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在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里,所有者与经营者责、权、利的界定以及他们之间关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它是现代公司制度有效运营的枢纽与核心。公司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三个部分组成,其宗旨在于明确划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最终保证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郝光  唐传兵  倪莎 《企业经济》2002,(12):153-154
一、公司治理结构:含义、目的及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建立在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基础上,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之间权利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及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从本质上讲,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产权安排的具体化,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种制度安排的核心是形成公司法人资产的权利与责任的制衡机制,目的在于使资产诸方面的权利在分离的状态下,能够保持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使诸方面资产权利的掌握及运用严格受到相应资产责任的制约,从而达到诸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效率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3.
张瑾 《河北企业》2009,(5):26-26
一、公司治理概述 所谓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是治理结构中的一种形式.是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点在于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各自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最终保证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行。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  相似文献   

4.
论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内部控制与内部公司治理尽管在概念表述上存在差异 ,但总的来说 ,都认为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主要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和约束问题 ,以防止董事或者经理侵害公司及股东的利益。一般认为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所谓内部公司治理或称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监控机制 ,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组成的用来约束和管理经营者的行为的控制制度。所谓外部公司治理或称外部监控机制 ,是通过竞争的外部市场 (如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等 )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5.
赵泉勇 《电子财会》2006,(11):55-60
公司治理结构也译作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机制,其基本构成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概括的说,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等一整套制度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经营目标、谁在什么状态下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经营者的职能、结构与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具体而言,它主要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以总经理为代表的经理阶层组成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托管给公司董事会;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  相似文献   

7.
国内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种阐释:1.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作用,吴敬琏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省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制衡关系。2.强调企业所有权或企业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狭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从广义地讲,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  相似文献   

8.
法人治理结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制企业建立的一种规范的领导制度,包含股东会(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经理层(执行机构)四个组成部分(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股东会;股份有限公司设股东大会,文中所指股东会包含股东大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制衡:即股东会制衡董事会与监事会;董事会制衡经理层;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国际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  相似文献   

10.
周丽春  周倩晗 《活力》2010,(10):36-36
一、公司治理结构1.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又叫法人治理结构.它是以实现公司最佳利益为目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构成。通过指挥、控制和激励等活动而协调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顾客、供应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冯雪莲 《吉林会计》2003,(12):12-14
在存在委托——代理问题的情况下,特定的公司治理结构的选择是重要的。吴敬琏在他的《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一书中指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公司治理基本理论1.公司治理的概念。国内学者吴敬琏教授认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2.公司治理的原则。OECD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3.
<正>公司控制权市场是不同的利益主体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具有控股权或股东的委托表决权,以获得对董事会的控制权,进而达到更换管理者或修改公司发展战略目的而相互竞争的市场。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说,公司董事会是一种引入市场机制的制度,是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而接管则是外部公司控制权市场。因此,公司控制权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内外部市场机制之间进行切换,从而起到自动约束公司经理人员,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又叫法人治理结构,它是以实现公司最佳利益为目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构成,通过指挥、控制和激励等活动协调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顾客、供应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它的本质是公司与其组成人员之间的一种合约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内部治理现状 公司内部治理主要表现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这四方面。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经理是公司的执行机构,是董事会的代理人;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它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对经理和董事进行监督。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旦一方有问题,公司内部就需要治理。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企业改革的早期 ,我国主要强调的是向企业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 ,关于股东利益、董事会的治理等考虑并不成熟。直到 2 0世纪 90年代上半期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框架才开始引入我国。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其中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相互制衡、相互促进 ,共同实施对公司的治理。这种制度安排 ,从而构成了我国公司治理的法律基础。当前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在我国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我国已经有 1170多…  相似文献   

17.
一、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探讨 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形成的,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高层经理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及制衡关系成为早期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以公司“成员”的构成范围为标准,人们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上市公司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产权制度下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产生代理问题,而公司治理是处理代理问题的制度安排,其主要功能是合理配置责权利。公司治理是在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之间对相关权利的划分与相互制衡,以提高决策效果、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一、二者都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首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问题。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为保证正常运作,其自身所具有的一整套组织管理体系。目前,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公司法》对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股东大会、  相似文献   

20.
陈电 《会计之友》2002,(10):20-21
一、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代理人问题的关键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组成的委托代理关系的集合体.股东除保留选举董事与审计师、兼并和发行新股等控制权外,将本应属于他们的控制权大部分授予了董事会,而董事会在保留了聘用首席行政官、重大投资、兼并和收购等战略性的决策控制权外,将日常生产、销售、雇佣等权力授予了经理层,经理又将执行具体业务的权力授予其下层管理者,下层管理者又将一定的权限授予其下属,最终公司所有员工都成为了委托代理关系链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