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经济竞争又集中表现为经济谋略的竞争。纵观古今中外,皆可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因而,企业和商家在市场上的竞争,不仅是商品之争,更是销售策略之争。营销策略不同,销售结果各异。  相似文献   

2.
品牌为王     
买方市场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就企业而言,买方市场的出现,正在使企业经营由过去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走向品牌经营,使企业之间的竞争由生产能力之争转向销售能力之争,内价格战转向品牌战。就消费者而言,大部分城市消费者已开始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的新阶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我国居民消费明显集中于名牌商品。前10名品牌的占有率之和一般在70%至80%左右。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以及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都更趋激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具有同类性能的产品有很多,消费者已学会根据牌子来…  相似文献   

3.
现代商战,已从战术之争向战略之争转变,创新和文化理念战略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澳洲华人张乾元博士融资的东莞劲芳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简称东莞劲芳)的成就,在于创新以道为本。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现代企业之间的标准之争空前激烈,单单一项3G移动通讯标准之争,就可能决定数千亿美元资金的流动,足见标准之惊人威力。在这场“赢者通吃”的标准战中,企业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制定自己的标准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5.
人才是企业之宝。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之争。选将用兵是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胜败。  相似文献   

6.
正三、大战略买方市场的出现,正在使企业经营由过去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走向品牌经营,使企业之间的竞争由生产能力之争转向销售能力之争,价格战转向品牌战。就消费者而言,大部分消费者已开始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的新阶段。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和新技术的出现,每天带给中国企业的商机在千亿元以上,如此巨大的商机哪个企业家不心  相似文献   

7.
王洪雅 《活力》2014,(19):22-22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争,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竞争,是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企业的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纽带,企业的大船靠领导者掌舵,靠广大管理者保驾护航,靠千万名职工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从人性化角度实施管理,做职工的贴心人,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齐心协力,共展企业宏图,永保企业航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8.
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早已由单一的质量、技术、性能、价格的竞争上升到体现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品牌之争。在品质化生存的潮流中,谁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谁就会赢得先机,创造和占领更大的市场。像海尔、联想、中国重汽等众多  相似文献   

9.
无论经济发展处于什么状态,或繁荣或萧条,企业总是在探寻适合自己的竞争策略。通过研究部分成功与不成功的企业案例,我们得出:市场竞争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的竞争,深入人心是确立市场地位的法宝,制度创新优于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的根本,这四种策略构成企业竞争策略的主要内容。 1 市场竞争不是产品之争,而是观念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秦邦建 《经营者》2005,(7):105-106
品牌竞争的核心是品牌价值的高下之争,如何提升品牌价值也就成为了品牌经营的关键。在品牌竞争时代,品牌价值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有利于树立企业独特的个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名牌与世界名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1.
企业之间的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人力资本之争,是人的素质之争.人力资本是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联结纽带,企业能否保持长期快速增长,关键还在于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此项管理是天津华联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作用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重点已从商品的竞争,上升为企业形象的竞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企业在参与竞争中争取社会认同信赖,占领消费者心理,求得最大效益的必要手段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从表面上看这是技术和产品之间的竞争,但从更深层次上,它实质上是一种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争—即人才之争,确切的说就是核心员工的竞争。企业应当珍惜和管理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否则核心员工的流失也就意味着企业核心能力的流失,进而导致企业利润的流失。今天企业的两大挑战,一个是吸纳稳定性高的员工,另一个则是留住能力强、位居关键的员工。  相似文献   

14.
戴巍 《质量春秋》2007,(1):42-44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日益提高,我们正步入一个名牌消费的年代。企业间的竞争,已突破单一层面的局部较量,而表现为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等企业整体实力之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知名度高、形象好的企业,不仅其产品市场销路好,而且企业也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理解,企业的发展后劲就大。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今天,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如何,决定着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成败盛衰。因此,如何把企业形象塑造得更加成功和完美,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进 《现代管理科学》2004,(10):104-105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争,我国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长期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内涵的表现形式出发,指出我国企业培育核心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我国企业如何建立核心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12,(20):48-49
大众中国新总裁海兹曼面临的挑战比当年的范安德如何?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范安德时期中国车市那种井喷式增长已经不复存在,企业之间拼产能的时代已经结束,竞争已进入白热化时代。在这种背景下,2018年在中国实现400万辆产能问题,与合资伙伴一汽的知识产权纠纷和一汽大众的股比之争,DSG风波反映出的大企业病,上海大众和一汽一大众两个合资企业的关系等,每个问题都极具中国特色和挑战性,都会加速消耗海兹曼的脑细胞。  相似文献   

17.
保险展业中,竞争无处不在,如何正确对待竞争,通过理性的竞争使竞争对手心服、口服,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整个一部红楼,洋洋洒洒数万言,被号称为百科全书。但是简而化之,却是钗、黛的爱情之争。一个是山中高士,一个是世外仙殊,当两个人同时爱上了贾府新贵——宝玉的时候,难免会有一场明争暗斗。从红楼所述来看,双方竞争的方式和手段各有千秋,而最终实质性的胜利者:宝钗无疑是理性竞争的强者,情场之争亦如商场之争,通过宝钗争取爱情的方式、方法可以给予我们很多理性竞争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王新业 《经营者》2007,(10):40-44
AMD和英特尔间的对决,就像一部战争大片一样,从“架构之争”到“公堂之争”,从“公堂之争”到“中国之争”,两个对手之间的每一次碰撞都是那么扣人心弦。经过三十多年的竞争和发展,在PC芯片市场上AMD已成为惟一能对英特尔构成威胁的厂商。而芯片市场的重新洗牌,更使得英特尔和AMD的颠峰对决,宛若新生。  相似文献   

19.
一、DVD专利之争到标准之争 彩电竞争梦被击碎之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目光转向了蓬勃发展的DVD行业,试图通过仿制占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然而,DVD行业同样是国外厂商的技术禁地,缺乏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一触便是雷区。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运往英国的3864台DVD被飞利浦公司通过当地海关扣押。2002年3月底,索尼公司将销售中国产DVD的美国企业作为对象,以生产该产品的中国厂家没有支付专利使用费为由在美国提起诉讼,要求禁止进口和销售该产品。  相似文献   

20.
《企业标准化》2010,(13):20-20
随着乳品销售市场的好转,各大企业均扩张产能,原奶瓶颈日益显现,奶源之争再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奶源地之一,东北向来是乳品企业必争之地。各大企业均有布局,其间竞争从未间断。而黑龙江肇东则是政府受利益牵涉而加入战团,使市场争夺更暴力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