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新农村运动成为代表委员屡屡提起的话题,他们表达了对这一举措的支持.并积极为之出谋划策。新农村运动,更成为一些代表委员们今后前进的路径选择,他们将迈上那片希望的田野.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
阳春三月,举世关注的“两会”又拉开了帷幕。今年的两会热点话题是“三农”,如何建设新农村?未来的新农村该是怎样的模式?农民兄弟心目中的新农村究竟是啥模样?一揽子蓝图计划浮出了水面。对于农村建设,我国从取消农业税开始,到如今开始增加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已让国人注目,也让世界和我们一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中国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和目标。今年,参加“两会”的各级专家、代表和委员对“三农”如何理解,又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让我们一起来关注。  相似文献   

3.
解决农村金融缺失和错位: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方金融》2006,(3):1
自从2006年中央“—号文件”公布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最热闹的话题。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但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尚存在不少问题。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刚刚结束的“两会”代表、委员讨论最多的议题。人们常说,解决“三农”问题有“三靠”: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没有投入,前二者再好, 也很难实现真正的发展。然而很长—段时间以来,在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功能  相似文献   

4.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号召,“三农”问题已经提升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战略高度。2006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如何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金融部门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两会”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约要提出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建言献策。我们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四个热点话题,综述了部分代表、委员的意见与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农村金融是建设新农村的命脉——访全国政协常委马永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常委马永伟。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我们想请您谈谈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话题。您先后担任过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和中国保监会主席,对农村金融以及金融服务“三农”问题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近两年又进行了农村金融专题调研,对此一定有更深的感受。那么,我们就从这里谈起吧。马永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  相似文献   

7.
今年“两会”期间,刘永好格外兴奋、激动。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十一五”的重之中重,意味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将从城市扩大到农村。对于刘永好这样的涉农企业家来说,对于新希望这样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机遇13月9日,刘永好带着这样的激动心情,与本刊记者畅谈了新农村建设中新希望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记者: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十五”时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在支持“三农”问题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对此我们应如何予以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5日14时30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总裁吴焰出席全国政协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政协委员谈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记者会,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出席本次记者会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王健林、蔡继明、钱克明、李成贵。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支持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关注和重视。近几年.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与“三农”密切相关的农村金融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农村金融是解决“三农”经济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强大支持。农村金融曾经在“三农”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得如何?今后怎样强化服务功能,更好地支持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并将其提到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战略高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农村金融的强有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才会更快更好,农村经济才会发展壮大。当前农村金融在支持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如何通过有效的金融支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金融部门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和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发行信贷业务范围从单一的粮棉油收购贷款,拓展到为农、林、牧、副、渔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农业”贷款后,农发行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金融主力军。农发行贵州省分行本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办行理念,全力支持贵州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06年10月,全行各项贷款余额88.89亿元,比年初净增28.54亿元。  相似文献   

13.
白鹤祥 《中国金融》2006,(15):49-50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三农”问题,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中央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可以预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农村为主题,今年的“一号文件”更是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提了出来,充分显示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而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必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从目前县域金融的实际情况看,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的方方面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培育县域经济增长点,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农信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产品、新方式、新环境”的“五新”战略,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金融》2009,(5):16-20
自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以来,金融机构如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国家开发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这就直接为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倡了政策依据。本文重点关注在新疆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的地区如何运用开发性金融理论,设计出既符合新疆地区实际,又能够解决新疆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瓶径”问题的融资体制和信用结构,为未来开发性金融支持新疆地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已在全国铺开,这是当前全党和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部门,近年来围绕着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目标,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成为引导、积聚社会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金融机构网点服务面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问题亟待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提出以后,“以工哺农”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很多地方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实践。认识是实践的前提,正确认识和理解“以工哺农”对搞好城乡统筹和建设新农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永民 《青海金融》2008,(1):52-52,54
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促进“三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己成为当前金融业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海南州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笔者认为,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概括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方向,又阐明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