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资源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特别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水资源短缺越来越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面对这种情况,资源承载力概念的提出为资源与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本文将国内外有关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和量化方法的研究作一总体分析,结果表明:(1)国外对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较少,国内的研究大体可分为初始、发展、鼎盛和拓展四个阶段;(2)从横向比较来看,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我国以近十年为盛.但研究多集中在资源学科领域和地理环境学科领域,角度大多是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作出系统评价,并借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用已有的和创新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承载力的问题;(3)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步;(4)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较少考虑环境污染对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整个社会系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对承载力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研究作了小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持条件之一。从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出发,基于成都市水资源现状,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成都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不仅要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而且需要全面改善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有很多重点和难点,提升社会承载力是其中重要因素。资源枯竭型地区的社会承载力包括就业创业能力、人才集聚能力、社会保障能力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承载力早已突破物理学上的概念范畴,成为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研究对象。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系统对人类活动的支撑能力均是有阈值限制的。对承载力概念的演变过程、特点进行了总结回顾,指出承载力概念的演变过程是逐步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过程。最后,在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阐述了企业承载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葛敏  许长新 《经济问题》2007,(9):103-106
借鉴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界定了其时空、技术和社会经济内涵,分析了其演化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特征.重点分析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系统生态弹性力.认为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承载力这一概念从物理学范畴借鉴到生态学领域之后,对其研究不断扩大和深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入地关系紧张程度加剧,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吸引了更多学者、官员深入其中。长期以来,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一直存在着支持派和反对派两个派别。本文在梳理承载力的研究历程基础上,重点提出研究入口的承载力要重点考虑并明确这样几个问题,即入口承载力标准和目标的确定、技术进步因素、入口及资源的空间流动、分配方式与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7.
谈对森林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急剧增加、经济迅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承载力的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内涵不断得到扩展。在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中,学者开始意识到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承受能力都存在一个极限,相关的研究中便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人口承载力、区域承载力和森林承载力等具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承载能力就耕地角度而言,就是地球上可耕种的土地能供养多少人口。耕地直接生产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如稻谷、小麦、玉米等,同时还提供了间接生产的各种肉类、禽粪、奶类、水产类等。耕地的承载力的计算涉及到土地的自然特性,如土地质量、土地所在地域的降水、温度、生长季节的长短、纬度、海拔、坡度等。如果土地的承载力仅仅涉及到土地的自然特性,则显得相对容易。但文化因素、人类的知识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在决定土地承载力方面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采用MOD17A3数据并结合分区统计、空间自相关和锡尔指数等方法,研究大连市中心区绿地系统生态承载力的空间特征、格局和机制。结果显示:大连市中心区整体NPP平均值为197.68 gC/m2,Moran’s I指数为0.73,空间差异指数为0.13;生态承载力具有"极低"和"极高"级分化的特征,聚类特征和空间分异主要表现在甘井子区;生态承载力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网格格局、"乡村型高城市型低"的社区格局和"内低外高"的圈层格局。文章首次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对城市绿色空间可持续发展和绿地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珠穆朗玛峰景区旅游承载力模型及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旅游承载力计算的"木桶原理"及权重因素,在建立旅游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珠峰景区的调查数据,建立或修改完善了自然条件方面旅游承载力的数学模型,对珠峰景区相关指标的旅游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是在资源、设施、生态环境承载力中,资源承载力最小(日承载力608人),设施承载力居中(日承载力1600人),生态环境承载力最大(日承载力7771人)。在资源承载力方面,水、电承载力小,植被承载力较小,土地、空间承载力大。在设施承载力方面,道路交通、服务设施承载力小。在生态环境承载力方面,固体垃圾、大气承载力大,水环境、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小。目前,水、电、道路交通等是珠峰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并针对实际提出了提高水、电、道路线路、餐饮、住宿设施承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恭军 《技术经济》2011,30(12):86-89,115
对土地人口承载力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相应指标,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河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因素、农业劳动力生产技术水平因素和土地因素与粮田人口承载力正相关,其中人口因素的影响最大;粮食需求因素与粮田人口承载力负相关。最后提出提高河南省粮田人口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然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保成  国锋 《经济经纬》2006,2(6):22-25
资源承载力概念一提出,即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热潮[1]。本文分别就资源承载力的概念、类型、分析评价以及基本理论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明主要的研究结论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各种文献进行评述,总结现有研究的不足,为资源承载力理论在未来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一、关于资源承载力的概念资源即资产的来源,是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1]。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重要资源[2]。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  相似文献   

13.
再谈环境承载力价值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生活空间和时间.但却带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是人类违背环境承载力的结果。因此,重新审视环境承载力的价值功能对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系统的具体体现和应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城市整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文章从土地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基础设施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5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6—2014年的历史数据,对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指数和城市综合承载力供需指数比的变化趋势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4年,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总体呈现逐年向好趋势,但土地承载能力不足影响着兰州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平等在现实中并未充分实现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影响平等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认识不同,人们一直致力于消解影响平等的社会因素,然而富有道德意义的自然因素才是影响平等实现的最终屏障,只有将影响平等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一起考虑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近岸海洋资源趋紧、海洋环境污染加剧,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海洋资源环境过载问题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体现在:(1)对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2)推动了海洋资源环境单要素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3)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的综合应用。通过总结发现,当前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对象比较局限,反映承载体与承载对象之间动态关系的评价方法还较为薄弱。因此,在陆海统筹目标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集成评价需求下,海洋分类评价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基于多要素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框架。  相似文献   

17.
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87,自引:3,他引:84  
本文提出了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计算了1978-1995年广东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经济资源是广东省人口的主要承载资源;②1989年以后,广东省的综合承载力超过实际人口数量,进入相对富余状态;③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不协调发展是广东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旅游承载力作为海滩旅游管理工具的有效性,以日照万平口海滩为例,基于旅游承载力评估框架,评估在不危害周围生态、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不降低旅游体验的情况下应该允许的最佳人数。结果表明:物理环境有效承载力为9 232人(情景1)和4 616人(情景2),游客每日轮换系数设为4,日均有效承载力为36 928人/天(情景1)和18 464人/天(情景2);平均而言,受访者在万平口海滩上遇到了2 307名其他游客,社会心理承载力或最大影响可接受水平为2 092人,日均社会心理承载力为8 368人/天。虽然物理环境承载力与社会心理承载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文章认为物理环境承载力可以应用于景区基础设施管理,而社会心理承载力可以应用于游客空间分布和游览时段管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水资源、交通、人口和经济6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分析和均方差等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土地承载力逐步成为影响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各子系统的供给方面总体上要高于需求,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潜力和空间.据此,对增强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张正栋 《经济地理》2004,24(6):758-763
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1986-2002年珠江流域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研究表明:①珠江流域人口承载力从1986-2002年一直处于超载状态,经济资源成为珠江流域的主要承载资源;②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明显,广东省综合承载力一直处于富余状态;云南、贵州和广西承载力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中上游地区自然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下游地区经济资源是主要的承载资源;③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下游地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是珠江流域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④珠江流域经济带的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