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罗妍 《上海会计》2004,(3):41-43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足。而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巨额的企业年金已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动力之一。在加拿大这样一个高福利国家,养老金没有成为企业包袱,反而为企业创造了不小的利润,规范成熟的企业年金制度对此功不可没。作为全球养老保  相似文献   

2.
合理税收企业年金的启动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翔 《中国保险》2005,(3):32-35
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作为“三支柱”养老制度中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的建立已经成为缓解基本养老制度支付压力的必然选择。为了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发展,2004年5月1日,我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开始实施,但是与金融机构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企业不是对企业年金的概念还不甚了解,就是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3.
企业年金是我国正在建立的劳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进程。本旨在讨论如何完善对企业年金的管理,为促使其早日成长为我国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长涛 《保险研究》2011,(11):J0028-J0031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从国内外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历史来看,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逐步迈人老龄化社会,企业年金必将对提高退休人群的生活水平和保障社会稳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卢伊芳 《会计师》2023,(1):22-24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完善我国养老体系,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开始推行企业年金制度,将其作为一项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为养老事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企业作为完善年金制度的主体,如何保障企业年金运营的安全,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对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概念的阐述,分析我国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现状,发现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企业年金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年金是一种由企业单位自主发起设立、企业员工自愿参加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在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三支柱"体系中,被看作是"第二支柱"。  相似文献   

7.
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荆涛  李妍 《上海金融》2006,(3):68-70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我国养老体系正在朝着国际通行的“三支柱”养老模式转变。本文通过对国际上发达国家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经验的介绍,提出了几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近九成职工在中小企业就职,该类人群在未来将面临较大的养老压力。而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未能在职工养老保障中发挥其职能。本文基于湖南省社保和经济现状,通过对国际发达国家企业年金的先进制度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运行模式、税惠政策、法律监管等方面寻求适合湖南省企业年金发展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制度是我国养老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养老质量和国家稳定有着一定的影响。结合三支柱协同发展理论的研究,想要养老质量得以稳定,企业年金的保障水平应当要达到20%-30%。但我国现阶段企业年金发展水平很低,保障水平也仅为5%左右。通过调整模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发现调整影响因素,代入设定的模型参数估计值预测2021至2048年的企业年金保障水平,企业年金能够实现较强的保障水平,能够达到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现状(一)第一支柱居绝对主导地位,第三支柱发展尚不充分截至2021年末,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9亿,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6.4万亿元,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投资运营规模分别为2.61万亿元和1.79万亿元,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2年11月末,全国税延养老保险保费收入仅8.35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业务仍处于初步试点阶段,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第三支柱尚无法匹配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制度是现代多支柱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文章结合所在单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经验,总结了对企业年金的认识,归纳了建立企业年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了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和资本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存在的企业年金制度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发展不平衡,企业年金制度缺乏统一、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狭窄,企业年金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企业年金的宣传不够、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相关制度建设的步伐,尽快建立以税收优惠为主的政策支持体系,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形成良好互动,为拓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渠道创造环境,政府立法监管企业年金的运作,加大对企业年金宣传力度的建议,从而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发展企业年金的动因及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 《上海保险》2005,(2):30-31
企业年金制度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企业和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障计划,是社会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福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障的重大制度安排。因此研究政府、企  相似文献   

14.
郭俊 《上海保险》2006,(8):37-39
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年金保险产品和企业年金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界定不清。但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确其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商业年金保险产品的区别和联系,对参与企业年金的各方当事人以及寿险公司都是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多支柱、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现代国家通行做法。国务院于1991年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应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开始探索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00年更名为企业年金)。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规定,"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目前,我国养老保障的"多层次"主要指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以国家基本养老、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为三支柱的养老保障模式是世界性潮流,中国正在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作为企业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的第二个重要支柱,是职工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第二道养老保障,它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养老”责任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得到更加均衡合理的分担,加快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今后5至10年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时期。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欧元债务危机爆发的引致因素有很多,其中人口和社会福利因素在当前世界老龄化趋势下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社会福利和养老保障体系对一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影响。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应坚持基本保障水平的社会养老第一支柱,明确政府对养老保障制度的管辖界限,进一步加强企业年金和商业性年金保险的发展力度。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村金融》2005,(1):37-38
企业年金(前称为补充养老保险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养老金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企业年金不同于国家强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也不同于纯市场的商业人寿保险,它本质上是企业自愿为职工建立的养老福利制度。其特殊性在于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19.
陶敏 《海南金融》2007,(4):53-55
作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开始建立,因为起步时间较晚,因此在发展的时候需要更多地借鉴别国的经验.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年金的两种基本监管模式:严格准入限制模式和审慎性模式,然后在比较美国和日本的企业年金制度监管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寇勇刚 《金卡工程》2009,13(2):160-160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作为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中的企业年金在会计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完善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我国企业年金会计制度建设及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