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际经济合作》1992,(9):35-35
<正> 普遍优惠制简称“普惠制”。系发达国家依1970年10月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第四次特别委员会会议中所承诺的普遍化优惠关税制度而实施的方案。其原则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相似文献   

2.
普惠制及其利用金慧华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地区)出口制成品和半成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自1971年7月1日第一个普惠制实施阶段开始,不少发展中国家,如亚洲“四小龙”等,利用该制度在增加出口、促进本国工业化和加速国民经...  相似文献   

3.
普惠制及其利用金慧华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地区)出口制成品和半成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自1971年7月1日第一个普惠制实施阶段开始,不少发展中国家,如亚洲“四小龙”等,利用该制度在增加出口、促进本国工业化和加速国民经...  相似文献   

4.
欧盟新普惠制与我国出口贸易朱林,刘立功普惠制(英文缩写为GSP)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地区)出口制成品、半成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欧盟自1980年开始对我国实行普惠制,对于扩大我国对欧出口起到了积极作用。至1994年,我...  相似文献   

5.
普惠制是普遍优惠制的简称,它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减免优惠制度。该制度自1971年实施以来,迄今已20年,到目前为止,普惠制的给惠国计有27个,它们是:欧共体12国、日本、奥地利、新西兰、芬兰、挪威、瑞士、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捷克、保加利亚(它既是给惠国同时又是受惠国)、匈牙利、波兰、前苏联和美国。接受普惠制待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达170多个。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用好普惠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普惠制是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s,GSP)的简称。它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联合国贸发会议上同发达国家经过长期斗争取得的。1968年第二届贸发会议上通过的建立普惠制的决议规定,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要普遍给予减免关税的优惠待遇。普惠制是国际贸易中一项重要的优惠待遇,其税目是关税中最低的一种,一般比最惠国税率低1/3到1/2。按照联合国决议的规定,普惠制具有普遍的、非岐视的和非互惠的特征,即所有发达国家应一视同仁、毫不例外地给予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普…  相似文献   

7.
一、新疆开发和利用普惠制的必要性 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制度,目前,国际上已有28个发达国家给予我国这种待遇。用好普惠制对提高出口商品竞争能力,使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出口商品售价,促进出口产品深加工,吸引外商投资及发展旅游业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区普惠制利用率极低,据自治区进出口商品检验局统计,1996  相似文献   

8.
普惠制将退役,积极利用刻不容缓文/王仙婷普惠制是普遍优惠制的简称,英文缩写GSP。它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经过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建立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在该会议中,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  相似文献   

9.
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欧盟于1971年建立普惠制,由于欧盟对中国实施普惠制毕业,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巨大挑战。在了解欧盟普惠制的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欧盟普惠制变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欧盟普惠制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现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一百多个缔约国中,发展中国家占了2/3以上。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同时在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的影响下,关贸总协定势必要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同时,关贸总协定也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差别的和更加优惠的待遇,而在一系列差别的和更加优惠的待遇中,普遍优惠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经济利益最大的一种优惠待遇,而它的实施方法又有一定的复杂性,发展中国家往往难以全面充分地利用普惠制。因此,本文将着重研究普惠制的实施方法、实施状况和普惠制在我国的实施状况以及要做的工作改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230种制成品按技术含量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数据计算了中国进口技术结构的历史变迁与现状、19个国家和地区向中国的出口结构以及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1995-2011年期间,低技术含量制成品、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在中国进口中所占份额下降,初级制成品、资源型制成品、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占份额上升,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早在2000年之前就超过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不同类型国家及地区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类型不同,它们在中国进口中的地位也不同;中国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都比较大,中国与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的相互依赖度比较小,中国进口对发展中大国、新兴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依赖程度都小于这些国家及地区出口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中国是发展中大国、新兴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主要出口国。总的来说,中国对外贸易进口的发展具有共享性、包容性,不仅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出口,还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出口。  相似文献   

12.
入世会使中国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一样享受如下基本的权利: (1)能使我国的产品和服务及知识产权在135个成员中享受无条件、多边、永久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 (2)使我国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及半制成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相似文献   

13.
WTO成员享有的基本权利有:(1)在所有成员中享受无条件、多边、永久和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2)享受其他成员开放或扩大贸易、服务市场准入的利益;(3)发展中国家可以享受一定范围的普惠制待遇及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大多数优惠或过渡性安排;(4)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公平、客观  相似文献   

14.
(1)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已经凸显。战后世界产业结构发展有三个基本特征:一个是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垂直分工就是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主要生产和出口农产品及矿产品。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产业分工由垂直向垂直与水平分工并存的方向发展。水平分工是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和发达国家之间,在生产和出口方面,都存在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分工。虽然出现这种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分工现象,但总体上看,垂直分工仍占主导地位,因为发达国家通过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刚刚出现的水平分工导入更加差别化和层次化的垂直分工体系中。一个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并举。为了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利,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根据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导向,极为灵活地调整产业结构。发达国家将资金投向高技术产业,而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与WTO原则相悖的不等价交换依然存在。这在垂直分工和产业转移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即“两个国家可以根据利润规律进行交换,两国都获利,但一国总是吃亏”。这就是目前WTO体系为我们展示的产业结构图景。我们可以根据垂直分工理论将世界分为五个分工层次:第...  相似文献   

15.
高耀伟  陈宇康 《经济论坛》2004,(22):25-25,15
贫困化增长是二战后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影响时提出来的。普雷维什等人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的数据,从发展中国家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而发达国家以出口制成品为主的贸易模式出发,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指出,在国际贸易发生时,经济的增长虽然会由于产出的增加而导致出口的增加,但同时,本国的贸易条件却可能大幅度的下降,反而造成了本国居民的消  相似文献   

16.
普惠制方案的修订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 ,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其普惠制方案进行调整 ,正通过缩小普惠制适用范围和提高优惠关税率等措施 ,逐步取消中国的普惠制待遇 ,这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无疑会形成较大冲击。针对一些发达国家普惠制方案的调整 ,中国扩大出口战略也应做新的规划。  相似文献   

17.
徐玲  秦学温 《经济师》1999,(10):51-52
本文阐述了机电产品的出口现状以及利用普惠制扩大出口的必要性,依据主要给惠方案如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对我国出口的大部分机电产品均给予普惠制待遇的情况,分析了目前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中利用普惠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用好用足普惠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制度环境影响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机制,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环境有利于促进一国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但不同制度变量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政治稳定性有利于所有国家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腐败控制、政府清廉度和政治民主度对发展中国家有显著正影响,政府规模对发达国家有显著负影响;商业自由度和投资自由度可显著促进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而货币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显著负影响;产权保护度、法制完善度提高分别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服务出口复杂度提升更有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Hummelsetal.(2001)的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2009)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估计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来源,并与31个其他经济体进行了比较。测算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较低,但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0.151上升到2005年的0.261,增长了72.39%,高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从1995年的0.177,提高到2005年的0.411,增长了131.5%,几乎高于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制造业出口增长来源的估计发现:(1)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28.85%来自国外增加值的贡献,高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低;(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增长的41.2%来自国外增加值的贡献,高于所有发展中国家,超过或接近多数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入世”,无论是对世贸组织的发展而言还是对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而言,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中国“入世”后,按照WTO规则和我国与有关国家双边谈判协议的承诺,中国国内市场将更加开放,在国际市场上也将获得对等的待遇,中国的投资环境特别是法制、体制、政策等“软环境”将大大改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入世后的外贸形势和发展趋势中国“入世”后,进出口贸易将全面纳入世贸组织规则的框架。国外产品将在大大降低贸易壁垒的条件下,按照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更为便捷地进入国内市场;国内企业也可以在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市场获得无条件、多边、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和半制成品可以享受普惠制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