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山东大旱谈雨水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是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全省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的六分之一,却养育着占全国7%的人口,生产出占全国10%的粮食,完成占全国9.3%的国内生产总值。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使得水资源成为制约山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山东省多年平均降雨量即动态水总量是1110亿吨,约是静态水资源量的3倍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因此,如何利用好雨水是缓解山东缺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4月11日,一则见诸于首都各媒体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北京水务局联合市发改委、规划委、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环保局和园林绿化局等七委办局向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和市属各单位发出拦蓄收集雨水的倡议书。倡议书希望,全北京市的中央在京单位、驻京部队、市属党政机关继续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采取具体措施带头利用雨水资源,其他社会单位也要积极响应,将雨水利用工作落实到位。北京缺水再鸣警钟!节水刻不容缓!但同时人们也不无担忧:以北京600毫米左右并不丰沛的年降水量,靠收集雨水能解缺水之虞吗?缓解京城缺水的路径何在?于是,本刊将视线投向开工已经4年,堪称世纪工程的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3.
LID理念对西安雨水利用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作为缺水日益严峻的西安市,在雨水利用方面应该通过雨水花园、植草洼地的建造,雨水渗透性材料的使用,绿色屋顶的使用等措施,真正做到开源节流,为西安的生产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浅谈城市雨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等问题逐渐凸现。一方面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高密度聚集,城市工业生产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极度缺水。另一方面,城市道路、建筑群等不透面积的扩大,雨水不能再人渗地下补充地下水;汛期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和城市局部洪灾,有时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对解决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及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是一个好的途径。城市雨水利用能有效利用弃水,化弃为用,兴利除害,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从传统粗放用水向现代集约用水、可持续用水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尉靖靖  贾登勋  张伟 《发展》2008,(2):63-64
所谓雨水集蓄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及其它缺水地区,将规划区内及周围的降雨进行汇集、存储、以便作为该地区水源加以有效利用的一种微型水利工程。它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家庭经济等特点。雨水集蓄不仅解决了干旱缺水山区的基本生存问题,同时在抗旱减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抗旱减灾的有效资源。  相似文献   

6.
全球有许多地方极度缺水.陕北被世界粮农组织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水.如果雨水丰沛,如果风调雨顺,陕北黄土高原将极有可能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缺水,是陕北过去长期贫穷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的最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7.
李生庆 《发展》2007,(8):57-57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甘肃省金昌市是全国108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是金昌的基本市情。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00mm左右,年蒸发量2400mm,是降水量的24倍。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374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003亿m3,  相似文献   

8.
张艳  贾登勋 《发展》2008,(1):60-61
一、雨水集蓄利用在西北地区的战略地位 西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这里干旱少雨,年降雨量大都在400mm以下,有的地区甚至不足100mm,而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却高达1200mm以上。由于多年平均降雨量偏少,地表水资源缺乏,地下水埋藏较深,开发利用困难,人民的生产生活长期受到干旱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贾登勋  徐鹏  尉靖靖  张颖 《发展》2007,(12):47-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世纪我国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措施.作为严重缺水的西北干旱缺水地区,正在实践、利用、完善、推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雨水集蓄利用,即以天然降水集蓄工程富集、储存技术体系为基础,以节水有限补偿灌溉为手段,以集水高效农艺利用技术体系为核心,发展旱作集水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0.
曹鹏 《发展》2007,(2):100-100
雨水积蓄工程是解决西部地区缺水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利民"工程,需要对这一工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加以深层次研究.本文通过对雨水积蓄工程法律性质的思考和剖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期望对研究这一问题带来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区道路的硬化面积不断增加,导致雨水不能被植物截留下渗涵养地下水,只能在路面形成汇流。汇流的雨水增加,径流系数增大,形成了地面的雨水径流。径流的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当径流量超过排水管网的最大负荷时就会形成内涝灾害。城市雨水的污染主要是非点源污染,因此,初期雨水径流如果直接排放到河流水体当中会造成污染,所以应加强对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渭河流域水环境问题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对渭河流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渭河流域主要存在着水沙异源,产量不均衡;水资源严重短缺,利用方式粗放;水质污染严重,以及流域生态环境格局差异巨大等主要的环境问题.通过对渭河流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进行识别与辨识,为在渭河流域开展水资源综合治理,实现对流域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综合利用我国可开发的江河湖泊水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经科学的综合分析,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5万务江河的水资源;开发“西北”地区水资源;南水北调;水资源大调整等措施。这样将可能实现中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充分开发水资源解决干旱、风沙问题,改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产权理论与流域水权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玉桃 《南方经济》2006,(10):32-38
行政分割、部门割据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最大障碍。本文从产权和产权制度的特征与功能出发,分析了水权与水权制度的涵义,试图运用产权理论说明我国应选择何种流域水资源产权的配置模式,才能使其效率达到最大化。文中着重分析了流域水权配置的三种模式:行政管制分配、用水户参与分配、市场交易分配,并比较了三种配置的效率。最后。构建了我国的水权配置模式图。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方式有三种:节水、蓄水和调水。而节水是3者中最可行和经济的。节水通常有两种手段:总量控制和再生利用。实际生活中,部分水是可以在再利用的(沐浴、盥洗、洗衣、厨房用水等),以此来达到节水的目的。本研究的小型压力净水器处理技术是指将洗涤废水通过物理化学的处理方法使废水达到杂用水使用标准。其主要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噪声低、无异味、受气候影响小、管理方便、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尤其对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城镇新建小区洗涤废水循环利用处理,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王威 《改革与战略》2010,26(6):124-126,151
文章先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行了简要阐述;其次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内水资源保护既有一般流域资源保护的特点,也有自身流域水资源不合理使用的特点,在水资源使用和保护方面目前只重视区域保护而忽视了流域保护;第三,分析了我国目前水资源保护法律现状,指出问题并阐述了流域水资源保护的必要性;第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保护的措施,提出了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可以设置统一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制定流域水资源保护办法,创建完善的流域水资源保护体系;最后,文章指出,泛珠三角区域内流域水资源保护应该和相毗邻的海域水环境保护相结合,以便保护一个完整的水资源循环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水质性水短缺是钱塘江流域21世纪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灰色水足迹为水质性水短缺提供分析思路。研究表明,钱塘江沿江四大城市2012年灰色水足迹为1326.47×108m3,是当年水资源总量的2.13倍;工业污染是灰色水足迹的主要来源,其平均贡献率为78%;累积灰色水足迹是钱塘江水质性水短缺的直接原因。应从水资源管理战略、水环境生态补偿、健全环境管制以及管理模式四大方面应对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流域水资源治理内涵探讨——以太湖治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已经成为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在水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建立中,对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研究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在对现有流域水资源治理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太湖流域水资源治理为例,分别从公共资源治理、网络组织以及治理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水资源治理的内涵。文章指出,流域水资源治理是以公共资源治理为属性,以网络组织为治理基础,以治理的构建和实现为方法的新型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特征。文章认为,多元化参与、共同目标导向以及合作参与分别构成了流域水资源治理的重要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对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城市雨水资源成为缓解水危机的重要途径。在城市雨水利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集蓄—利用—处理—评价"为指导思想的系统的城市雨水资源化研究模式,目的在于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实现城市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城镇建设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广 《乡镇经济》2009,25(12):8-9,13
我国土地资源极度匮乏,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且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随着中国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土地浪费现象非常突出,主要因为盲目兴建开发区、规划贪大求洋、建设方式粗放,全国城镇人均占地面积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对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城镇建设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道路,要加强宣传教育、科学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创新政策、严把项目准入门槛,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