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蚁族"群体既是网民组成的中坚力量,又是旅游业的重要潜在市场,而在线旅游预订已发展成为旅游业的新模式,因此在"蚁族"群体中进行在线旅游预订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在线旅游预订在"蚁族"群体中的应用现状,找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对策以使在线旅游预订在"蚁族"群体中的应用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和下岗职工之后的第四大弱势群体,他们多聚居于城中村,无稳定住所,住房问题一直困扰着"蚁族"群体,而政府部门也在努力解决这一难题。CMAT商业模式是依据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蚁族研究课题组在南京的实地调研的数据,针对"蚁族"的居住需求状况提出一种新的解决路径。该模式以为"蚁族"人群提供住房和创业环境为主要理念,打造一个集居住、社区服务、帮助就业创业的平台("蚁族"社区),更好的改善"蚁族"的生活和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蚁族"毕业生群体问题日益凸显且备受关注,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明晰"蚁族"的思想现状及梦想,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管理。  相似文献   

4.
“蚁族”群体尴尬的生活现状倍受关注,本文分别从对“蚁族”概念的界定,试图勾勒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窘迫的现实社会图景,并分别从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的视角,动静态结合分析“蚁族”存在的社会原因及这一群体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5.
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校漂族、蚁族为主体的高学历低收入毕业生群体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管理和高校发展等方面对高校稳定产生着重大影响.如何应对校漂族、蚁族等毕业生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十二五时期高校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就业岗位是根本之策,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机制是重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舆论导向是关键,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管理与网络安全管理是直接途径,着眼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发展结构从“h”型向“H”型转化是方向.  相似文献   

6.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之所以称为“蚁族”,是因为他们具备蚂蚁类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蚁族”的形成和扩大化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蚁族”这一社会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城镇就业困难群体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也成为影响基层发展、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镇江市、江苏省乃至全国就业典范地区,在促进就业,实现充分就业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以镇江市为例,探讨工作福利视角下城镇困难群体就业救助路径选择,有利于帮助我国城镇困难群体真正脱贫脱困。  相似文献   

8.
中国每年近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是不能忽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高校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和小康之家相比,签约率偏低、签约时间滞后,职业岗位偏差,就业服务指导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关注的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在我国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并借鉴国外开展职业指导的模式和特征,构建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都市“蚁族”群体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楠  杨静 《魅力中国》2010,(13):33-34
“蚁族”是从2008年开始,流行于网络的一个新词汇,主要是指毕业后聚居在城中村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具有高智、弱小、群居的特点,由于其队伍越来越庞大,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首先根据他们的现状分析所处的困境,然后探讨解决“蚁族”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代波 《魅力中国》2010,(35):398-398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我国的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代际更替和群体分化。尤其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后,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体,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走向对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在新生代农民工诸多现实问题中,其就业则是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问题,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状况的分析和就此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不仅对时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建设小康社会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各类“漂族”、“啃老族”、“蚁族”等现象屡见不鲜,“毕业即失业”也愈发普遍。以2013年为例,大学毕业生总量为699万人,而新增就业岗位大约是900万个,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为历年最低值。加之,先前毕业待就业人员、失业再就业人员等,就业竞争空前激烈。  相似文献   

12.
韦慧 《黑河学刊》2011,(7):148-149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已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而女大学生作为就业群体中的一部分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之中,女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特点应该为高校教育者所重视并对其心理冲突予以调适。  相似文献   

13.
周月娥 《发展》2011,(11):167-168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的连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经济发展失衡等因素相互交织,进而使大学生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不仅影响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还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因此,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探索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所凸显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政府又陆续出台了各项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制度,为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的就业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了解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有利于广大毕业生的求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王晓慧 《新财经》2010,(4):21-21
处在“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的“蚁族”群体,何时才能结束夹缝中求生存的日子?他们怎样才能走出这个部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80后的“中国梦”中国经济信息:2011年有没有继续做蚁族的调查统计?廉思:每年做调查,经费不够,所以今年改成做深度访问,并拍摄了一些蚁族聚集村的照片。我们每年都会持续关注这个群体,每2—3年会出一份研究报告,数据连续起来会更有意义,可以看出变化和动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90后"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体,"90后"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群体身上有着很明显的时代特点,如何与其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实现因材施教,更好地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起我们越来越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对于许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就业迷茫"直接反映出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而高校现行的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顽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低下的原因。正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问题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创新教育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改变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FDI在我国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礼  陈亚军 《特区经济》2005,(12):33-35
当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内资企业的就业供给能力,以便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必须关注在中国经济中具有越来越显著作用的FDI对于就业的全方位影响。但是,在讨论FDI对我国就业问题绩效时,大多学者往往偏好于就业绝对量,未能全面揭示FDI对我国就业相对量及其动态影响。截至2004年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就业的人员已超过2400万人,约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1%。调查数据也表明,在1986—1990年、1991—1996年、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失意群体”问题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9日湖南省政法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对社会的‘失意群体’的心理疏导和法律援助。"应该说,这是近年来我国政法高层首次对"失意群体"予以关注。失意群体的存在是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其存在本身就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