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众多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拓展他们的全球化版图、不少中国企业在政府全球化发展战略激励下走出国门的同时,1998年.天狮集团却因为中国政府对传销、直销法规的限制,被迫走出国门。辗转开始了被动“全球化”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2003,(7):72-7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而如何缩短中国企业与国际优秀企业的差距,提高企业的运营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能力,青岛海尔远程教育研究所将举办“海尔改革创新与企业化建设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4.
苏靖 《浙江工商》2007,(9):30-30
最初万向产品“走出去”是被逼出来的 记者:从产品走出国门开始,到现在针对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一系列收购行动,展示出了万向国际化的雄心。是什么促使万向走向国际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河南经济》2003,3(3):14-1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纷纷涌向中国,“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一个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孕育之中。  相似文献   

6.
苏峰 《宁波经济》2005,(12):28-29
“浙洽会”、“消博会”:是浙江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的载体,也是浙江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张华 《宁波经济》2010,(5):56-57
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企业逐渐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且正在以远见、技术、资金实力和自身独有的特色改变着人们的固有观念。“中国制造”已经跻身世界工业的前列,并且勇于走上全球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先通过在境外设立“壳”公司,再以外国投资者身份投资境内的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格兰仕“出海”无疑是成功的,其成功不仅是一个典型的个案,更对中国其他企业具有普遍意义。囿于国内市场的种种限制,中国民营企业靠个体力量打拼出海,数十年来其成败得失值得政府、企业和学界好好反思:我们究竟靠什么来扶持企业走出国门,实现国家“走出去”战略?同样,民营企业该怎样进行制度变革,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0.
机床业是“装备工业中的装备工业”,其发展程度如何,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机床企业的机制体制转换,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以及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并购,有效提高了中国机床工业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推动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的强大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必须尽快地走出国门,才能在即将来临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2.
孔祥德 《中国经贸》2008,(24):143-144
随着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国内工程承包市场进一步的开放,并随着2008年一系列奥运工程的圆满结束,建筑企业被迫直面国内工程减少、竞争激烈的挑战,我们只有“走出去”做国际承包才能生存、发展下去,但是在实施国际承包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在走出国门之前,需了解国际化经营的各种风险并认真学习防范之道,是非常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编者对国际承包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主动走出国门,在各类国际展会上积极寻找商机。然而,生产厂家因为没有“出展证”而不具有自行出国参展权,所以他们只有通过这些外贸公司或展览公司来参加国际展览。但是,较高的费用,对中小企业来说,如果单纯依靠参展收到的订单金额来衡量,也是入不敷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保持着一种不可战胜的生产机器形象。不过。近来有看法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了麻烦,并且屡屡失利。但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中国制造”领军企业开始将部分生产外迁。例如,纺织、家电、汽车等各类企业都在寻求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进行,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来到西亚,来到巴林。2013年9月,我所在的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CPIC)与沙特阿巴桑集团奋巴林的合资公司“阿巴桑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中国驻巴林大使出席了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求是》杂志曾发表调查报告,盛赞中航油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棋盘上的过河尖兵”。同时,国资委也表示,中航油是“国有企业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7.
从浙江的纽扣、打火机“小”厂商,到华为、联想、力帆、创维等“大”企业,中国企业正大步走出国门,跻身全球化竞争,“中国制造”的标签开始风行全球。从香港到欧美,国美这个连锁零售企业也做起了海外扩张梦。国际化冲动正在蔓延……  相似文献   

18.
商标抢注:市场竞争的杀手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就在诸多泊来品涌向华夏大地抢滩占位时,不少国内精品名牌也走出国门,登上国际大市场,擂鼓竞争。 也许是闭关太久,也许是市场经济在我国还不长,商标,这一被称为“软黄金”的角逐市场的锐利武器,却又成为我国不少企业走向市场的障碍。名牌被人抢注,犹如市场竞争的杀手锏,每每让人措手不及,猝不及防。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保护“软黄金”!  相似文献   

19.
孙彦华  李海 《中国招标》2010,(39):22-24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国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随着政府促进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外部环境的优化,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从单一的施工总承包和单个项目管理逐步走向了设计施工总承包、带资承包、BOT和多个项目同时实施的项目群管理,这对采用传统项目经理负责制管理模式的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以外贸和援外的方式为先导,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合作业务,而且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影响也日益增强。“走出去”与“引进来”一道,已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世纪之交,中央在总结对外开放的历史和经验后,根据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式提出把“走出去”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各类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和参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