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引言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回注水量也不断加大,油田污水在用于回注或外排,必须满足一定的指标要求,如果污水水质不达标,将直接导致注水层堵塞、地层渗透率下降,或者造成环境污染,因而油田注水水质检测是考核水质能否达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对水质指标的测试由于条件的限制,仍停留在现场取样实验室内测试。  相似文献   

2.
目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采用"沉降、气浮、粗滤、精滤、超滤"工艺达到"5.1.1"特低渗透油藏注水指标,但存在处理技术单一、处理工艺复杂的问题。根据某区块含油污水水质情况及国内外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现状,采用悬浮污泥与微孔隙滤料联合处理技术,开展了高精滤技术处理含油污水现场试验,通过优化过滤、反洗再生工艺参数,检测水质处理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为优化简化含油污水精细过滤处理工艺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原油综合含水高、采出液中的污水处理量大、污水处理站处理装置超负荷运行,污水水质超标严重,处理后污水水质不能满足油田注水的要求等问题,对河口采油厂某污水站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全面改造,污水处理系统得到了逐步完善,污水处理工艺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改造后污水水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田的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对油田含油污水进行水质处理,达到注入水的水质标准后,作为油田注水的水源利用。充分发挥含油污水处理的优势,降低油田生产的成本,实现含油污水的再利用价值。分析含油污水的水质处理标准,提高水质处理的指标,使其更好地为油田水驱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前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随着二采、三采技术不断发展,采出液的含水量越来越高。一般原油经过生产处理后的采出水经过处理后都回注地下进行驱油,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地表资源的消耗。但因其成分复杂,既有较多的原油组分,又有固体颗粒、硫化物及处理过程中所投加的化学药剂,通常对污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文章就联合站内污水处理的方法展开论述,讨论污水处理工艺及优化可能,希望对水质达标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深气田为大庆油田主力气田,目前年产气量约18亿方,日产污水量约900方,并呈现逐年较快增长趋势。根据常年对徐深气田污水水质化验数据统计,发现多数气井污水表现出凝析水特征,少数气井污水表现地层水特征;整体来说,气田污水总矿化度较高(300~20000mg/L),氯离子含量高(200~15000mg/L),石油类物质含量较高(20~1000mg/L),硫化物含量较高(0~30mg/L),属于高矿化度、高含油和高含硫污水;同时,在气田生产过程中,还需往气井中加入甲醇、泡排剂、缓蚀剂和消泡剂等药剂,致使气田污水性质十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徐深气田污水原来一直通过掺进油田污水中,并通过油田污水站统一处理,但是随着近年来气田污水水量不断增大,其对油田污水站水质冲击越来越大,原油田污水站工艺无法满足气田污水处理需要,出水水质无法达标。为了满足气田污水处理需要,大庆油田规划新建一座独立的气田污水站,本次将大庆徐深气田污水处理站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最终解决措施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7.
某海洋采油中心平台污水处理系统中使用的原清水剂TS-Q7901,随着油田的连续生产和注入,乳化脱水效果不理想,不能很好解决污水中的含油量问题,影响了注水水质。由于平台生产场地空间受限,无法实现建造新的污水处理设备或旧设备的改造,因此只能通过投入更高效清水剂来降低注水的含油量,改善注水水质。经过该平台药剂换型方案研究及效果评价,筛选出的清水剂BHQ-433具有良好的清水效果。通过在现场对BHQ-433进行应用试验,对不同加药剂量下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分析,得出BHQ-433处理效果最好的加药浓度为70 mL/min(19 mg/L)。  相似文献   

8.
气浮选器作为海上油田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的中间设备,对上游来水进一步处理,减轻后续的过滤处理压力,保证终端注水水质,发挥重要作用。某海上油田气浮选器进行水处理后效果不佳,关键原因在于其核心装置微气泡的工艺性能不满足要求,导致气浮选器出口水质不达标,影响油田地层水回注。通过对微气泡工艺进行全面的优化提升,从原始设计到生产运行的全过程治理,有效提升了生产污水水质处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八面河南部油区采出水水质特点及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找出了影响注水水质的因素,提出了改善注水水质的方法,一是要强化含油污水预处理,"先除油,后除悬浮物";二是要强调系统性解决,设备、工艺、药剂全面入手。在现有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推广应用预氧化工艺技术、SSF技术及PIG注水管网清洗技术,改善油田注水水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帅垛油田为重点介绍了耐高温噬油细菌处理含油废水工艺的研究及现场应用情况,现场试运行情况表明,该工艺能满足低渗、特低渗油藏污水回注中,污水不降温处理的需要,处理后污水水质能够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SYT5329-2012)Ⅰ级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云南省煤炭行业发展的历史看,基础较为薄弱,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诸如产业集中度低,矿井规模小,散乱无章,竞争无序,技术落后十分突出等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云南省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约着全省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工业》2005,(6):20-21
在“五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前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了2005年煤炭系统全国劳动模范座谈会。74名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4名2002年全国劳动模范的特邀代表胸前佩戴奖章、挂着红花参加了座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时,曾经设想在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的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2004年和2003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影响企业盈余、企业价值取向的相关因素,选取中国制造业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企业资产质量与盈余质量以及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企业的资产质量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其盈余质量越高,即企业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的盈余质量正相关;企业的盈余质量越高,价值越高,即企业的盈余质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企业提升盈余质量、提高自身价值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我们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加强党在国有企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又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局。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党在国有企业的执政能力,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调审制度改革是民诉制度改革的重要议题。调审合一制度存在弊端,但该制度仍有合理之处。从调审合一的弊端着手分析,辨析出该制度的弊端主要是程序规定不足,监督程序不完善等,而目前应该坚持事清责明的原则等,进而提出相应措施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17.
《煤炭经济研究》2000,(5):34-36
一、关于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统筹金负担重问题鹤壁矿务局是个老企业 ,在养老统筹方面负担沉重。一是离退休人员多 ,1999年 8月末离退休人员已达 2 0 5 85人 ,占全民在职职工的 6 2 3 6 % ,比河南省原国有煤炭企业平均水平高出 18 97% ;二是企业离退休养老统筹金负担比例高 ,占工资总额的 5 9 3 2 % (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 [1998]第 2 2号文第四条规定 ,企业负担的统筹比例不超过2 0 % ) ,高出国家规定 3 9 3 2 %。建议 :政府要加快省级统筹步伐 ,五年并轨时间太长 ,今年较为合适。因为老企业的长期积累贡献给了国家 ,离退休职工统筹金长…  相似文献   

18.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方式加以量化.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管理活动.它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滦精煤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坚持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几年的实践,真正改变了过去的单一产量、成本和利润的计划型管理体系.探索出了符合开滦精煤公司特点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1月17日至18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工作。努力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进一步好转。开幕式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华建敏同志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安委会主任黄菊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能源经济已成为激烈竞争的焦点,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炭在我国能源中占主体地位。煤炭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掌握加快煤炭工业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