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身自由权是一项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它首先在宪法、行政法等公法中得到确认,同时人身自由权也具有民事权利之人格权属性,并在发达国家受到了私权的充分保障、救济。而我国民事立法疏于相应的规定,致公民的人身自由在受到侵害时无法获得民事赔偿。人身自由权是不是独立的民事权利?怎样依法保护这个权利?是构建我国人身自由权的民法保护模式必须要解决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已初步形成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体法体系,但在程序法的构建上相对滞后.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针对消费纠纷等小额纠纷设立专门程序,在现代诉讼的视角下,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经验都有值得借鉴之处.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修改工作紧锣密鼓开展的同时,应当构建小额诉讼制度,从而健全我国消费者权益诉讼机制,给予消费者实体及程序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3.
当前,见义勇为事例层出不穷,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却屡屡得不到保障,英雄流血又流泪。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法律对此类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并呼吁进行专门立法。实际上,就民事方面而言,见义勇为是民法上的无因管理行为,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在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及权益的行使对象方面都有相当完备的规定,足以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1月15日发布《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对投资权益的保护开始从政策层面转化为务实的具体操作。然而,《通知》的发布虽然为我国建立证券民事赔偿机制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本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赔偿机制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权作为民事诉讼法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石,指导整个诉讼程序的启动、设置、运作,体现在一审、二审乃至再审的整个诉讼过程的始终。诉权是当事人向法院请求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民事纠纷和保护民事权益的基本权利,因非诉权是连接民事实体法和民事诉讼法之间桥梁的一种基本权利。针对民事诉权的性质展开论证,提出民事诉权属于宪法性权利、程序上的请求权、类似债的请求权等性质。  相似文献   

6.
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非常重视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将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作为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目标,把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作为制度设计的重要出发点,并具体落实在监管工作的方方面面中。从我国证券市场十几年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得不到有效保护,个人投资者权益受到各方面的侵犯,其中来自上市公司中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的侵犯现象尤其普通。由于现行相关法规存在漏洞,很多来自大股东的侵权行为在程序上并没有违法违规,也就难以避免。因此,为了杜绝或减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对个人投资者的侵权现象,除了要依赖现有制度体系严格执法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以下的制度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民事关系中的私力救济有利于充分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节约交易成本,减少国家司法负担。我国民事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私力救济行为,对我国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如何规范民事关系中的私力救济提出了要求,本文探讨了民事关系中的私力救济的限制和民事私力救济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对如何规范民事私力救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农民工问题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所以,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我们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项任务。本文以保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保障农民工权益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林艳婷  冯忠明 《经济师》2009,(11):69-70
我国现行立法关于胎儿权利只有在继承法中有所规定,而且世界各国对于胎儿权利的保护也十分薄弱。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发生在胎儿时期遭受不法行为侵害的诉讼案较为普遍,我国近年来也多有此类案件发生,并引起众多在法律、道德上的讨论.但是尚未形成定论。随着社会的发展,胎儿作为弱势群体,有必要对胎儿的权利进行保护,保障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文章探讨了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概念,特点及法理基础,并通过检讨我国立法上的不足,来完善法律上对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民事责任竞合来源于法律规范竞合理论。现代法律都作抽象规定,并且从各种不同角度对社会生活加以规范,所以,经常发生同一个事实符合几个法律规范的要件,致使这几个法律规范竞合。同一民事违法行为同时符合数种民事权利保护的规定,就构成民事责任竞合。民法上的民事责任竞合,就是民事请求权竞合。民事责任的竞合包括多种情况,主要讨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  相似文献   

11.
崔艺红 《经济师》2008,(5):88-89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则是农民问题的核心所在。农民土地权益被长期漠视乃至被严重侵蚀;已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构成对社会稳定的威胁。然而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实效却难令人满意。反观我国农民权益的保护机制,无论从观念层面上,还是在制度安排及其制度操作上,都存在着固有的缺陷。要克服这些缺陷,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唯有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为了切实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于1994年5月开全国之先河在民事审判庭设置“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合议庭”,几年来,精心审理涉及残疾人民事权益纠纷案件五十余件,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1996年10月该院作为江苏省法院系统的唯一代表出席全国残疾人事业法制工作会议。 地址:无锡市虹桥下73号 电话:5025623 邮编:214021  相似文献   

13.
执行和解就其性质而言,应当属于民事处分行为,是执行权利人行使处分权的结果,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处分原则在执行程序中的具体体现.在执行程序中,双方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民事诉讼法基于当事人的权利处分原则设立了执行和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首先,有利于执行申请人的权利得以顺利实现;其次,有利于当事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后,有利于人民法院减少执行成本.  相似文献   

14.
执行担保制度是担保制度在民事执行领域的具体运用,是担保制度与民事执行程序的有机结合,亦为权力与权利相互作用的结果。其间交织着执行当事人之间的权益搏弈,执行机关与执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权力与权利平衡。如何结合我国执行实践,寻求权益维护和程序保障的"有机"契合点,从而科学构建我国执行担保制度,是我国执行理论研究和立法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在我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低信任度己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消费欺诈、交易安全、隐私保护、格式合同、司法管辖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书碧  唐超 《当代经济》2016,(33):150-152
消费是一种社会中最为常见的民事活动,而金融消费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呈现出较一般民事行为不同的特征,包括“金融消费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不平等”、“金融消费法律关系中的公益性要求”、“金融消费关系所涉及的技术和风险”等,无不在挑战传统民法调整的能力和范畴.可见,梳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律关系,确定其结构内容有助于明确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型时期,这是基层公安民警面临执法权益保护的时代背景。人民警察作为和平年代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和解决矛盾的主要力量,更多接触到社会黑暗面。在处理解决矛盾过程中,其本身权益或多或少得会受到损害。因此,警察的权益必须得到有效保障,特别要重视和保障基层公安派出所的民警执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我国法律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做出详细的规定,但这些法律法规均只对于一般消费者权益保护做出规定,并没有专门对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做出规定。通过对我国BtoC的发展及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从经济学和法理学两方面分析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阐述了我国BtoC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保护消费者权益、处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争议和纠纷等民事问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出台之前,主要是根据《民法通则》行事的。与《民法通则》比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一步确立了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以及二者在交易活动中应遵守的原则,特别是侵犯消费者权益后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从而弥补了《民法通则》中的不足。因此,消费者应认真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学会以此保护自己。这就需要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究竟在哪些方面发展和完善了《民法通则》。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放眼世界潮流,立足我国实际,文章分析总结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问题和不足,比照、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在后危机时代如何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探讨。从理论与实践两条主线出发,分别介绍并研究了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所面临的现状,及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总结了国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提出了今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即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