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告》2005,(1):91-92
2004年是贵州卫视上星十五周年的纪念年,也是贵州卫视直面竞争的关键年。当前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央视与省级卫视联盟间的竞争.省级卫视与省级卫视间的竞争.卫视频道与城市频道间的竞争等等都凸现出极为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2004年,对于贵州卫视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因为作为全国省级卫视中最早上星的电视台,时至今日.她已经成功上星十五周年。十五年里,贵州卫视一路风雨兼程,逐渐成长为一家具有良好的收视与覆盖表现的省级卫视媒体,其覆盖人口达到了4.63亿,收视表现在全国所有省级卫视中名列前茅。尤其在西部地区.贵州卫视已然成为最具区域优势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上星伊始的安徽卫视,原来和它的众多兄弟上星台一样,怀抱着凭借卫星将节目落地覆盖全国的美好憧憬,将省级卫视杀向全国收视市场视为题中之意。然而人们所期待的由上星引发的省级卫视对决央视的激动场面并未发生。千篇一律的新闻综合频道内容、地面覆盖实际运作层面的难度,使得省级卫视在严阵以待的央视面前缺乏必要的竞争力。事实上在一阵喧嚣之后,省级卫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上有实力雄厚的央视打压,下有灵活机动的城市台冲击。此刻的省级卫视真有点像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玩笑中所称的广告主“人老珠黄没人爱的中老婆”,既招架不住有权有势的大老婆——央视,也抵挡不了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城市台。前方的路开始迷茫起来,全国性传播平台的梦想似乎离省级卫视愈来愈远。  相似文献   

4.
在各省级卫视瓜分电视剧资源的途径中,“四家上星首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各大卫视在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妥协与争取,从实际效果上看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摊成本、共担风险、确保收视的目的,因此大有愈演愈烈之势。2009年,除了山东、上海、安徽、江西、浙江、河南、重庆、江苏等老牌卫视之外,更多省级卫视加入到四星俱乐部,包括云南卫视、黑龙江卫视、河北卫视、辽宁卫视等。其中,云南卫视表现格外积极、惹眼,参加了4部剧的四星联合首播(见下表),姑且不论其他,最起码在观众心中混了个“脸熟”。  相似文献   

5.
吴涛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1):I0009-I0011
在省级卫视近十年的影响壮大和内涵发展进程中,安徽卫视一直扮演着先发者的角色,先后在全国覆盖管理系统化、广告组织规模化和经营市场化、节目定位特色化等方面成功塑造了领先优势,并实实在在地将其转化成为广告客户的投资价值。在2007年上星十周年之际,安徽卫视在“剧行天下”的内容定位基础上,不仅加快了电视剧黄金档独播和全天候独播的步伐,还进一步提出“爱传万家”的品牌深化方向,意在与全国观众建立亲密的关系,实现品牌升级。克顿顾问认为这种转变代表了领先卫视新一轮发展的方向,有望使安徽卫视率先成为全国性品牌媒体,获得更持续的成长动力,创造更可观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6.
1986年国务院批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使用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以解决地广人稀省份节目传输困难的问题,新疆卫视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个上星的省级电视台。此后的十多年内,省级电视台分三批陆续上星,到1999年10月海南电视台作为最后一个上星的省级卫视为止,全国所有的省级台都至少有一套节目实现了卫星传输。卫星电视覆盖面的急剧扩大带来的是广告资源的激烈争夺,为了对抗央视一家独大的局面,省级卫视组织了“广告联盟”试图以整体的力量削弱央视的地位。然而就目前形成的竞争格局来看,卫视联盟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7.
1989年西藏卫视上星揭开了我国省级卫视上星的大幕,这一原本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难的政策却为后来省级卫视之间的激烈市场角逐埋下了伏笔。放眼全球,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么多全国性的免费电视频道。这些频道都要靠广告收入度日,却没有那么多的大客户需要傲全母性的广告投放,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便免不了一番你死我活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省级卫视在2006年或绝地反击,或挣扎突围,或置之死地而后生,不一而足。考察省级卫视的竞争与运营路径,误区多多,以下几个层面或许能让人警醒。落地投入的过度竞争 目前,全国上星频道已经超过了50家。对于上星频道,覆盖必须进入有线网,但在有线网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势必会造成资源紧张。  相似文献   

9.
袁方  谢颖 《广告导报》2005,(12):112-113
收视率数据显示:国内卫视频道2005年上半年加快分化步伐,“马太效应”在频道收视份额和广告收入上都有所体现:收视份额超过1%的卫视数目减少,收视份额位居前五位的卫视占全部省级卫视总体份额的45%,垄断格局初显雏形:从广告收入来看,几个强势省级卫视2005年上半年收入已经轻松超过3亿元大关,而部分弱势省级卫视全年广告收入也不会超过5000万。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弱集团分化日益明显,机遇转瞬即逝。2005年对于大部分省级卫视来说必须做出抉择:或者拼力~搏,晋升到全国性频道行列;或者退守本地,甘作地面频道。在这场事关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时刻,重庆卫视厚积薄发、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10.
在2010年贵州卫视“新价值、新势力”的资源推介暨客户答谢会上,贵州电视台白芳芹台长敢为天下先,提出贵州卫视的“保位承诺”:2010年,在广告合作过程中,贵州电视台承诺贵州卫视频道,每月在35中心城市网晚间黄金时段(19:30—23:00)所有省级卫视排名中不低于12位,  相似文献   

11.
刚刚过去的2006上半年,对于省级卫视来说,注定不会轻松。因为从上游资源和覆盖投入的增加,到下游广告主的投入差别,2006年都将是省级卫视营收阵营进一步分化的一年,甚至可以说是一些省级卫视发展上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28日,天津卫视迎来了上星10周年的喜庆日子。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天津卫视特于28日晚在北京星光影视同举办了一场隆重热烈的庆典晚会,展现天津改革开放30年的真实成果和天津卫视10年来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3.
在2006年的国内卫视群体中,河南卫视以整体收视增长80.9%的业绩,成为34家卫视中真正的黑马,借改版之势黄金时间35中心城市一举进入省级卫视前七强,27省网稳居省级卫视前四强。 冷静分析河南卫视取得的成就,并没有什么“运气”或是“偶然”之类,而完全是一种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必然之路。 总的来说,河南卫视的成功离不开对当地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离不开对节目的科学编排,离不开广告经营上的不断创新。而这正是当前卫视取得成功的关键。纵观2006年发展快的几个卫视,莫不如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业已过去的2004年,中国电视媒体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单从电视媒体的生命线——广告收入来看,也呈现了与往年不同的景象。据克顿顾问分析,中央电视台2004年总体广告收入超过80亿元,平均单频道收入为5.7亿元左右。同时,湖南卫视单频道收入超过5亿元,荣膺省级卫视广告收入冠军,安徽卫视、山东卫视等媒体的广告收入也超过了4亿元。而同样是省级卫视,某些弱势频道2004年的广告收入仍然在5000万元左右徘徊。  相似文献   

15.
王兰柱  王莹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1):I0014-I0015
电视业内包括电视观众对“独播剧”这个名词早已耳熟能详,近几年,独播剧所产生的引人注目的收视效果以及价值不菲的广告收益,刺激着国内一些实力雄厚的电视台纷纷加入了“独播剧”的争夺战。2006年和2007年省级卫视对“独播剧”资源的争夺更是紧锣密鼓,从多家首轮上星,到独家首轮上星,再到独家买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从2002年开始,就不断有上星电视台寻求跨地区合作,但都无一例外不同程度受阻。但这次贵州卫视和甘肃卫视的牵手却出乎意料地顺利,您觉得这是为什么?这次贵州、甘肃两地卫视之所以能够顺利达成合作,我认为主要还是由于两台负责人及主管部门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财富》2005,(4):113-113
山东卫视作为全国最早上星的省级卫视,覆盖人口超过七亿,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良好的收视先决条件。不仅如此,在全国收观市场中,山东卫视的地位举足轻重。CSM媒介研究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1-9月,在26个省网和直辖市组合,山东卫视全天平均收视率在所有省级卫视中列第二位。近年来,在“情深似海,义重如山”的频道定位和诸多优秀节目的有力支撑下,  相似文献   

18.
在2006年的省级卫视群落中,河南卫视的进步引人瞩目。从2006年4月开始,河南卫视在27个省网中的收视排名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在省级卫视前5名,上升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19.
姜红 《中国广告》2009,(6):44-45
在全国的省级卫视版图中,不论是区域位置还是经济实力,贵州卫视都没有任何先天的优势可言,但就是这个顶着西部贫困省份帽子的省级卫视,凭借抱团取暖的理念成为全国卫视跨区域合作的首开先河者,由此所产生的效益与意义却原非抱团取暖本身这般简单。  相似文献   

20.
在2006年的省级卫视群落中,河南卫视的进步引人瞩目。从2006年4月开始,河南卫视在27个省网中的收视排名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在省级卫视前5名,上升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