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玛雅的成长历程就是一个持续转换"人格面具"的过程,展现了文化冲突下黑人女性的成长与困惑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展示了黑人女性打破沉默,努力寻求自我话语权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当前,社会导游已是导游队伍的主体力量,但由于管理社会导游的法律制度缺失、社会导游的组织机构不完善以及社会导游本身的主体意识不强,社会导游在旅行社集团面前没有话语权,无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从修订现行的导游管理法律法规、健全导游服务公司(中心)职能和增强社会导游主体意识3个方面来保障社会导游的话语权,使之拥有与旅游社平等对话的能力,形成政府、社会导游、导游服务公司(中心)和旅行社的对话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艾丽斯·沃克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妇女主义理论主张建立姐妹情谊和女性联盟,并团结黑人男性.因此,她的作品不仅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恢复和重建身份意识和自我价值,而且成功塑造了寻找灵魂回归和获得心灵救赎的黑人男性形象.同时,她对于黑人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也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4.
《慈悲》描述了在蓄奴制下存在社会生态、精神生态失衡问题。肤色并不重要,权力才是最重要的。不管是白人、黑人还是印第安人等各种族,对于他们来说,只有打破奴隶主/奴隶这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的二元对立关系,通过主体意识建构达到精神上的自由,才能建立一个平衡的、健康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对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由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薄弱,导致职业女性在职务犯罪中被动型犯罪明显、为情所困犯罪突出、虚荣心强.这源于已经实现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其女性主体意识具有传统意识与现代意识交互并存、表层认识与深层认识不一致的特点.提出要加强性别意识教育、提高女性自我认识、优化女性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对策,通过提高女性主体意识来减少女性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6.
非洲的历史大多是宗主国所书写的,种族隔离时期的审查制度使非洲的历史书写更加陷入失语状态。《我儿子的故事》中戈迪默改变传统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让一位黑人青年作为主要叙述者,并在第三人称叙述中加入不同肤色人物的自由间接引语,消解帝国历史书写的霸权,同时以艾拉和贝比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推翻了第三世界女性父权化和殖民化的命运,书写了非洲女性的历史。帝国大写历史的消解和黑人女性主体地位的建构在解构白人中心主义的同时达到了反写南非历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两性话语的差异主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是男权中心社会意识的产物。在男女平等观念的影响下,女性要求与男性平等话语权。在家庭,夫妻之间说话也应讲究礼貌策略,保持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性主体意识在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呈缺失状态,及至近代开始觉醒。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表现为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女性主体意识的发展历程反映在中国伦理本位型的文化体系中,表现为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道德内涵。社会转型期间各种价值观纠结在一起.引起人们对女性主体意识的质疑。笔者就女性责任、女性气质、女性性权利等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社会主义女性新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国当代最为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很多都涉及了黑人女性主义。因此,论文将围绕托妮·莫里森作品中所涉及的黑人女性主义展开讨论。具体来说,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满了黑人的智慧,主要描述了黑人女性在社会中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她们所做出的悲壮抗争,并根据科林斯和格里芬关于黑人女性安全空间的理论基础,有创见性地提出了要构建属于黑人女性的安全空间,以此来解决黑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职业女性比较集中的文化教育机构之一.高等院校女性人文关怀的重点是平等、发展和健康。实施高校女性人文关怀的主要难点在于女性平等权利的意识问题、女性人文关怀的资源支持问题、女性平等竞争机会问题以及婚姻家庭的人文关怀问题。为此应加大女性平等发展权利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工会职权范围内设立平等机会委员会。充分利用工会内外资源支持女性人文关怀项目;办女性沙龙为女性职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与沟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又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前提条件。没有平等,就没有人的主体地位;没有平等,就没有人的人格尊严;没有平等,就没有人的利益实现。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平等意识,营造平等氛围。  相似文献   

12.
托妮·莫里森在其文本世界里再现了黑人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压迫与思想上的侵蚀,重新书写了被白人垄断话语歪曲、抹煞的黑人历史,恢复了黑人在多元共存的当代美国社会中应当拥有的地位和话语权.她在回归黑人文化传统的同时又以博大的视野超越了种族关怀,使其小说充满了同情、希望和力量.她对黑人文化传统的探索与再创造,本身就是对黑人文化本位的顽强坚持,她的最大贡献在于重新建构了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3.
《所罗门之歌》是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但莫里森同时也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一组小些栩栩如生、性格迥异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拟从黑人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具体分析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黑人女性人物,探讨她们的解放之路,进而揭示作品中所蕴涵的黑人女性主义主题。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乡镇政府在“后税费时代”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导航标。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定位,以还原农民话语权、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动物权利是生态主义文学中重要话题之一。库切在作品中显露出的动物权利意识,很大程度上印证了生态批评中离不开为动物权利进行的诉求。库切动物权利观经历了萌发、焦虑和对人性的拷问等阶段,传达了生态主义文学中道德伦理和其视阈下的物种平衡发展观——善待动物是人类自我救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伍尔夫通过《奥兰多》这部小说表明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看法,提出双性同体的观点。这一观点明确表明伍尔夫主张女性和男性从智力和地位上是根本平等的,女性并不逊色于男性,所以女性从本质上是独立的,拥有自我的。在双性同体的前提之下,女性获得独立而健全的人格,自身的话语权的实现成为可能。伍尔夫双性同体的观念涵盖了后来许多女性主义的观点,也引起后人对女性主义思想当中如何确认女性这个概念的讨论,是一种具有超前性和涵盖性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汀借助她清醒的现实主义洞察力和敏锐的女性视角对婚恋、人性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她对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评,表达了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秀拉》是托尼·莫里森优秀代表的作品。小说塑造以黑人为中心的“底层”世界里的黑人生存的现状,特别是黑人女性的艰难处境。本文通过秀拉、奈尔和夏德拉克的行为揭露黑人悲惨的生活遭遇和黑人本身所具有的厚重的黑人文化来寻找一条黑人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女性辅导员易产生职业与家庭角色、自身发展与职业前景、工作态度与质量、性别弱点与理想角色要求之间的冲突.高校要保障性别平等,发挥两性合力优势;女性辅导员要树立独立、自强和平等意识,努力增强自身素质,逐步增强角色控制力.  相似文献   

20.
传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公民权利意识、公民社会主体意识、公民地位平等意识、民主和法治意识的养成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之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转型。随着国际化影响下的国际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全球治理下的国际法治为公民意识教育开辟了更多挑战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