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我国金融制度在深化改革环境下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不断多样化,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随着银行外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外资和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利差不断收窄,银行间竞争日趋白热化。金融脱媒现象已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和冲击,金融脱媒的现象使企业和个人拥有更多的直接及间接融资渠道,这就迫使国内的商业银行改革传统盈利模式,探索新的营业模式。本文具体分析金融脱媒现象在中国的特色环境下,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多角度影响,并将结合国情,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具体的金融脱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一、前言小型企业作为经济市场中体量较小的经济主体,与中大型企业相比较,有着抗风险能力不足、运行规模较小、经验不足等缺陷。针对小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投资人,都会设置较高的门槛,使小型企业出现融资困难,影响小型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而信息时代下,互联网金融形态的出现,使新型的金融模式为小型企业融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小型企业要想获得资金支持,实现稳定发展,需要主动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结合现实情况以及自身的发展需求,对融资方式进行科学化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带给了传统行业新的发展契机与动力。互联网金融逐渐走入人民生活,互联网金融对于企业融资具有非常大的益处,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概述,接着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融资方面可能会存在的风险,最后论述了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便可以更好的对互联网金融融资进行规范,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逐渐改变传统金融的运营模式与发展方式,逐渐渗透到传统金融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困境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分析互联网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所具有的优势,最后提出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经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主要途径,希望可以为优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传统金融业发展的不足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发展空间,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开启了互联网金融支持下的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世界科技迅速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金融服务在市场中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在提高了资金的运转效率,打破中国现阶段的金融垄断的同时,也开创了金融服务模式的新时代。本文以传统金融服务行业为背景研究当下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金融服务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继而探讨了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民间融资企业优势,最后提出了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应积极抓住机遇,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促进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作为最近国内讨论最为热烈的词汇,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不同的另外一种融资方法,更有甚者觉得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将发生巨大的改变,因而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明确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并对其定义进行理解分析,以及对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形式进行归纳区分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郑茎 《魅力中国》2014,(1):71-71
随着金融体系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我国的金融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极大地刺激了传统的金融行业,也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保持处于行业优势的地位。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及经营模式,比较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对在新时期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竞争策略提出了几点有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发展快速,模式多样。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较,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互联网金融所特有的优势给传统商业银行的运营及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商业银行应意识到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强有力的要素,成功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