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资讯     
<正>国际 International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本币债券市场正在恢复亚洲开发银行11月22日公布的亚洲债券监测报告显示,东亚本币债券市场增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3倍。报告说, 从1997年至2003年,东亚本币债券市场总额从3560亿美元增至 1.2万亿美元,其中政府发行的债券是债券增长额的主要部分。有数据表明,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对外债的依赖程度已大大降低,而本币债券市场已成为国内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
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强劲势头。亚洲区域内部贸易的数额已超过亚洲对北美与欧洲的贸易总和,甚至到1992年为止也已接近亚洲对欧洲、北美的贸易总和。这种发展趋势,将对未来世界经济贸易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东亚区域贸易的扩大,将使东亚地区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和国际贸易投资新热点,也已引起区域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企业家、政治家的密切关注。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萨蒂什·杰哈博士说:“经济增长既得益于贸易发展,也是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亚洲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正好给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美国一位前任驻菲大使博斯奥在研究了东亚地区内部贸易的增长情况后得出结论:“美国现在需要东亚的程度至少和东亚需要美国的程度一样”。一家美国公司的执行董事道格拉斯·柏克早就预言:“到本世纪末,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将比亚洲对欧洲或北美洲之间的贸易要重要得多。”而现在预言已提前实现。  相似文献   

3.
亚洲开发银行4月26日发表《2000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指出,亚洲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短暂挫折后,已重新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6.2%。 报告说,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亚洲工业产量恢复到了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亚洲能迅速走出危机,重新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实在出乎人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20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已经发展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它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无疑也给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5.
《经济视角》2000,(7):46-47
7月1日,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3周年的日子,在这个历史时刻,回望亚洲经济更有一番深意。 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改革,该地区经济已开始走向复苏,但这只  相似文献   

6.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国家受到波及,经济增长趋缓。但重压之下的中国却逆流而上,1997年和2008年的GDP增长率分别达到了8.8%和9%,为世界所瞩目。GDP的持续高增长使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受到众人追捧。但我国秉承稳扎稳打的原则,认为先人民币亚洲化,再以亚洲区域货币合作为基础,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更符合中国实际。  相似文献   

7.
《理论信息》2000,(11):1-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不断有人对世界经济发出悲观的预测。不仅对亚洲,对美国、欧洲和日本也不持乐观的预期,甚至预言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即将来临。但这种情况在1999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不少权威的研究机构,都不止一次地调高了对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而实际情况比预期的还要好:1999年世界经济增长3.3%;美国经济增长4.21%,创造了和平时期一百多个月长期经济扩张的历史纪录;欧元区国家经济回升,达到2.3%。  相似文献   

8.
东亚经济合作的新发展及我国的对策研究(总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类已进入21世纪初的重要历史时刻,世界正在发生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给各国经济既带来新的机遇,又带来严峻挑战。亚洲金融危机表明,各国再各自为战难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特别是,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对亚洲经济,进而对中  相似文献   

9.
2001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疲软,西欧经济增速明显放慢,而日本经济2001年第一季度则再次出现负增长.受发达国家经济形势恶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也普遍放慢.世界经济面临着自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正陷入衰退.由于发达国家需求减弱,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速也已明显放慢.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级债危机是近年来暴露出来的最典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作为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之下的金融危机新案例,此次危机影响深远,举世瞩目。暂且不论境外市场的强烈反应,仅就对国内的影响而言,此次危机也是继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对国内影响最大的一次。此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祭之际,也是国人尚在忧虑迅速膨胀的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之时,来自大洋彼岸的房地产市场的大泡泡吹越了极限,  相似文献   

11.
赵丽 《经贸实践》2010,(4):26-27
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所以有今天,与他们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是分不开的。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国政府则把中小企业比作“美国经济的脊梁”。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比较奉行大企业战略的韩国与以中小企业立足的台湾的不同表现,清楚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国际上看,主要是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金融危机,正进一步演变发展,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害,欧美经济有可能进入衰退时期。在这此情况下,美国、欧洲对救市已形成共识。美国素以自由市场经济著称,现在改为国家强力干预资本市场。不光美国提出要对世界金融体系进行改革,世界各国都提出要改革世界货币结算体系。从这个大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转机正在酝酿。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当好参谋、做好引导。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暴发,中国依靠强大的内需拉动、有力的金融监管成为亚洲经济的“中流砥柱”。今天,在美国经济濒临衰退、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否在全球经济动荡中逆风飞扬?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当前,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洗礼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进入大调整和大变革时期。在世界经济秩序重塑的过程中,一方面,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东亚地区表现抢眼,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东亚10+3主要成员国在内的20国集团机制在美国匹兹堡峰会上已被界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中新崛起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5.
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给亚洲及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影响,而十年之后,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引发的金融风暴恶化,演变为一场罕见的、冲击力强大的、席卷全球的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分析两次危机的成因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吸取经验、教训,以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不仅由于他具有独特性的新贸易理论,还因为他对经济危机嗅觉敏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克鲁格曼批评东南亚国家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以及泰国的经济政策。1998年在俄罗斯爆发金融危机之前,他批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投资者基于固定汇率的盈利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增速下滑情况下如何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下滑,特别是2001年“9·11”之后,美国经济不振,加重了世界经济不景气状况。在世界经济增速下滑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必须给予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对我国经济的  相似文献   

18.
天下     
<正>亚行:东亚经济增长将达金融危机后最佳水平 亚洲开发银行2004年12月表示,尽管原油价格上扬且2004年下半年东亚地区出口增长放缓,但本区经济今 年将展现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强劲的增长水平。 亚洲开发银行在其半年一次的亚洲经济观察(AEM)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增长可能放缓至6.5%,因油价、中 国经济“硬着陆”以及美国经常账赤字的无序调整都是经济增长将面临的主要风险。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结合2008年后各国热议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在参考国际货币合作相关理论与实践以及分析东亚现有的经济条件和已有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东亚地区进行深层次货币合作的动因、条件、障碍的分析,研究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并简要地阐述中国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担任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资本市场》2005,(1):11-11
亚洲开发银行2004年12月表示,尽管原油价格上扬且2004年下半年东亚地区出口增长放缓,但本区经济今年将展现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强劲的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