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声音     
《时代金融》2013,(2):12-14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从全球经济来看,2012年是比较令人失望的一年,经济形势比去年年底的预计更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欧元区和新兴市场的表现弱于预期。以中国经济为例,虽成功实现“软着陆”,但经济下行持续的时间超出原先预期。领导力是当下解决各种经济问题的关键,而领导力不足正是2012年整体经济形势令人失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1978年至今,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平均每年接近10%的经济增长速度、跻身全球三甲的经济总量以及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等,书写着世界经济史的一段神话和传奇。于是,世界纷纷将目光投向东方这个曾经一度衰落的神奇国度: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如此,这种势头还会持续多久?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吸引着各国经济学家好奇的“眼球”,进而刺激着他们新的学术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3.
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减速和欧债危机的反复恶化,2012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出现明显下滑。这种不利局面能否持续?笔者认为,2012年下半年,如果欧元区能够避免希腊退出和西班牙银行业爆发系统性风险等“尾部事件”的发生,则全球经济增速就不会发生“断崖式”滑落,中国外贸有望成功“保十”。  相似文献   

4.
大蒜防癌     
王芹 《税务学习》2003,(3):23-23
“世界走一步,中国跑两步”:根据最新核算,过去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高于全球经济年均增长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进入新的不确定阶段之时,中国步入了“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样,中国金融业也面临着能否适应这一变化的考量。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杰 《中国金融》2007,(20):88-88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全球经济贸易规则已然“外生”存在,我们面临的冲突和妥协不是重新订立规则,而是调整既有规则的问题;同时,也是更重要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实力和财富积累的迅速上升期。这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能具有非同寻常的制度变迁含义:“2001”或许是中国与世界体系最终达成历史性妥协从而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大契机。从这种意义上,我们或可将其称之为全球经济联系发展进程的“2001转折”。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汇改周年与加入WTO五周年的重合:中国涉外经济列车继续高速前行,中国企业开始进入全球经济新动力的角色。中国近年来以其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企业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而更多的中国公司也开始了他们国际化的步伐。让我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将扫描的景框锁定中国涉外企业,聚焦中国公司在全球产业风起云涌的竞争中的发展步伐,审视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舞蹈”的高难动作,记录我国企业管理者的喜乐悲欢。[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失衡并不是个新话题,近三年来,关于失衡的讨论一直未曾平息。然而,在历经了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主要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以后,全球性经济失衡并没有走上人们所期待的调整之路,已经成为影响未来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最大的变数。  相似文献   

9.
李江 《证券导刊》2013,(27):34-35
中国经济过去十年高速发展带来的结果便是各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因此,其必然将进入一个调整期。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一个调整期,长达十年的商品大牛市会否因此而终结?持续多年“熊冠全球”的中国股市到底还要熊多久?还有没有牛市可以企盼?带着这些疑问,本期我们专访了东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期货)吴国峰先生。  相似文献   

10.
娟子 《云南金融》2010,(2):7-10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经济犹如隆冬后的初春,乍暖还寒。这一年,困难前所未有,措施同样前所未有。中国政府果断出台一系列“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让世界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不仅全年实现“保八”,而且回升速度和幅度均远远领先于发达同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全年,中国经济以一条鲜明的“V”形反转曲线,向全球交出了一份靓丽的答卷。一时间,“中国最新经济数据鼓舞世界”、“中国成为第一个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中国成了世界经济‘新的发动机”’……国际舆论赞誉纷来。  相似文献   

11.
最近十年,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期,其长期持续的发展,引起全球瞩目。本文试图从二战后西方经济理论和美国经济政策角度说明这一演变过程。顺序介绍了凯恩斯本人,后凯恩斯主义、反凯恩斯主义各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及其经济政策实践,其中,凯恩斯本人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和各时期美国总统经济顾问人选的更替,是较少被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试验田”,厦门市的高速发展折射出改革以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这座外向型经济高度发展的城市,当地企迸发出了巨大的活力,为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厦门保税监管区域的转口贸易,以其特有的优势受到当地进出口企业的青睐,贸易开展颇具地方特色;当地企业昂首阔步挺进国际市场的举动也颇引人注目,一件件“走出去”的真实案例,为即将“走出去”的企业详细剖析了这些企业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的宝贵经验,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令诸多企业倍感生存压力之大,通过对厦门9家企业的调查,为您展现了最为生动、真实的厦门企业经营生存之现状。厦门市外向型经济调查一、二、三,不仅展开一幅颇具厦门特色的企业、金融机构及监管部门携手并和谐画卷,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极其不易”的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经济成功实现“保八”。  相似文献   

14.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在一起。中国经济发展不仅深受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中尉经济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引起全球的关注,成为全球热议话题。一、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变轨态势 近年来,每当宏观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前后,学界和政府部门以及市场分析人士就中国经济形势及所处阶段发生严重的认识分歧,既有持续震荡下行说,也有正在筑底即将反弹说,各种对策建议也是五花八门,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全国各地投资下滑,消费持续回落,国内外需求减缓,中国经济增速总体上延续了回落态势。对此,中央“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定调货币政策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存贷款利率下调,进一步传递出决策层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使其趋向总体上相对宽松的信号,而其目的就是要促进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保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相似文献   

16.
当全球金融市场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时,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重要支点的中国,在2008年11月8日终于出台了“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扩大内需”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以期稳定金融市场和消费信心。减缓出口下降所带来的冲击。尽管这个将财政政策基调由“稳健”调向“积极”、将货币政策基调由“从紧”调向“适度宽松”的经济刺激计划得到世界性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博览》2010,(9):30-31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近日表示,在此轮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为50%。中国虽然不会“独善其身”,但将会“独树一帜”,率先实现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博览》2013,(1):36-36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2012亚洲青年企业家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还非常巨大,保持平稳增长将有望持续20年至30年。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中国经济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经济陷入内外重围.宏观调控政策转变幅度之大。史所罕见,从年初提出“双防”,到年中转变为“一保一控”,再到9月的“保增长”,以及11月的“保增长、扩内需”,再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基调被完善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调控主题和任务的剧烈变化.凸显出2008中国经济的非常态性。  相似文献   

20.
2009年第一季度,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全球实体经济也在危机中越陷越深。美国消费支出反弹乏力、制造业持续萎缩、房地产价格跌势难止,经济衰退可能正在演化成更严重的萧条。日本经济目前正经历35年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而欧洲经济则背负着东欧这颗“定时炸弹”。种种迹象表明,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程度可能超出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