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科学研究结论表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造成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臭氧(O<,2>)、六氟化硫(SF<,6>)和氢氟碳化物(HFC)等,其中二氧化碳约占温室气体排放的60%,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苏明等,2009).如今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备受全球关注重大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非常重视,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之后又陆续颁布了诸如<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建立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的通知>、<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的应对政策.2009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2.
当前气候变化正影响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为世界各国之间就温室气体排放权展开贸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使温室气体排放权可以像商品那样被买卖,孕育出了一种崭新的国际贸易方式--碳排放权贸易.本文主要研究近年来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分析国际和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对我国发展碳...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生存造成了严重危害,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应对气候暖化,1992年国际社会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制定了《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从2008年-2012年,将其温室气体的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低5.2%。同时,允许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碳源)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碳汇)的项目活动,将实施项目所获得的碳信用额度用于抵减其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对国际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交易类别、成交量价格及国内碳排放交易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气候交易所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5.
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与核证(MRV)制度不仅是获取真实准确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重要途径,更是进行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创新、构建基于市场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内容。企业作为市场参与的主体,需要不断提升其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上的能力,以适应市场发展和政策要求。本文在对监测报告制度的理论基础、内涵要求及运行机理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能力和管理水平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根据国际粮农组织FAO统计,传统畜禽养殖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按等量二氧化碳测量超过全球交通运输业排放量,位居第二;其中氧化亚氮和甲烷两种气体占总量的50%-80%,而此两者的增温效率分别是二氧化碳的310倍和21倍。  相似文献   

7.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国际农用地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的经验给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带来的启示,提出了农用地温室气体减排对策,对相关部门和政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林业碳汇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而二氧化碳溶于海水产生了海洋酸化现象。海洋酸化不仅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恶化,而且也会引起一系列经济上的损失。本文首先分别就海洋酸化的概念、历史原因以及它对生态系统和海洋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介绍,并且就目前国际上刚刚起步的海洋酸化经济学研究进行了介绍,以便全面了解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海洋酸化的国际前沿动态。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顾问》2010,(5):52-52
什么是“低碳”?低碳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那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正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产养殖的直接能耗及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节能减排战略的背景下,水产养殖也将朝低碳高效发展。从单位养殖水面、单位产量、单位产值等多角度对水产养殖的直接能耗、人工消耗及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测算,并对全国主要淡水鱼主产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陕西、广东属高耗能高排放序列,湖北、安徽、江苏则属于低耗能低排放序列,而各省在机械和人工替代方面也有差异。为促进我国发展低碳养殖,可以尝试率先在有条件的省份出台低碳养殖发展规划,积极扶持规模化养殖、推行环境认证制度,鼓励水产养殖中使用可再生能源,积极引入环境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温室气体通量以及与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而明确不同草地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情况,为当地相关部门合理开发利用草地提供理论依据,推进草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方法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取退化的天然牧草地、混播型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型人工牧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目前较为普遍的箱法进行了野外实验,对比分析不同草地利用类型的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通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温室气体与土壤含 水量、箱内温度、地表温度以及其他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CO2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排放,其中刈割人工草地的CO2排放量为67.00±9.15 mg/(m2·h),显著高于放牧人工草地35.50±5.37 mg/(m2·h)和天然草地30.17±4.57 mg/(m2·h)(P<0.05),且CO2的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还与土壤全碳、全氮及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2)3种草地类型的CH4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吸收,放牧人工草地的CH4吸收量相对较低,为-19.10±4.24 μg/(m2·h),CH4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3)不同草地N2O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排放,退化的天然草地的N2O通量在整个生长季表现最低,为11.62±5.96 μg/(m2·h),刈割人工草地的N2O通量与箱内温度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可见人工草地的建立以及补播放牧等行为由于土壤含水量、箱内温度、地表温度以及土壤养分指标受到影响,进而不同程度上影响温室气体通量变化,人工草地的建立及放牧补播人工灌溉等人为干预会不同程度上增加CO2和N2O的排放量,此外,放牧会降低草地CH4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减少碳排放的基础是找出碳排放巨大的环节。以制浆造纸企业为研究对象,核算了电力、热力、辅助燃料等使用造成的碳排放,计算了碳当量,包括了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并针对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碱回收"、"热电站动力锅炉"等热点碳排放工段,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低碳技术等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战略选择。有研究表明,通过一系列的政府政策和行业举措,中国已经在过去的15年里通过努力,持续地提高了经济领域的“碳效率”,将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平均每年减少了4.9%,而在美国和德国,这一数字仅为1.7%和2.7%。  相似文献   

16.
《农场经济管理》2010,(1):51-52
1.《京都议定书》(Kyoto Agreement):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生产带来较突出的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非常重视,而长期以来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对适应气候变化含义理解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进展,论述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总结了当前主要的适应技术,提出了中国农业适应技术的差距,并重点详细探讨了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近日宣布,已有74个国家正式批准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这些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58.82%,因此,《巴黎协定》将于11月4日正式生效。按照规定,《巴黎协定》将在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55%的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交付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书之日起30天生效。今年9月,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相继批准了《巴黎协定》,极大推进了  相似文献   

19.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所谓"碳中和",就是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所抵消.苗木种植行业作为林业产业范畴内的一产种植细分行业,狭义上主要指用于绿化环境或景观的人工培植乔木、灌木、藤本等多年生植物种植活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主要探讨苗木种植行业获取融资支持的风险缓释措施,并尝试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对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改变,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