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重点分析会展经济特点以及其经济作用,会展经济自身特点相对比较明显,同时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可以保持一致。 会展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有利于城市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基于此,推动会展经济的市场化,加强与国际会展之间的联系,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会展行业提供政策支持,以期为推动会展企业的稳定长效发展、实现会展经济的最大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北京区域经济特征与会展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十五"开始,北京区域经济及会展经济都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北京的区域经济表现出首都经济、总部经济、开放经济、服务经济和区域中心等特征。北京会展经济发展与其区域经济性有着较强的关联性,从内部动因看,北京区域经济特征决定了会展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从外部作用看,会展经济反作用于北京区域经济的发展。北京会展经济的发展应服务于北京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据其产业结构来进行会展项目的选择,且着力培育国际会展项目和品牌会展项目,并进一步提高会展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全球范围内,会展业和会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和高增长的积极态势。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的差异,世界范围内会展经济发展表现不平衡,并演化出各具特色的会展经济发展模式。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会展业成熟高端。美洲会展业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平台,发展快速,规模巨大。亚洲会展业开始起步,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借鉴会展经济典型的发展模式,中国应客观评价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推动会展业朝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正向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且以发展会展业和会展经济为契机,提升所在城市及地区的国际化水平,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极大的促进了各地会展行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会展人才培养的滞后,严重影响了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区域会展经济发展趋势趋势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目前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趋势。阐述高职会展专业培养崔在的问题以及对区域会展经济的影响。并提出高职会展人才培养的新思路,为保证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会展教育与会展经济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会展经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和发展 ,会展业作为高度开放的展示窗口 ,在世界各国已成为一个集商品展销、经贸洽谈、信息交流、文化交往、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经济产业。我国会展业发展迅速 ,但人才十分匮乏 ,会展教育至今还是空白 ,这样不利于我国会展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会展教育 ,培养会展专业人才 ,是会展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程伟 《市场周刊》2001,(18):26-27
在我们刚刚跨过新世纪门坎的时候,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种种挑战,未雨绸缪的中国会展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冲击,如何应对“会展经济”,中国会展事业机构总裁吕彬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会展与城市经济间关系研究: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不具备条件的城市会展经济不仅难发展,而且也不能起到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发展会展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会展经济也对北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国际会展经济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会展物流也随之兴起。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会展物流的含义与特征,接着指出第四方物流模式有利于提升国际会展物流水平,并对其运作方式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会展作为连接生产与销售的新兴途径,在信息、商品、技术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也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会展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发展模式。浙江省商品经济发达,其中小城市可以借助会展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因此,本文以会展经济为核心,首先分析了浙江省中小城市发展会展经济具备的优势,其次探讨了中小城市如何发展会展经济。  相似文献   

10.
会展业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从整体上带动城市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经济的发展。会展服务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影响着会展业的发展。因此,若要创办品牌性会展,必须从各方面提高会展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应从政府机构。主办方、参展方、周边服务环境以及会展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着眼,实现会展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与国际接轨,推动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2月13日,“2011广州(海珠·琶洲)会展经济论坛、2011年度中国会展经济研讨会”在广州开幕。本届论坛系统回顾了“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概况,展望2012年的发展形势,研讨我国会展经济在新的一年里面临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所具有的共性问题。来自全国各会展城市、会展企业、会展院校、会展媒体的代表共计...  相似文献   

12.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具有便捷、集中、经济的特点,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会展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借鉴国外会展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促进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市场上把会展经济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城市经济的助推器。西方经济学家把会展称之为"诱人的城市面包"。它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的会展经济尽管起步较晚但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一步发展会展经济必须在政府、民间行业协会、注重会展的品牌化运作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经济形式,已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郑州市的会展经济已成为郑州地区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但郑州市会展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强会展理论研究,探讨进一步发展郑州市会展经济的对策,是郑州市会展经济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香港会展经济发展及对内地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娟 《商业研究》2004,(16):20-2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展经济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香港会展经济在世界特别是亚洲会展经济中独树一帜,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周到的软件服务、专业的会展人才及发达的相关行业配套等发展优势和成功经验,对内地会展经济走向国际化、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烟台会展经济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会展业已发展为当今我国的“朝阳产业”,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烟台属于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区位优势决定着烟台会展经济发展的潜力。烟台会展经济具有地域与环境优势,但会展规模较小,并面临着威胁,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全面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会展产业的发展及带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高速发展,会展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本为试图通过对会展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的描述及带动效应的分析,为决策者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甜 《消费导刊》2012,(12):123-123
会展经济已经逐渐在我国新兴经济中崭露头角,而这类专业人才也在市场上也开始愈发抢手。有关会展传播的专家表示,会展业未来的人才需求,尤其是会展营销方面人才的需求,不仅没有在世博会后出现拐点,目前还在稳步上升,我国的会展产业要想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健康迅速的发展,就必须重视专业会展营销人才的培养,尽快建设一支具较有高水平的专业会展营销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9.
会展经济是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会展业发展可以促进商品、技术和信息的交流;促进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会展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如何从中国会展经济的微量变化中,发现带有方向性的事件和产业趋势?如何立足中国经济大环境并用国际视野观察中国会展产业在2004年这一年来所发生的变化?如何认识中国会展业正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廓清中国会展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发展的思路?2004年12月23日,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以下简称经合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500多位国内外会展业的精英欢聚一堂,他们专业而独到的见解和评析,让所有关注中国会展经济的人们耳目一新,也为我们描绘了中国会展产业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20.
刘正朱 《进出口经理人》2007,(3):I0008-I0010
会展经济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判断市场走向的“风向标”,而每年一届的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对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一次总结、创新、发展和提高的年度盛会。第三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 2007)于2007年1月14~1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会展业界代表及国际展览业巨头共聚一堂,对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对话。近日,就本次会议及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