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2.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应该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的先后顺序进行融资以达到最优,但这一被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验证的理论在中国却达到了相反的效应,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于优先采用股票进行融资,即所谓股权偏好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提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改善股权偏好现象。  相似文献   

3.
凤艳  李凌寒 《财会学习》2016,(22):13-14
在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行为上都偏好股权融资方式,其融资行为和顺序与西方相关融资结构理论有很大出入.本文对股权融资成本"偏低"造成的后果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对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行为的规范和调整提供理性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瑾  周一峰 《云南金融》2012,(1X):139-139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顺序,与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优序融资理论相悖。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加快债券市场发展、完善证券市场建设、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顺序,与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优序融资理论相悖。本文就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加快债券市场发展、完善证券市场建设、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欧丽华 《时代金融》2015,(5):180-182
本文通过分析太阳纸业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伙伴融资以及和融资有关的几个财务指标,得出其融资偏好符合优序融资理论的结论。在文章结尾,作者根据太阳纸业的战略规划,指出太阳纸业作为国内最大的上市民营企业,应该把股权融资作为现阶段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以促进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太阳纸业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伙伴融资以及和融资有关的几个财务指标,得出其融资偏好符合优序融资理论的结论。在文章结尾,作者根据太阳纸业的战略规划,指出太阳纸业作为国内最大的上市民营企业,应该把股权融资作为现阶段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以促进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严重违背了西方“融资优序理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资产负债比率严重偏低,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本文分析了股权融资偏好的现状特征和缺陷,从融资成本、公司股权治理结构和政策体制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并根据分析提出了改善股权融资偏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有研究文献大多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历年统计数据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不存在所谓的"股权融资偏好"和"最优资本结构",而是具有"偏好融资"的行为特征。现行金融体制缺陷抑制了企业的融资,是造成上市公司"偏好融资"的制度根源。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当前国内外公司财务学界流行的理论学说“优序融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其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解释力。文章在对优序融资理论的简单论述之上,回顾了优序融资理论的研究文献和相关模型修改。由此出发论述优序融资理论的检验模型,最终论述了优序融资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对其融资偏好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2006-2010年四川省5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偏好顺序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与融资优序理论相悖,四川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顺序依次为短期债务融资、股权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内部融资。其中,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资产盈利能办、市场竞争能力、股利支付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分别影响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度、债务融资度和股权融资度。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理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界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等现代分析工具引入资本结构分析,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一系列解释资本结构问题的新观点便应运而生,其流派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以下几种: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的行为金融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丹  黄国良 《海南金融》2005,(6):19-20,41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本文探讨了股权再融资偏好在我国的表现,试运用行为金融的“抛锚效应”和“市场时机理论”分析该问题,指出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受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治理缺陷条件下的经理人不道德心理与行为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收购定价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当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好,无论是否具有高的附加价值,在知道外资金融机构的收购概率时,商业银行的最优选择应以高价售股。当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差,但附加价值高,并且清楚知道外资金融机构的收购概率时,商业银行的最优选择是以高价出售。当商业银行经营状况差,附加价值低,并且清楚知道外资金融机构的收购概率时,商业银行的最优选择是以低价出售。  相似文献   

15.
Using panel data models and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of high-tec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nd non-high-tech SM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of high-tech SMEs are closer to what is predicted by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However,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for high-tech SMEs that have relied on venture capital. These firms prefer equity issues to debt, when internal finance is exhausted. The empirical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roblems relating to information asymmetry as well as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 uncertainty influence the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of high-tech SMEs.  相似文献   

16.
唐松  施文  孙安其 《金融研究》2019,470(8):133-150
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日益被全社会所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实证考察企业环境污染曝光是否影响公司价值以及影响机制。以发生于2005-2015年间的71起上市公司环境污染曝光事件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件曝光当天,市值平均下跌1.51%。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在污染事件曝光后,更容易受到政府的环保监管和处罚,且更难获得银行债务融资;并且,环保监管与债务融资的变化与污染事件窗口期公司股票的累计超额报酬率显著相关,表明投资者对于环境污染给公司造成的不利后果具有理性预期并相应地做出了负面反应。此外,2010年政府环保政策趋严后,污染事件曝光后政府监管力度的上升和债务融资的减少都更为明显;在公众环保需求高的地区,污染事件曝光后政府环保监管力度上升更显著。总之,本文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事件曝光会降低公司价值,且政府监管力度上升和债务融资困难是环境污染曝光降低公司价值的两个重要作用机制。本文揭示了环境污染曝光对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和异质性,对于当前的环境治理和经济转型具有较好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研究整体偏好次序和个体偏好次序的关系发现,当整体中的个体具有学习能力和理性时.个体为了自身的稳定存在和发展,其偏好次序会自发地向整体偏好次序趋同.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沪深两市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女性高管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时,遵循的融资偏好依次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内部融资;而当公司内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时,容易选择更冒险的融资方式;在加入高管性别作为调节后,发现女性高管能够理性调整融资方式,具体表现为整体降低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激进程度,使得过度自信产生的融资偏好趋近理性。  相似文献   

19.
钟腾  汪昌云 《金融研究》2017,450(12):127-142
本文从股票市场规模、银行业规模和银行业市场化三个维度衡量金融发展,发现股票市场相比于银行业更有利于促进企业专利创新,特别是对创新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影响更为显著。对影响渠道的分析表明,股票市场促进创新的渠道是通过缓解外部融资约束,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创新产出。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的地区,股票市场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专利创新显著提高了公司未来五年的市场价值。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并辅之以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产出,进而提升公司长期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between bidder gains and the source of financing funds available. We document that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form of payment, financing decisions during the year before a takeove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laining the cross section of bidder gains. Bidder announcement period abnormal returns a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amount of ex ante equity financing. This relation is particularly strong for high q firms. We further report a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bidder gains and free cash flow. This relation is particularly strong for firms classified as having poor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The amount of debt financing before a takeover announcement i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bidder gains. Together, we take these findings as supportive of the pecking-order theory of financing and the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