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在对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中,体现了司马迁的许多经济主张,简要摘录《货殖列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断,一一阐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史记·货殖列传》是司马迁记录经营农、牧、工、商诸业生殖货利及相关的人物传记。在对他们的叙述和评论中,体现了司马迁的许多经济主张,简要摘录《货殖列传》中有代表性的一些片断,一一阐述了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2016,(13)
两汉时期,我国出现了两位史学大家——司马迁与班固,他们分别著述的《史记》与《汉书》是我国纪传体和断代体史书的滥觞。这其中的《史记·货殖列传》同《汉书·食货志》乃是司马迁和班固在经济思想理论方面的集中论述,反映了他们二人对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所著的<货殖列传>历来被看作是中国正史中的第一篇经济学专论,全文贯串着司马迁独特而朴实的经济思想,集中反映了司马迁敏锐的社会经济洞察力以及超前的经济思想本文总结概括了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体现的四个经济思想,即商业的重要性,市场经济规律的阐述,地域经济思想和致富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之中,朴素的市场经济理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充分体现了他对市场规律及内在运作形式的系统把握.其灵魂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货殖列传序》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编写的《货殖列传》的序文。该文并不纯粹是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人物传记,它的核心是论述经济发展及探讨经济问题。本文从公共政策系统的组成出发,多角度理解《货殖列传序》中体现的公共政策系统及其功能限度,并对如何改进提升当代公共政策系统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有关市场机制理论的早期思想曹旭华(杭州商学院企管系副教授310035)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6年),字子长,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史记》的作者,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在《史记·货殖列传》、《平准书》等篇中,司马迁提出了成一...  相似文献   

8.
《史记?货殖列传》乃徽商经典教科书,而徽商的事迹则是《史记?货殖列传》生动的注脚.徽商因践行《史记?货殖列传》中的择人任时、纤啬筋力、富用奇胜、诚壹所致等思想得以兴起,也因固守"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之类的教条而衰落.徽商的保守性及对官僚的依附性,决定了他们不能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汉朝工商业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汉代初年,曾一度对工商业采取了开放的政策。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成为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商业都市不断出现,集会交易日益频繁,人们熙来攘往,孜孜求利,羡富羞贫成为社会风气。司马迁对于这种情况作了深入的考察,他不顾传统的抑商思想的束缚,专门编撰了《货殖列传》。这篇传记,记载了春秋末年到汉代初年以工商业致富的货殖家的事迹,给他们以应有的历史地位,将他们与古代政治家、军事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致富没有固定不变的行业,财货也就没有固定不变的主人。关于经营的人发家致富,财货聚积。不善于经营的人销蚀本钱,破产败业。他用“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简短的两句话揭示了“优胜劣汰”市场竞争这一残酷无情的客观经济规律。 杜甫的诗句说:“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置膏烈火上,哀哀自煎熬。”下面的四则故事从某种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商人,在激烈的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对理财致富的目的、方法和意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折射出的财富思想对今天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仍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于铭  杨鹏飞  冮毅 《商业时代》2013,(4):144-145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史记》一书中。《史记》成书距今已有2000多年时间,但其中所蕴含的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思想比较,却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基于此,本文以现代经济学的视角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
《管子》消费观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子》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献,包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在以农为本,农工商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管子》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消费观,既主张节俭,又提倡侈糜。在《管子》中,主俭和主奢两种对立的消费思想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其《史记·货殖列传》在重农抑商的汉代,专门为大商巨贾、贩夫走卒树碑立传,其间所倡导的货殖本位、创业精神、创业道德对塑造今天的全民创业文化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之际,各诸候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相继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了物资做基础,商业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在当时,司马迁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史记·货殖列传》...  相似文献   

16.
杨慧云 《品牌》2014,(12):126-126
《尔雅》是一部字书工具书,按照目录学的划分标准本应归入到小学类,而在《汉书?艺文志》中,《尔雅》却被归入到了《孝经》。本文就拟从这一悖谬出发,分别分析《尔雅》及《孝经》,再结合当时的社会风尚,进而探讨班固此举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货殖列传》通过对春秋到西汉之间"布衣匹夫"的工商业者经营活动的描述,勾勒出汉初商业市场兴旺、活跃的画面。其中提出的经营思想和商业谋略,深刻精道,是为后人留下的宝贵商业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8.
第二部分中国合同管理的指导思想及冲突在中国的合同法立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思想的冲突。一种主张认为,合同是自治的,是自由的,政府不能予以干预;另一种主张则认为,从中国国情与实践出发,合同法的制定与实施,必须有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否则法律的实施将成为空话。合同自治原则是同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相适应的。正如中国著名的法学家谢怀先生等在《合同法》一书中所说:“资本主义国家合同法是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所以合同法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初期的思想就是反封建的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一、农末俱利据《货殖列传》记载,春秋末年,一个叫计然的经济学家,是越王勾践的大臣,曾辅佐越王重兴越国。由于勾践采纳了计然的经济主张,仅用了10年的时间, 就使贫困的越国变成了富强的国家,终于灭吴雪耻。据曾经和计然同期辅政的  相似文献   

20.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是一部大思想的百科全书,是对古代文化史研究的开拓,是对先秦学术思想的历史总结,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一、作者考订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左冯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