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持续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利率的波动。本文分析了汇率对利率的传导机制,汇率的变动会增大利率的不确定性,利率的变动将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我国尚处于利率市场化阶段,通过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的计量,看到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的认识不充分,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管理水平低。最后,对中国利率风险管理须做出的改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14,(6):35-37
<正>美国QE退出引起新兴市场贷币汇率波动增大,也给人民币汇率带来一定的贬值预期,有助于央行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进而形成人民币双向波动的局面。短期引导但非趋势关于利率近期的下行,我们前期的分析已经阐述了这样一个结论——利率短期利多,但非中枢下移,即商业银行目前加杠杆的行为受到一定的约束,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也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经营货币的商业银行来说面临着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双重考验。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进行分析,发现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过程中,汇率风险的管理相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外汇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进一步加强,这些因素都加大了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本文以不同持有期下的人民币汇率风险度量为研究重点,采用先进的汇率波动风险度量VaR工具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研究。并结合我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情况,运用各种V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我国人民币兑美元市场具备使用VaR模型度量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的前提条件;持有期逐渐增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风险也呈逐渐增大趋势,但相对于成熟市场不同持有期之间的变化,我国外汇市场还是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置信度逐渐增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风险呈逐渐增大趋势,不同风险承担主体选择的置信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2005年7月21日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和离散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两个变量—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人民币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引起人民币汇率贬值,银行间信用隔夜拆借利率上升可以引起人民币汇率升值。因此,中国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同时,应有效监控我国货币供应量对汇率的影响,密切关注银行间同业拆解利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内外平衡和外汇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对人民币汇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预期收益率的弹性都在逐渐增大。我国应通过积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等措施,有效地避免人民币升值过程中资产价格大幅波动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5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贸易影响逐步加深.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贸易结构的关系也成为人们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汇率弹性分析了汇率影响进口商品结构的机制,通过建立中国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额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等变量的协整模型、分布滞后模型,系统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并提出应充分利用汇率改革的契机,加快我国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弹性价格货币理论和汇率生成的微观结构模型,使用1995年1月至2012年6月数据构建了包含人民币汇率、中美利率差、中美货币供应量差、中美实际收入差、央行干预变量以及汇率基本均衡值ft与汇率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EGARCH过程,衡量了市场的信息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利率、货币供应量、实际收入和央行的外汇干预都会对汇率波动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但是影响的程度不同.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升值幅度将不会超过预期.  相似文献   

9.
自2012年4月16日我国实施更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以来,保持汇率的长期稳定对促进外资流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之上,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2012年汇率改革之后导致的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并通过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FDI流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渭红 《经济师》2014,(10):160-161
随着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快速走高,人民币汇率已进入双向波动的通道,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和单边贬值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稳定,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双向波动才是化解当前矛盾的最好方法。人民币的波动,对外贸企业产生重大影响,企业亟须采取各种措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1.
从微观视角看我国汇率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企业融资方式与汇率稳定性、不同融资方式的企业对利率和汇率的敏感性的差异等微观视角看,根据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选择符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汇率政策是:短期内保持联系汇率不变,长期内要逐步实行浮动汇率政策。利率市场化需要汇率制度的配套改革,即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要同步进行,才能建立起适应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变化的利率--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近2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实际成效进行评价,笔者认为改革配套措施的短视化倾向制约了汇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实现程度。除了参考IMF事实汇率分类法的外部评价,本文以高度市场化的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参考指标,通过定量分析证明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低于收盘价。本文最后强调,深化汇率改革的关键在于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以及淡化中央银行汇率责任。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际上就是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存在着众多缺陷,突出表现为汇率形成机制扭曲、汇率缺乏灵活性、汇率调整缺乏准确依据、较高的维持成本。在我国加入WTO后新的开放形势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必要性彰明较著。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至少包括五个方面,即完善汇率的决定基础、矫正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增加汇率的灵活性、改进汇率调节机制。完善汇率机制的实质是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而不是简单调整汇率水平。完善汇率机制是我国自主的选择,必须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避免汇率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4.
汇率的决定与外汇市场供求、经常账户平衡、央行货币政策、相关资产价格、经济基本面、国民收入及国际收支账户等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从外汇市场拓展到本外币政策深层次协调,从涉外经济拓展到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在新的汇率形成机制下对国际货币体系和主要货币的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监测预测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汇率、资产价格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1999年1月~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运用ARDL-ECM模型检验了人民币汇率、资产价格与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内,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化率和国内外利差是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显著因素,人民币汇率水平、国内股市收益率和房地产收益率并未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产生显著影响;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国内外利差和房地产收益率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显著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深陷长期停滞状态,欧元区与日本相继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打破了政策利率零下限的教条,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负利率政策可能的传导渠道和影响负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对现有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发现负利率政策较容易对市场利率和汇率等金融市场变量产生影响;但就实体经济复苏而言,负利率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增加贷款需求和供给。  相似文献   

17.
曹维 《经济经纬》2008,(2):46-49
当前我国汇率问题有两个难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人民币升值路径快慢的选择,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是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目前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和人民币升值路径快慢是维护旧制度的利益主体和用新制度挑战旧制度的利益主体及政府之间的一种博弈。作者从利益格局变化的角度构建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主张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民币升值路径快慢要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覆盖人数、改革过程中相关利益主体的成本收益以及政府在此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慧刚 《经济经纬》2007,(4):124-127
开放经济下,资本流动、利率和汇率三者相互联动、相互协调、自动平衡。利率市场化是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制度弹性化的前提条件;资本控制程度影响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利率和汇率相互作用、相互传导。一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资本控制程度和利率或汇率水平的变动,更取决于资本控制、利率和汇率三者的联动效应。中国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弹性化之间的关系,发挥三者联动协同效应,实现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19.
龙婕 《时代经贸》2008,6(1):101-103
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到2007年8月期间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并采用单位根检验,建立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汇率变动影响着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较为显著,而居民储蓄存款利率影响汇率变动的力度较弱。我国存在着阻碍汇率利率联动的制度、经济等因素。  相似文献   

20.
China has maintained RMB exchange rate nearly unchanged since 1998. However, with the relaxation of capital control, a crawling peg, a more flexible RMB exchange rate regime, is inevitable. Based on improving the current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MB exchange rate, Chinese government could widen the floating band around the central parity; in the long run, switching the peg from USD alone to a basket of currencies may be a better cho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