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伴随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大量增加,我国物价并没有同步上升,甚至还呈现下降趋势,这有悖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所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存在着稳定正相关的观点。通过对新增货币流向的分析,发现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对货币供应量的分流效应,并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视角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非常规关系,得出进入虚拟经济的货币会产生货币供应的负效应,我国特有的安全动机货币需求也是引起物价非常规变动的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一、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主义认为,名义收入是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货币供给是受政府政策和货币当局影响的外生变量,“货币的变化经常有一个独立的源泉,它们不是对经济活动的简单反应”,因此,“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的理  相似文献   

3.
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是当代西方货币理论的主体。西方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有费雪,马歇尔和庇古等经济学家完善起来的古典理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数量论;70年代后,许多经济学家又从各个方面深入地研究了货币供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摸式的逐步确立,我国的金融领域的不断深化发展,我国学者也对货币需求和供给理论进行了积极地研究。本文就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来介绍我国的理论界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当前虚拟货币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网络交易媒介流行在网络中.虚拟货币的定位影响到中央银行的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网络企业的命运、消费个人的习惯.当前虚拟货币的定位不清的问题产生了诸如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无法确定、虚拟资产管理呈现混乱、虚拟金融市场不规范等引致问题.本文从我国当前虚拟货币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虚拟货币的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在原有的商品论和货币论的基础上,从虚拟货币历史发展的角度提出虚拟货币代币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杨彬如 《电子商务》2013,(11):34-36
虚拟物品的现实货币交易是新出现的经济现象,作为在现实社会中被交易的物品,虚拟物品因此具备了一些经济属性,但是,它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商品和物品是有区别的。由于现实货币参与其中,使虚拟物品的现实货币交易对现实经济产生了影响,这涉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效用论、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等很多领域。而且,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不断发展,虚拟物品对现实经济的影响从广度和深度上都会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虚拟化趋势的加强,出现了许多用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种种谜团,这些谜团背后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从货币数量出发,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试图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实体经济中价格指数不断下降出现总体上的通缩趋势,而虚拟资产价格不断膨胀的现象,揭示出在经济虚拟化条件下,货币政策必须考虑虚拟经济对货币的需求,以使货币供应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非仅仅考虑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7.
周丰滨  成磊 《北方经贸》2001,(3):121-122
现代货币主义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的“现代货币数量论”,重新强调货币政策的首要作用。现代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其现点是,物价变动和经济活动最根本地是由于货币供应变动而引起的,经济和物价水平的最好稳定办法就是按照不变的适度把货币放到经济体系中。并主张通货膨胀、经济萧条和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唯一地通过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8.
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其迅速发展与壮大,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的货币理论,并给货币供给与需求带来重大的影响。中央政府应从法律制度、硬件设施、金融运行机制、监管体系等方面对虚拟货币的发行和发展进行有效监控。  相似文献   

9.
虚拟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货币界定、货币需求、货币乘数等方面变化,探讨了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加大,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虚拟经济的发展对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在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的同时,对传统货币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主要从货币界定、货币需求、货币乘数等方面变化,探讨了在虚拟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控制难度加大,其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也大大降低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樊 《商场现代化》2008,1(15):371-372
对虚拟货币风险的分析是设计虚拟货币规范制度的前提,虚拟货币对国家即中央银行、发行人和消费者三个方面分别存在着风险。虚拟货币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国家税收造成影响;虚拟货币会给发行人带来安全、法律及流动性等风险;虚拟货币给消费者带来、回赎、系统、隐私权、"贬值"及合同等五个方面的风险。安全风险目前是发行人和消费者所面临的最大共同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李炜  海中 《北方经贸》2003,(3):90-92
货币替代特指外币替代本币执行交易媒介和价值储藏职能的情形。货币替代会影响一国居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运用效用最大化原则可以导出在货币替代条件下的卡甘式货币需求模型。将它与第一代国际收支型的货币危机模型相结合 ,在货币替代条件下 ,分析引起国际收支型货币危机发生的因素以及发生的时间 ,可以看到即使财政赤字尚处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区域 ,由于货币替代对货币需求的作用 ,货币危机发生的时间也会提前 ,使得固定汇率制崩溃。  相似文献   

13.
网络虚拟货币本质及其监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磊 《商业时代》2007,(4):56-57
网络虚拟货币日益普及,并对传统货币本质及职能形成冲击。本文从新货币经济学对货币本质的阐释出发,分析了我国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与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现行货币政策及实体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货币数量论与货币流通规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流通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揭示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之间的关系。传统货币数量论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共性表现在它们都认为货币流通量的变动不影响商品的数量与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以下三个问题的看法不同:实际收入是否一定就是充分就业收入?是货币数量决定商品价格水平还是商品价格水平决定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有无储藏职能?  相似文献   

15.
陈雯雯 《商场现代化》2009,(17):168-169
本文就虚拟社会的诞生及蓬勃发展而引发了对虚拟经济的思考。针对现行虚拟经济体系和虚拟货币发行的不规则性提出了疑问,并建议用注意力作为标准来制定虚拟货币价值定价体系,避免虚拟经济通货膨胀等不良经济现象的发生,保障虚拟货币及虚拟财产持有者的利益;主张以注意力为不同虚拟货币间兑换率测衡标准来解决虚拟货币间的通兑问题,实现虚拟世界交易的最大化便利性。  相似文献   

16.
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全社会货币需求量以及这个量的变动规律,是一国政府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战后以来,西方国家政府一般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执行,最终影响产出量和就业水平。分析影响货币需求变动的因素及其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正确地预测货币需求变动的关键。加拿大的货币需求与其相关的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加拿大货币供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的货币需求是国家计划分配物资的附属物,居民的货币需求主要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对宏观经济基本不起作用。转轨经济下,企业货币需求有了真正的意义,居民货币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预防性货币需求大大增加。我国目前商品市场的供过于求,主要原因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正是微观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所以要拉动需求,必须深化改革,改变货币需求结构。  相似文献   

18.
虚拟经济发展对现行货币政策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本文主要从供给主体、层次货币界定与计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方面的变化,探讨了虚拟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9,(14)
虚拟货币是一种新推出的货币形式,和传统的货币有很大不同,虚拟货币的流通仅仅存在于网络系统,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流通使用,最常见的形式是游戏币。由于使用传统支付方式所需要的交易费用较高,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虚拟货币开始流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日常生活中,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有一定影响,所以,对于互联网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解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制定相关货币政策来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一国政府需要对其货币需求量进行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学中关于货币需求量的研究涉猎很广,既涵盖国民收入确定、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范畴,也包括货币供求平衡理论。不过无论对一国货币供求平衡做出何种分析,都不应脱离对其货币需求量的定量分析,否则任何理论都难免一纸空谈。本文拟沿着当今主流经济学家关于"货币需求决定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等变量的思路,对我国1980-2010年的货币需求进行定量分析,并据此对我国2011年的货币需求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