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总会计师宏观管理体制的现款,剖析了我国总会计师宏观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认为我国总会计师宏观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及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需要,提出了改革我国总会计师宏观管理体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总会计师工作研究会于1991年2月27日和3月9日组织了《总会计师条例》的座谈会。座谈会由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石人瑾教授主持。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市财政局会计事务管理处副处长王家晋同志就上海市学习宣传《条例》的要求、以及对总会计师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和加强培训等工作作了传达。与会的总会计师们  相似文献   

3.
王儒 《上海会计》1990,(10):38-40
我是一九八七年开始担任总会计师的,一九八一年出任副厂长,《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以后,重新归队再次担任总会计师。下面以我走过的路程对总会计师制度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目前,社会上财务总监名称流行很广,大致来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层次意义上的财务总监,相当于企业财务经理或总会计师的代名词;另一类是企业监督层次意义上的财务总监,这类财务总监是企业出资人统管统聘,独立于被监督企业的机构或人员,我国各地向国有个派财务总监,属于该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我 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立总会计师。关于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两者的职责权限以及其职务设置的目的,在总会计师条例和实行财务总监制的有关省市文件中都有所规定,自可从中看到各自的取权范围和区别之处。本文主要就笔者依据自已担任国有企业财务总监以来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方面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6.
7.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与总会计师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功 《上海会计》2000,(11):15-17
目前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正在我国一些省市试点推行 ,成效显著 ,但也暴露出一些在理论和实务上有待探讨和解决的难点和问题。如何理顺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有鉴于此 ,本文拟就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制度的区别和联系作一番粗浅的比较 ,以求教于同行。一、国有企业财务总监概念范畴的界定当前 ,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总监可划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派驻企业的财务总监 ;一类是国有企业内部机构的财务总监。本文所探讨的是第一种意义上的财务总监 ,具体即指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派并授权对国有资产经营机…  相似文献   

8.
9.
边开文  褚媚凤 《山西财税》1991,(6):18-20,2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大部分企业已在调整领导班子的同时,设置和配齐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以下简称“三总师”)。现在集中反映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应将他们摆在什么地位,赋予多少职权,对此各地则认识不一,做法各异。从忻州地区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看,企业“三总师”有的只作为副厂长(副经验)的助手,缺少决策权和指挥权;有的因职权不清,任务不明,或互相取代,或互相推诿,难以发挥各自的作用,有的单枪匹马、光杆司令、无法开展工作。尤其是在实行企业承包制以后,企业领导在择人、用人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少数承包人为了小集体和个人的私利,动辄随意干扰“三总师”行使正常职权,结果往往是把那些真正有能力,坚持原则,敢于执法的人打下冷宫,让那些储首贴耳、放弃原则、无真才实学的人取而代之。长期下去,无疑将断送企业的生命力。例如忻州地区某厂,是生产钨钼类的独家企业,1987年前,总会计师参与决策,把关严,发挥了财务监督作用,事事项项坚持照章依法办事,多年来违纪甚少,1987年度被省誉为“财税物价遵纪守法无违纪的先进集体单位”。1988年初承包人在企业的短期意识的思想上,为谋求小集体利益,把执法严、会算帐的总会计师放过不用,生产效益较好,而由于总会计师的下台,财经纪委松驰,1988年、1989年相继出现了严重的违 纪问题,形成了成本不实,利润不实,效益不实,偷税漏税乱挤成本,违反价格政策等违纪金额高达202.8万元,结果使一个无违纪的先进单位变成了一个经济违纪严重的单位。  相似文献   

10.
11.
12.
雷东升 《时代金融》2012,(21):197+216
为适应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加强总会计师队伍和财会队伍建设,明确总会计师工作职责,全面提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增强总会计师履职能力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从明确总会计师职责定位,企业发展趋势对总会计师的要求,就如何提高总会计师履职能力建设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雷东升 《云南金融》2012,(7X):197-197
为适应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要求,加强总会计师队伍和财会队伍建设,明确总会计师工作职责,全面提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增强总会计师履职能力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从明确总会计师职责定位,企业发展趋势对总会计师的要求,就如何提高总会计师履职能力建设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传统企业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经营管理水平决定了整个企业的绩效。因此,全面推进总会计师制度建设对加强传统企业改革过程中财务监控、规范经营秩序非常重要。笔者分析了一些国有传统企业总会计师制度建设现状与局限性,并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总会计师条例》实施以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我国现有的建筑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国内与国外市场长期隔离,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环境下,建筑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七个方面对施工企业总会计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李香顺 《中国外资》2013,(21):52-52
总会计师是大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总会计师日常工作不仅要放在普通财务会计工作内容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职能履行来提升医院的总体财务管理工作质量乃至推进整所医院一切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本文重点谈谈医院总会计师在医院管理当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具体实现这些积极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斌 《财政监督》2012,(2):13-15
高校总会计师制度的建立,使得校长在总会计师的协助下组织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能够充分保证学校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坚实的经济基础。基于高等学校总会计师设置的重要性,本文认为总会计师权力的实现要以总会计师制度落实为保证,既要赋予其领导地位又要处理好其与相关单位的权责关系,基于内控制度互相制约和牵制。总会计师协助高等学校校(院)长对学校的财经工作进行组织领导,更全面、更持续、更稳定地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林境 《新理财》2007,(6):14-17
实干型总会计师张凤阁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为才有位。”他说:“你真正发挥了作用,没有老总不认可的。如果说你地位不高,你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作为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与CFO是我国企业财务负责人的三种基本形式,它们有着不同的制度基础。总会计师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财务总监是在特殊出资者状况下为抑制"两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而采取的一种人事安排;CFO制度是市场经济较为成熟及企业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条件下的财务负责人制度。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需要来说,CFO制度将是主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