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当前构建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按市场经济要求开展国有资产的经营,否则就有可能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产生“走了旧婆婆、又来新婆婆”的现象。为此,笔者提出在国有资产经营的目标、布局、运行方式和组织机构等方面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2.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是指政府出资设立并给予经营授权,按照政府核准的章程运作,比照《公司法》运行,代表政府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产行使运营管理、资产受益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的特殊企业法人,其名称可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投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和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3.
必须构建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拥有国有资产的目标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而不是其它。国有资产的控制力和保值增值都是实现其目标的手段之一。国有资产具有多种形态 ,可以借助不同形态的转换实现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目标。三个层级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方式。应当组建和利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对国有资产进行集中运营。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当前福建省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要注重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组织与实施、现在国有资产保值考核指标的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机制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 深圳市于1987年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并经几年探索,于1993年初步形成了“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资办)—市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框架。这种体制在上层实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在中层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的分开;在下层实现了国家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明确了企业法人财产权,理顺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实现了政企分开。解决了国有资产的“责任缺位”问题,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好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行使宏观调控权的改革要求,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谈内蒙古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改革王国平(内蒙古计划干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贯彻、企业自主权的落实、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中,都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这一问题。事实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加速建设辽宁国有资产营运与监管体系的思考●李天舒辽宁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地区,国有资产存量巨大。据统计1995年末,辽宁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3895.77亿元,占全国的8.2%。国有资产营运状况与全省经济发展全局悠关相系。目前辽宁国有资产营...  相似文献   

8.
国有资产运营现状问题与建议程耀荣赵秀丽徐艳东如何推动国有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加快国有资产运营步伐,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和当前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笔者近日随省国资局调查组,就省内外国有资产运营状况进行专题调研。现结合调...  相似文献   

9.
刘颖 《辽宁经济》2002,(6):60-61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将其依法拥有或支配的货币资金用于资本性投入的收支计划。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资产所有权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依托。为加强国有经济的宏观调控,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体制,沈阳市经过多年来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实践,已经具备了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体系的条件。本文就沈阳市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具体内容、遵循的原则等进行论述。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现状 多年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政府凭借自己的绝对权利占有、支配着生产资料,通过行政隶属关系直接操纵国有资产的调整和营运,政府成为经济运行的主体,这种管理模  相似文献   

10.
组建商业集团公司的思路是:在保证国家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社会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从划分国有资产所有权、国有资产经营权、企业生产经营权出发.建立国有资产新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机制。集团公司是以各区域商业局现有人员,设施为基础.通过股份制形式将原属商业企业组建成企业集团的紧密层,通过控股不断吸收其他企业加入。集团公司是资产、经营、开发、服务一体化,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1.
陈国庆  吴燕 《上海改革》2003,(10):42-45
按照公共财政的理论,国有资产管理要实行分类管理,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公共服务型企业和国有盈利性企业两大类;要平衡公共财政预算与国有资本预算,加强国有资的经营预算管理;要建立对国有资产的财政监督网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物色优秀人才,为国有企业培养、选送一批称职的财务总监;要配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相关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2.
胡松 《特区经济》1993,(6):19-21
<正> 历经十多年的改革,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最终成为党内外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但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个艰巨的历史性课题:如何完成对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制的改革。要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制改革,首先应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的分类,在此基础上,确定新型的分类管理的办法和体制。国有资产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即在国家党务、行政、事业、国防等部门中,由政府财政历年支出形成的、不用于盈利活动的资产存量,对这类资产主要应以资产登记制进行管理;第二类处资源性国有资产,即由国家垄断所有、政府统一管理的,以土地、矿产、森林、水源等自然形态存在的资产存量,这类资产主要由政府予以保护和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当进行开发利用吋,应主要以直接授权或公开拍卖的方式,实现其价值,并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第三类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即在国有企业中,由国家历年投资及由这种投资直接产生的利润累积形成的、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的资产存量,这类资产存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已实行几年的“三个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圳市决定对少数大型企业和集团公司通过授权经营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约化管理。编制国有资产收益预算是深圳市实行的一种国有资产监管方式,是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进行特殊法人制管理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六大报告关于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论述,不仅是今后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今后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如何推进这次改革,关系重大,当前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要点是稳步推进,自上而下,有序进行。因此要充分认识这是一次涉及面广泛,意义深远的体制改革。首先,是改革的广泛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涉及10万亿元以上的国有资产和十几万户国有企业。据财政部材料,截至2001年底,中国国有资产总量为109316.4亿元,高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为73…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在国有资产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的模式进行比较,可以为深化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作者建议要正确把握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运作的职责与范围,监控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要自由地参加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运行,以提高国有资本的质量与运行效益;要给予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充分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顺应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需要,而应运而生的国有综合经营投资类公司。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又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主要职能是服务国企改革,开展资本运营。而如何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地运作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国莉 《浙江经济》2002,(23):61-61
2001年底,浙江省政府为了更好地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益,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原有专业投资公司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23家投资集团公司。从目前的运行情况看,产权治理结构进一步得到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开始逐步有效地建立起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已初步构建成型。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程。笔者认为,做好这项工作,以下几点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郭海臣 《西部论丛》2009,(10):24-25
城市本身是国有资产,是值钱的,而且可以通过经营城市这份国有资产来挣钱。城市不仅值钱,还可以增值,而且这个过程并不是遥遥无期的事情。——薄熙来  相似文献   

20.
《产权导刊》2005,(11):61-61
《国有资产管理》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一份全面反映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国家级刊物,由财政部主管、国务院国资委进行业务指导,属中文核心期刊。杂志旨在宣传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度,研究国资管理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展现全国各地国资改革动向,探哥经营性及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交流国有企业改革改组的经验,为决策层、管理层、实务界搭建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