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试论注册会计师验资准则的主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保证执业质量,保护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法权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2001年1月21日修订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一验资》。原公告共5章22条,包括总则、一般原则、验资内容与要求、验资报告和附则。新公告共4章26条,包括总则、审计范围与程序、验资报告和附则。新公告将原告“一般原则”的内容调整到其他各章的相关部分中去,对其他内容也有调整,使整个验资公告更合乎逻辑,层次更清晰。本文拟说明验资公告具体内容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2.
朱萍 《广西会计》2002,(8):33-35
《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 1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公告》)自 1996年 1月 1日施行以来 ,对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 ,提高验资业务的质量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近年来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验资的领域不断扩大 ,验资业务日趋复杂。特别是随着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企业的组织形式、投资主体及出资方式呈多元化趋势 ,注册会计师在验资实务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验资风险不断增加。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满足验资实务的客观需要 ,提高验资业务质量 ,降低验资风险 ,保护社会公众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规范验资业务,提高注册资本验证质量,财政部于1995年12月25颁布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及第3号规范指南(以下简称《实务公告》和《验资指南》),并于2001年1月21日对验资实务公告和指南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上述这些规定及行业执业准则对验资业务既作出原则规定,又提出了详细的操作流程。笔者在验资实务操作中,对照这些操作规定,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了《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并将其更名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拟说明验资准则内容的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5.
“企业筹划到的资本金,必须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并对其产生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为了防范验资风险的发生,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审慎地对待验资工作,做到依法执业、实事求是、质量第一。  相似文献   

6.
验证注册资本是注册会计师的法定业务,也是较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的高风险业务。如何防范验资风险,这是注册会计师及行业管理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在此,笔就新修订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指南》),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合理规避验资风险的若干问题谈一己之见。  相似文献   

7.
古鸿 《四川会计》1998,(11):43-45
引起变更验资的原因,《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指南第3号——验资(试行)》列举为“合并、分立、发行新股、转让股权、或被审验单位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增加或减少超过20%时”。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释义第一辑)》第231页增列了一项“企业更换法人...  相似文献   

8.
已实施了五年《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以下简称《验资公告》已于2001年1月21日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验资公告》将于200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订不仅是在形式上对原公告作了调整,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和修改,为CPA防范风险提供了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注册会计师单独设立验资业务的探讨○南部会计师事务所唐道成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号——验资》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的实收资本(股本)及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验。验资业务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国外经济比...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验资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本文通过新旧验资准则的比较说明验资准则内容的主要变化,以期为新准则的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责任审计责任混淆的误受风险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验资作为独立审计的一个特殊项目,其间也含有审计的误受风险。在验资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往往因为忽略一些小的细节,认为小的方面不会带来原则问题,马虎了事,但在遇到涉诉事件时却会带来大的麻烦。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相混淆的情形比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实务界,由于验资问题引起的诉讼案件数量并未因《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的施行而明显下降。本文首先从注册会计师、委托方、其他行为人、验资业务特点、验资程序等主客观因素方面总结验资风险的根源,指出道德问题是引发验资诉讼的根本原因;其次从验资业务过程、注册会计师防范委托方道德风险以及注册会计师自身道德风险的防范等方面提出验资业务的风险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验资是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公司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股东全部缴纳出资后,必须经法定的验资并出具证明。”于是有了注册会计师的保险业务。因为出资居于各种目的及注册会计师的失职,由此产生了虚假或不实验资报告,致使注册会计师吃尽苦头。  相似文献   

14.
在减资验资实务中,时常遇到被审验单位因严重亏损而导致减资前的净资产小于实收资本的情况,以及以非货币性资产方式减资等情况,《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一验资》(以下简称《准则》)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21号一验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此类情况无明确的规定或指导,就此相关问题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发布的《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10号—会计报表审阅》,将会计报表审阅作为与审计、验资等并列的一项由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业务工作。会计报表审计业务与会计报表审阅业务比较,只有一字之差,但在实践中很易将两者混淆。笔者对此谈些学习体会。一、依据与概念(一)法规依据的不同报表审阅的法规依据为上述《公告》;报表审计的法规依据是《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二)概念的差异报表审阅的《公告》指出,本公告所称会计报表审阅,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主要通过查询和分析性程序,说明是否发现会计报表在所有重…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投资主体及出资方式的多元化格局的出现,注册会计师验资业务日趋复杂。如何提高验资报告的公信力,避免出现虚假验资成为目前验资业务发展的当务之急。提高验资报告的公信力,防范验资风险,就必须避免不实、虚假验资。  相似文献   

17.
柞水县审计事务所为保证审计质量,赢得客户信誉建立了审计回访制度。1994年除验资外,审计39个单位和项目,回访37个单位,受到被审计单位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验资是对企业资本投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的确认,它是我国独立审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师事务所一项重要业务,但是验资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姜波  张波 《山东审计》2000,(6):19-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三条对审计依据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审计法实施条例》)第四条对审计依据进行了解释 :“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和本条例以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以法律、法规和国家其它有关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规定为审计评价和处理、处罚依据。”将审计依据一分为二 :一是实施审计依据 ;一是实施评价和处理、处罚的依据。在实际审计过程中 ,运用依据的地方很多 ,做法也很多 ,本文试就审计过程中的依据运用谈点粗浅看法。一…  相似文献   

20.
在注册会计师承办的验资业务中,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设立验资是当前最基本、最广泛的验资类型,且设立验资是指企业在成立之前必须经注册会计师依法进行资本验证,然后凭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及其他材料方可申请企业成立登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