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力资源》2007,(22):71-72
案情简介 李某是一家IT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公司薪酬管理办法,每名正式员工在年底都会有多少不一的年终奖,并有细致的考核标准、奖励依据和发放方式.同时该公司还在工资制度中规定每年年底最后一个月发放两个月的薪水,也就是年底双薪.2006年12月,公司向李某发放了两个月的薪水.2007年2月,公司开始结算上一年度的年终奖并陆续向员工发放.  相似文献   

2.
甲方乙方     
《人力资源》2013,(4):70-71
协商解除还要支付双倍补偿吗HR来信:我公司最近打算辞退一名员工,该员工1986年7月进入我公司,2013年年初进行职能部门定岗时,其岗位被撤消,并于开始按"待岗"处理(只发2500元的基本工资,没有发放2012年年终奖),经过初步协商,该员工基本同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但在经济补  相似文献   

3.
HR来信:我公司现有两位员工涉及到经济补偿金问题,具体情况如下:员工甲:公司与甲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满后,又续签了一年的劳动合同。续签时,公司主动提出给甲3个月经济补偿金及年终奖,并按月发放。同时还约定,若该员工中途提出离职将不与发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2007,(22):69-70
案情简介 张先生于2004年5月进入上海某合资公司工作,2006年9月离职.今年1月,他得知公司发放2006年年终奖后,认为自己也应拿到一半奖金,理由是年终奖既然是对于员工在一年中为公司工作的回报与奖励,如果员工按劳动合同和公司的规定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公司就不能歧视离职员工,应当贯彻同工同酬的原则,付给离职员工相应数额的奖金.  相似文献   

5.
四问年终奖     
Q年终奖可以不发吗 我公司往年都会在春节前向员工发放一笔年终奖,具体数额都是老板确定的.不久前,老板组织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开会,根据初步统计,公司目前无盈利,基本的收支平衡可能都无法实现.因此,根据《员工手册》中的规定,老板决定今年不发年终奖.但是,有部分员工无法理解此事,要求公司照常发年终奖,理由是公司每年都发的,今年也不应该例外,至于公司是否盈利,跟员工没有关系.请问,我们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6.
周禹 《人力资源》2007,(2):50-53
时值岁末,辛勤了一年的员工对年终奖充满了期待,企业也开始为年末激励展开各种思量。一些专业杂志的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参与调查企业把年终奖的发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专门进行,但同时也有80%以上的被调查员工对企业发放的年终奖不尽满意。企业花了心思和银子却换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年终奖的失效是一个怎样的“迷”呢?  相似文献   

7.
陈敕赫 《人力资源》2011,(11):74-77
岁末将至,企业的年终奖发放自然就再次成为了企业和员工们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对员工而言,辛勤劳动了一年,自然希望在年终获得一份丰厚的奖金;对企业而言,发放年终奖不仅是对员工积极工作的奖励,同时也是激励员工的体现,更是企业留住核心人才的重要砝码。发放年终奖本是为了让企业和员工能够实现双赢,但在实践中,围绕年终奖的纠纷却接连不断,使之成为劳动争议的多发地。  相似文献   

8.
周禹 《人力资源》2007,(1X):50-53
时值岁末,辛勤了一年的员工对年终奖充满了期待。企业也开始为年末激励展开各种思量。一些专业杂志的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参与调查企业把年终奖的发放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专门进行,但同时也有80%以上的被调查员工对企业发放的年终奖不尽满意。企业花了心思和银子却换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年终奖的失效是一个怎样的“迷”呢?  相似文献   

9.
岁末年初,职场中人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年终奖金的发放了。设立年终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认可员工劳动,给予物质奖励来激励员工。年终奖占年度总薪酬的比例不大.可是它却很微妙,处理不当可能给公司的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0.
年底,工作了一年的人们最为期待和最关心的事情除了春节假期,就是年终奖了。但近日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七成人抱怨年终奖发放不公平,两成以上的人决定节后年终奖到手就跳槽。年终奖的发放和满意程度与职场人士的跳槽行为是否相关?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员工认为年终奖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情绪和表现,许多员工也确实把年终奖的多少作为去留的准则。因年终奖引发的“人才争夺战”也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1.
又到年底,各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又要开始唱年终三部曲了:员工年度(年底)考核、年度薪资调整和年终奖发放。如何将这三部曲唱好,需要认真准备与筹划。谈到年底(绩效评估)、年度调薪、年终奖发放,人力资源管理者们会津津乐道一些理论上的工具和方法,介绍这方面的专业文章和各类培训课程数不  相似文献   

12.
年终奖,顾名思义是用人单位在年终发给员工的一次性奖励。员工在辛勤一年之后,岁末将至之时获得一份丰厚的报酬自然倍感欣慰,因此,发放年终奖不仅是企业对员工一年努力工作的认可及对其所作贡献的奖励,而且成为企业激励员工,留住优秀人才的砝码之一。但有时却事与愿违,关于年终奖的劳动争议,特别是离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导火索;另外,怎样制定年终奖的发放范围和标准、年终奖如何缴税等都成为企业与员工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期邀请到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王桦宇先生给大家就如何理解有关年终奖的法律概念以及如何应对和处理年终奖法律纠纷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桦宇 《人力资源》2007,(11X):69-75
年终奖,顾名思义是用人单位在年终发给员工的一次性奖励。员工在辛勤一年之后,岁末将至之时获得一份丰厚的报酬自然倍感欣慰,因此,发放年终奖不仅是企业对员工一年努力工作的认可及对其所作贡献的奖励,而且成为企业激励员工,留住优秀人才的砝码之一。但有时却事与愿违,关于年终奖的劳动争议,特别是离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引发劳动争议的导火索;另外,怎样制定年终奖的发放范围和标准、年终奖如何缴税等都成为企业与员工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期邀请到劳动法专家、长期致力于劳动法律实务与研究的王桦宇先生给大家就如何理解有关年终奖的法律概念以及如何应对和处理年终奖法律纠纷提供专业意见和应对策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源》2007,(22):73-74
案情简介 王某之前就职于A公司,2005年9月8日提出辞职,同年9月19日经公司批准后双方解除了劳动合同.2006年5月,王某从A公司两位原副总经理(二人在2005年8月份先于王某离职)处得知,公司支付了他们2005年度的年终奖,然而却从未通知王某领取年终奖.王某认为,2005年1月至9月在A公司工作期间及离职后,公司都从未告知自己没有该年度的年终奖,既然其他两位先于自己离开公司的员工都有年终奖,那自己也应该有,遂于2006年5月20日向公司申请,但遭到拒绝.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年终奖顾名思义,年终奖是对员工一年辛勤工作的奖励。企业对年终奖的发放形式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双薪,即在年终多发一个月的工资;组织旅游或发  相似文献   

16.
案例 1:赵某于2012年3月1日入职A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5000元,此外,约定年终奖根据本人的工作业绩,于每年年底考核后按比例计算。当年12月,赵某领到了A公司发放的2012年年终奖。2013年11月1日,赵某提出辞职申请,与A公司签订了《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并办理了离职手续。2014年1月,赵某要求A公司支付其2013年的年终奖,A公司予以拒绝,理由为公司的惯例是在职员工才享受年终奖待遇,赵某已离职,故无权主张年终奖。赵某遂将A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其2013年应得的年终  相似文献   

17.
IBM中国公司 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双薪",即多发放一个月的工资.第二部分,除了公司组织一次外出旅游外,年底还发放大约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员工外出旅游的费用.第三部分是真正的"奖金",它主要根据员工过去一年的表现来发放,一般每个员工的年终奖大约为月工资的三倍左右,表现特别突出的可能是月薪的十倍,而表现不好或者没有完成业绩目标的员工,不但拿不到奖金,连平时的工资都会被扣除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辞职员工的年终奖问题是劳动者关心的一个问题,如果用人单位处理不好,有可能引发劳动争议。在我国,关于辞职员工的年终奖发放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本文以两则案件为例并结合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并为用人单位防范法律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财会通讯》2006,(1):I0023-I0023
IBM中国公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双薪”,即多发放一个月的工资。第二部分,除了公司组织一次外出旅游外,年底还发放大约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员工外出旅游的费用。第三部分是真正的“奖金”,它主要根据员工过去一年的表现来发放,一般每个员工的年终奖走的为月工资的曼倍左右,表现特别突出酌可能是月薪的十倍,而表现不好或者没有完成业绩目标的员工,不但拿不到奖金,连平时的工责都会被扣除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2011,(8):75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名在家休产假的员工。请问,该员工休假在家,公司是否需要支付高温津贴?其他假期像工伤假、长病假等,公司是否也需要支付高温津贴?专家回复:高温津贴的发放,主要是对员工在特殊环境中提供工作的一种劳动保障、劳动补助,以确保员工的正常身体健康状况。除重庆规定为全体员工外,一般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