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11年9月上旬,应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新农村建设促进会的邀请,以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总经济师刘少鲁为团长的辽宁省农经考察团一行6人赴台湾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学习和交流,先后参观考察了台北市、桃园县、苗栗县、嘉义县、宜兰县等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人力资源与科技产业交流协会以及若干农事企业负责人就两地农业经贸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邀请他们来辽宁考察交流、投资合作.考察团重点对台湾农会组织模式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学习,并与具有代表性的桃园县龙潭乡农会和大溪镇农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考察了农会的办事机构、农会超市、休闲农场、生态农庄等.通过考察,台湾农业发展成就和农会组织的作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江苏农村经济》2009,(12):74-74
11月11日,由江苏省农业交流协会、台湾肖农会、彰化县农会联合承办的台湾江苏周一台苏农业舍作洽谈会在台湾:彰化县举行,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主任、江苏餐农业交流协会特别顾问吴沛良.台湾肖农会总干事张永成分别致辞洽谈会上,彰化县领导及相关人士介绍了台湾农业、台苏农业投资与贸易情况,扬州、昆山海峡两岸捉业合作试验区,  相似文献   

3.
台湾农会自1900年9月于台北县创设以来,迄今已有96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台湾农会受到当局的支持和重视,经历多次改组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目前已成为台湾地区组织最严密、运作规则最明确,且深入台湾地区基层之最大农民组织。依农会法规定,台湾农会以保障农民权...  相似文献   

4.
日前,安徽经贸文化宝岛行农业分团一行,通过与台湾各界人士进行广泛交流,先后考察了新北市、南投县、台南市等地的近10个农会、农场、生产合作社、食品加工企业,承办或参与组织了14场(次)考察、交流、研讨、签约活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台湾农会在当地政府发展农业过程中的作用,是农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成为当地政府与农民间最佳桥梁。并从台湾农会自筹经费,自办训练,建立农民团体干部联合训练协会和台湾农学院将教学、科研、推广紧密结合,有很强的推广部门,设立生活应用科学系(即家政系)的作法中受到启示,结合山西农业实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台湾农会作为农民团体的主体,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承担了台湾地区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重任,为推动台湾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以及在建设台湾农村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7.
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组织形式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大利是欧盟第三大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葡萄酒、奶类制品等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享有很高声誉。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比,意大利农业生产相对分散,规模较小。据2003年意大利“国家农业经济研究所”资料显示,全国共有195万多个农场,平均规模为6.2公顷,其中20公顷以下的中小型农场占到93.6%,5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只占2%。为克服经营分散带来的农业生产成本较高、效益较低等不利因素,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长期以来,意大利致力于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合作经济,通过各种专业化的农业合作社把中小规模的分散农…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两岸农业交流进入"合作社对接"新阶段本刊讯两岸农业合作进入经营体制交流发展新阶段。6月15日,第五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村对接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交流会在厦门举行。福建50个农民合作社和台湾50个农业产销组织面对面交流,并签订对接合作交流协议。此次交流会面向基层,共有两岸农业代表200多人参会,其中主要是福建40多个县近50个乡镇的农民合作社代表和台湾16个县市近40个乡镇的农业产销班代表。会上,50对两岸农民合作组织在水果、蔬菜、花卉、食用菌、茶  相似文献   

9.
第三部分 台湾的农会及其推进农业发展的作用 台湾农会有悠久的历史,1900年在台北县三峡镇创建第一个农会。唯日本占领时期的农会为官督民办组织,由日本人严格控制,其目的在于搜刮农业资源,监控农民行为。台湾光复后,经过多次分合演进,依照1952年8月颁布(后经6次修订)的“改进台湾省各级农会暂行办法”,始将农会改组为以真正农民为中心、以“农有、农治、农享”为理想的农民自己组织的民主自治团体。  相似文献   

10.
5月24日,山东栖霞市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式揭牌。栖霞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设立,是大陆有关方面继主动推介台湾农产品、宣布成立两个农业合作社实验区后,落实有关惠及台湾农民政策的又一具体安排,体现了大陆关心台湾农民利益,进一步加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诚意和真情。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农协的组织、机能及其运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日本式农协的概要和特征(一 )历史———农协的原形 :农会和产业合作社 农协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1 94 7年 ,至今走过了整整五十年的历程。农协的前身是设立于 1 94 3年战时统制经济时期的农业会。而农业会则是以 1 897年和 1 90 0年被法制化了的农会和产业合作社为中心 ,合并各种农业团体而形成的。农会是明治政府为了实现日本封建农业的现代化而设立的团体 ,它是在各地以地主阶层为中心的农业技术研究组织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 ,其会长大部分是由市、町、村长来兼任。农会依靠国家补助金聘请农业技师来进行农业技术的指导。同时…  相似文献   

12.
台湾农会作为农民团体的主体,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承担了台湾地区农村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重任,为推动台湾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以及在建设台湾农村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初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如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研究台湾农会组织,借鉴台湾在农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会组织作用的经验,对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台湾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杰 《中国农村经济》1993,(5):43-45,42
一 台湾的农村合作组织始于1899年成立的台湾农会。但是,农会创建的最初意图却不在于“合作”,而是台湾地区的佃农们为减轻地主剥削,抵抗地主压迫,协力进行减租而成立的自救自助性质的农民组织。到1908年,农会的性质开始变化,日据时期在日本合作运动的影响下,逐渐转变为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并且实际上沦为殖民当局控制台岛农产品运销活动的准官方组织。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进驻台湾后,曾先后数次改组农会。1946年,台湾当局将原先为一体化运行的农会一分为二,使农会与合作社并列运行,虽合署办公却各行其事,致使机构重叠,效率低下不说,且相互摩擦与猜疑,农民无所是从、困惑良多。鉴于种种弊端,至1949  相似文献   

14.
应台湾省农特产品整合营销推广协会的邀请,以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李忠国为团长的辽宁农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8月上甸对台湾省的农民组织发展情况及农会组织机构进行了考察。此次考察虽时间不长,但考察团成员均感到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总的体会就是台湾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主要表现为台湾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相似文献   

15.
<正>合作社被证明是最适合农业特点和农民特点的高一级组织形式。就中国现实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完善合作社组织形成机制。一是合作社要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小农户特别是兼业农户,缺乏合作意愿与动力,而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载体的家庭农场由于适度规模的形成,合作意愿和发展动  相似文献   

16.
法国的农业合作起源很早,在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法国农业合作的两个基本特点。第一个特点,法国农业合作建立于家庭农场基础之上。它保留着农户对家庭农场的私有制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通过合作实际上还起着稳定和巩固私有制家庭农场的作用。这种建立于家庭农场基础上的合作,是一种双层结构而不是单一结构。即一方面,农民保持着对农场的私有和完全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权,农场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单位。另方面,农民在其需要的活动领域进行合作,建立的合作社也是一个相对自我独立的经济单位,农场和合作社二者之间,在法律和经济关系上都是平等的关系。虽然在法律上合作社为社员集体所有,由社员集体决定经营方针,但它不属于任  相似文献   

17.
漳州 打造两岸现代农业“黄埔军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福建漳州与台湾的人文历史与经贸往来源远流长,特别是漳台农业合作起步早、发展好,成效明显,一直是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隶属漳州市的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全国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首创地,2006年4月经国台办、农业部批准设立,目前已有26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入园投资创业,实际利用台资3亿多美元,成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8.
日、美、德农业合作社之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844年第一个世界公认的合作社-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成立以来,合作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合作运行模式,其中,以日本、美国、德国的农业歙 和社较为典型,它们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 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对日、美、德农业合作社进行粗略比较,以期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实践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9.
论台湾农会、农业合作社和产销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农业组织主要有农会、农业合作社和产销班,它们都是农民的组织,遵循自愿加入原则,组织目标均为改善农民经济利益,但是组织性质、创设的法律依据、产生背景和演化轨迹、成员联结纽带、治理机制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多个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政策含义是,在农户异质性增强,但小农仍占农业生产经营基本面的发展阶段,政府应进一步营造宽松的制度环境,鼓励民间创新与发展综合与专业并重的多类型农业组织,以满足不同类型农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台湾农会起步于上世纪初,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成为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功能最全、运行最好的农民组织,为台湾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台湾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学习台湾农会的先进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做大做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