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其他垫付行为而产生的一项债权。面对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企业不得不更多地采取赊销政策,随之而来的是应收账款逐渐增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逐渐增大。因此,应收账款的风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表现风险是对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或者损失的不确定性。应收账款的风险主要体现款项到期无法收回,资金回笼受到限制,企业财务风险增加,进而造成企业经营上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薛勇 《活力》2004,(4):84-84
应收账款风险主要包括拖欠风险和坏账风险,拖欠风险是指客户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使企业蒙受的损失。坏账风险是指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形成坏账而造成的损失。拖欠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会转化为坏账风险,这两类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且尚未收到的款项。应收账款风险则指由于企业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同所引起的坏账损失和资金成本、管理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 企业坏账损失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 (一)来自企业内部的原因 企业坏账损失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企业财务通则》第三章第十三条关于坏账损失的定义为:坏账损失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收不回的应收账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实质是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产生的基础是应收账款的存在,因为有应收账款的存在就会产生应收账款收不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应收账款是指是指公司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在流动资产中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应收账款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因素的不确定性,致使应收账款的面临较高的风险,应收账款的风险是伴随着应收账款应运而生的,如何防止坏账是每一个公司普遍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含义、成因、风险和控制措施进行逐一的见解分析,以期在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企业除销产品,可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会造成企业资金成本、坏账损失等费用的增加.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5.5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 0%左右,而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是应收账款.如此庞大的数字告诉我们,企业应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上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在充分发挥应收账款的功能的基础上,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应收账款的风险.往来账款是由企业的除销行为产生的.企业提供除销,可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会造成企业资金成本、除账费用的增加.本文从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除账款流程管理不当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除账款管理流程完善的对策.企业要深入了解除销的本身的所存在的风险结合自身的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风险信用应收账款是由陈销行为产生的.是指企业为提高产品销售或者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货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开展了多种经营活动,往来款项作为单位总资产的一个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单位资金使用、财务状况结构、财务指标反映等诸多方面,所以对于企业了解自身往来款项管理方面的漏洞和问题,并加以改正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承受坏账损失的风险就越高。如果不对应收账款的增长进行有效控制,会增加企业的坏账损失,又将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阐述了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应收账款风险的管控措施,使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合理,减少坏账损失,加速资金流转,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孟林 《现代企业》2014,(3):66-67
应收账款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为争取更多客户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生产和财务状况有利有弊,如何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成为一个需要直面的重要问题.笔者将对应收账款的存在及风险的规避进行探讨.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成同比例增长,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就越高.因此,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合理规避应收账款的风险成为一个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笔者将对应收账款存在风险及其防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防范化解财务风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赊销为主的当今买方市场,企业应收账款日渐膨胀,支付能力下降,应收账款回收的不确定性等,加大了财务风险,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防范化解财务风险,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赊销业务的形成产生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增加意味着销售的扩大以及库存的减少,然而过多的应收账款会带来坏账损失的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防范。  相似文献   

12.
从部分乡镇企业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出,企业应收账款所占比重过大,应收销货款一直居高不下.笔者认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如不引起重视,势必影响到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乡镇企业只有以种种方法控制和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加大应收账款的清理回收力度,才能减少企业坏账损失的发生.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宋双喜 《铁道财会》2004,(Z6):62-63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是由于企业承包工程或提供劳务,而应向发包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垫资施工为承包条件的当今买方市场,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支付能力,由于应收账款回收的不确定性,加大了财务风险。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账龄分析,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经济业务往来中,发生的应收账款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是应收账款回收时间上的风险;二是应收账款回收数额上的风险。产生风险的因素:一是客观环境因素,二是主观管理因素。因此,企业要控制和有效防范应收账款风险,加速应收款的回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主要应在管理上下功夫。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做好防范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因赊销商品或劳务而形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管理不当会造成呆账、坏账,引起资产流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依法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以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风险.  相似文献   

17.
建立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减少坏账损失,对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基本构想:一是确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建立原则;二是确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方法;三是制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四是考虑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在建立、设计、执行、考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为加快产成品的销售,降低存货中产成品的管理成本,较多的采用了赊销策略.但赊销时,会因应收账款而付出一定的代价,即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企业平均无效成本(坏账、拖欠款损失、管理费用的三项总和)是销售收人的14%.也就是说,一个销售额1亿的企业,无效成本白白消耗掉了1400万!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赊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张涛  郑小三 《财会通讯》2011,(10):149-151
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赊销已经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方式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越来越多,已演变成一种财务风险。本文针对应收账款问题存在的现状,在信用风险和ABC分类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应收账款风险问题的办法,以期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出口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1.应收账款数额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6万亿元人民币,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占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深陷应收账款之困。尤其近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增加,卖方回款风险增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困境雪上加霜。目前国内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余额已达到了10000多亿美元,并且正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