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理论界有人以马克思关于“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论述为依据,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生产商品拜物教的客观条件,社会主义商品形式本身决定生产者必然产生商品拜物教。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这个观点误解了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中产品的社会性质,是长期以来在学术界有爭論的一个問題。到現在为止,关于这个問題的分歧意見,大体上可以归納为下列三种。第一种意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部产品,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同集体所有制经济间流通的工农业产品,国营企业間流通的生产資料和国营商店出售給职工的消費品,无論形式上或实质上都是商品。有的同志还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产品也是商品。第二种意見是:社会主义同商品生产是互不相容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但国营企业間交換的生产資料不是商品,而且社会主义公有制两种形式之間交換的产品、国家“出售”給职工的消費品也不是商品。  相似文献   

3.
曹侠 《当代经济科学》1993,15(6):80-85,7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是不是商品?这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经济理论问题。我在一篇关于企业资金本质问题的文章中,曾经提出企业资金是一种特殊商品的观点,但未展开论述。而且有的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银行资金才是商品,不同意工、农、交、建、商业、服务等企业(以下简称工商企业)的资金也是商品的观点。因此,笔者不揣浅陋,再陈管见,以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正> 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密切相联的问题;假若是不是存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尚无定论,那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条件下作为商品的劳动力问题。而只要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真正得到人们公认,又不可避免地会进一步引出对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劳动力是否商品的探索。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苏联经济理论界出现过的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是这样。近两年来我国论坛上所以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和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经济学领域里通常的观点认为:生产资料的两种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和条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间交换生产资料,是产品交换而并非商品交换;一般说来,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这种长时期在经济学理论中通行的观点,在现实的实践中是否行得通呢?过去在林彪、“四人帮”的专制主义下面,人们不可能进行认真的研究。现在,是到了用实践来检验一下的时候了。这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对理论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经济学界讨论得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是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问题。在讨论中,大家都一致同意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以及在各集体所有制企业之间交换的产品是商品,并认为这是由于以下两个条件所决定的:(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两种形式的存在。但是对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流通着的产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是不是商品以及为何是商品的问题,却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意见。现在我想就下列两个问题,提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商品不仅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且是“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和“用来出售的物品”;不仅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是“商品体”和“商品形式”的统一。“商品”主要是一种经济的“形式”方面的规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是如此,“商品生产”或“简单商品生产”是属于“商品生产一般”方面的范畴,无论是“前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北京的一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开了一次座谈会,就我国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交换了意见。座谈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到会同志首先谈到,我国经济学界从1953年开始,广泛地讨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这个讨论在1956—1957年间进行得十分热烈;在这个期间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若干专著。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范围,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流通的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价值规律对个人消费品的流通起怎样的  相似文献   

9.
<正>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出现和存在,无论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或对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而言,都是个新的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经长期并且迄今依旧存在着的,有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自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登上了人类历史舞台,商品生产者的社会中,又增添了一个历史规定的新形式: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形式即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考察和分析的是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商品生产,并且认为一旦实行了社会公有制,便不存在商品生产了。而在他们有生之年,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又没有问世。因此,他们未能对这个新的历史形式有所论证。这样,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研究,自然也就落到了后人的肩上。  相似文献   

10.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应从商品的两个属性分析入手,阐述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获取价值,终极目的是消费商品(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商品经济社会,其生产目的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物资是不是商品,或者准确些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入流通领域、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对于这个问题,经济理论界已经争论很久了。最近一个时期,不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认识上逐步趋于一致,绝大多数同志认为物资是商品。然而,假如把问题从逻辑上引伸一步,探讨一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资流通是不是商品流通?物资流通的基本形式是不是货币(G)——商品(W)——货币(G)?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组概念,经济工作者谈论不少,争论较多。我国现在是不是“买方市场”?今后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应当建立“卖方市场”?还是应当建立“买方市场”?我认为:这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社会主义商品供求矛盾的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发展的格局问题。它涉及到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涉及到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方向,因而也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一个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商品生产包括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都是扩大的商品生产。扩大的商品生产是生  相似文献   

14.
<正> 商品或商品生产已是一个很老的问题,但是怎样对待社会主义的商品,至今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下面仅就社会主义商品的特点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理论界。一社会主义商品是联合劳动的产品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的特点呢?传统的看法,往往是从社会主义公有制来说明社会主义商品和其他商品的区别。其实这是同义语反复,因为社会主义商品当然是公有制的产品,不是私有制的产品。但公有制的商品和私有制的商品究竟有什么区别?没有得到论证。人们又往往以有计划的发展来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的特点,却没有回答社会主义商品  相似文献   

15.
<正> 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看法,关乎把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上,我国经济学界一度流行的观点可称之为社会主义“半商品论”,它主张除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生产资料交换外,其他各种交换关系都是商品交换。而近年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的社会主义“商品论”,又得到很多同志的赞同。人们自然会注意到:原先力主“半商品论”的经济学家中,有两位的学术观  相似文献   

16.
王书文 《经济论坛》2002,(17):59-59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石的劳动价值论同样具有这种品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不是马克思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坚持马列主义基础上,首次突破了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商品货币关系的框框。他认为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联系,是让会主义商品生产,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社会主义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仍然在起作用。他明确指出: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学校。只  相似文献   

17.
<正> 我认为开放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一、开放劳动力市场是改革统包统配劳动制度的必然趋势传统的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因而也不存在劳动力交换和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可以无条件地直接由国家统一分配,进入生产过程,与生产资料结合。劳动力的经济运动过程仅仅经历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阶段,而不存在交换阶段。我国社会发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1956年第5期登载了骆耕漠同志的文章:“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和它的‘消亡’过程”。这篇文章讨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骆耕漠同志认为: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是起因于社会主义生产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形式和集体所有制形式)的论点,是不够确切的。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所以存在商品生产,不仅是由于社会主义生产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而且也是由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和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性决定的。(而经济核算——依据骆耕漠同志的说法——又是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在一个企业、一个经济部门中的扩大利用”。)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制度下两种公有制之间的交换、国营企业与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以及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交换都是商品关系。各个历史时期的商品都是具体的,都有具体的社会性质。但是“商品交换一般”的概念应该理解为在交换中比较产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实行等量劳动与等量劳动交换原则的交换方式。进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商品生产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分工,从生产到消费不能完全经过直接分配来实现,以及交换有采取商品形式的必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各种商品关系,各种商品关系之所以必要,是由于两种公有制的存在和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与按劳分配有联系的经济核算也是它们存在的原因之一。在所有三种商品交换当中,交换产品的时候都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但都不是完整意义下的所有权转移。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的交换也是如此。在商品关系当中,劳动者用所得货币购买消费品是比较特别的,它不是商品——货币——商品,而是劳动……货币——商品。这个表述的意思是,劳动由于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直接的社会性,直接表现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同作为商品的消费品进行交换。商品的消亡过程不是各种商品的商品性逐渐减弱,而是一部分一部分商品由于丧失它们存在的根据而退出历史舞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按需分配代替了按劳分配,消费品就不再成为商品。至于那时部分生产资料是否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是商品,现在还难以断定。此外,本文对于人民公社为什么要实行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概括了许多有关这一问题的文章中的意见和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关于我国由社会主义所有制两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过渡过程中交换关系的变化问题,根据我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一过渡的发展过程的一般了解,只可能具体地作了一些分析。并且认为,为了实现这一过渡,不仅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采取必要的步骤,而且要在交换关系方面采取必要的步骤。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撤底改变了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商品生产的性质。1958年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伟大胜利,更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探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时,我们认为必须先明确如下两个根本问题:首先,商品生产是由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当所有制发生变化时商品生产也就要发生变化。因此,在研究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时,必须从社会主义不同历史时期的所有制性质的特点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条件出发,不能笼统地、一般地论述;其次,与上述论点相联系,对于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必须从生产领域中去找,而不能从分配、消费领域中去找,因为相对独立于生产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