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本交易关系的总和。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渡,中国资本市场也逐步发育成长,并已初具规模,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力图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规范化、现代化、法制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的基本设想。一、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与特点中国资本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从资金拆借到抵押贷款,从国债发行到柜台交易,从企业债券、金融…  相似文献   

2.
陈俊 《江苏经济》2002,(4):26-27
2002年的中国市场正迎来全球化的资本浪潮,本土市场的父爱时代行将结束。企业对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国内市场的资本需求更趋多元化。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给予资本市场应有的自由度,修正现有缺陷并促其繁荣昌盛,是中国的有识之士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5,(21):9-10
与平均9%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强劲。中国股市持续六年走低,近日沪指还多次跌穿1100点大关。中国资本市场的症结究竟在何处?5月17日,在北京《财富》论坛上,来自全球的商界领袖对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问诊把脉”。  相似文献   

4.
资本分为虚拟资本和实际资本,研究虚拟资本与探讨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资本市场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紧迫任务。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的途径是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创新金融工具与发展衍生产品;增强资本市场质量与效率,即增强透明度和流通性;完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和行业自律规则;开放和发展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首度超过GDP,成为全球第四大资本市场;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IPO融资最大的市场;这一年,中国居民理财意识觉醒,投资者账户总数超过1亿户;这一年,机构投资者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者;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持续迈出创新步伐,新产品和新规则不断推出。那么在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还有什么可以期待,还有哪些事情将会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产生重大影响呢?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首度超过GDP,成为全球第四大资本市场;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IPO市场;这一年,中国居民理财意识觉醒,投资者账户超过1亿户;这一年,机构投资者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者;这一年,新产品和新规则不断推出。在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还有什么可以期待,还有哪些事情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产生重大影响呢?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与中国的资本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霞 《辽宁经济》2004,(3):69-69
全球化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金融全球化。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全球化是金融市场全球化的核心,因此,本文将从金融市场中的资本市场的角度探讨一下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中国证监会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7,(2):48-49
中国资本市场最为重大而深刻的制度变革——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全面完成,现在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中国资本市场必须进行战略转型。 在第11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官员、专家和业内人士围绕“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对中国蓝筹股如何建立、市场资金来源和2007年股市发展等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财经     
《中国报道》2008,(2):85-86
这样的资本市场将使中国开始走上复兴之路。 ——1月12日,《中国证券报》社长兼总编辑林晨在第十二届(2008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新兴资本市场将进~步散发它的魅力,资金和上市融资将迅速扩容,市场监管和治理水平将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尹萃  丁英  尹玲 《山东经济》1997,(1):28-30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顺序轨迹。透过不同国家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结合中国的现状,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必须优先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完善货币市场,培育理顺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2.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正面临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要以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为主线,围绕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市场监管、扩大对外开放和强化自身建设等工作为重点,逐步解决市场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这清楚表明2005年中国资本市场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曹凤岐 《首都经济》2008,(11):35-35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股市风雨18年,暴涨暴跌18年走到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是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中国股市有16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曾达到过32万亿。但到今天.中国股市连IPO都无法进行,再融资也近乎枯竭。如果再这样下去.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就回归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本身所造成的。中国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有根本性的制度缺陷.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投资者很难在股市赚到钱。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资本的流动量加大,中国的资本汇兑市场日益吸引着国际汇兑公司们的眼光。巧的是,现在进入中国市场的三家汇兑公司竟师出同门,这三家公司各有所长,分别展开“招数”逐鹿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资本汇兑市场。  相似文献   

15.
李全 《南开经济研究》2004,(2):75-77,86
在宏观经济中,资本市场的作用已不可或缺,同时,离开内生的货币供给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资本市场难以维系其二级市场的价格,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受政策影响的权重颇大,其波动就越发不规则,国内资本市场的走势就是一个恰当的例证。当然,就长期而言,“资本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是一个趋势,我们试图分析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内部的运行规律及互动,进而为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QFII的2005?     
简洁 《环球财经》2005,(2):64-66
2004年已然远去,无论失望抑或兴奋,对于QFII们来说,他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当然,他们也在被中国资本市场的种种“现状”所困扰。  相似文献   

17.
李敏 《环球财经》2004,(11):56-57
借着纳斯达克的光环,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资本市场-OTCBB悄悄潜入中国。在资本掮客巧舌如簧的鼓吹中,OTCBB俨然成了暗渡海外资本市场的秘密通道。  相似文献   

18.
本运用资本市场开放与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的互动机理,提出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日程安排,分析并描绘了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7,(8):12-14
;香港《亚洲周刊》2月18日'不断创造繁荣的中国经济,以“中国制造”的全球效应,改变着世界经济版图。如今全球资本市场“与龙共舞”,又在创造神话。中国股市以2006年全年狂升飙涨吸引全世界的关注,又以2007年开年后的跌宕起伏震撼全球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20.
黄琳 《江西改革》2001,(2):28-30
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服从于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参与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和逐步自由化原则,在设定的时间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并享 中国资本的待遇,与中国资本在中国市场上进行同等条件的竞争;也中国资本进入其他缔约国金融市场并享受该国资本的同等待遇,这意味着国内银行体系原有的均衡状态将被打破,金融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其积极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有利于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在竞争中提高效率。二是有利于旨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的金融产品,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素质。三是有利于引进外资,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四是有利于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