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延安我和少奇相识 1947年3月5日,担任朱老总秘书的黄华同志通知我,要我到少奇那里谈话。原来是我第一次见少奇的时候提出过,希望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这些青年给予帮助,他记住这件事了。  相似文献   

2.
1977年1月,方毅同志由对外经济联络部部长调到中国科学院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院长是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同志兼任的.   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时任外经部副部长的陈慕华同志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通知我给方毅同志当秘书,并亲切地问我有没有什么困难.我当即表示,感谢组织的信任,只是我从来没有做过专职秘书工作,怕做不好.……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4日,国务院原副总理、我国外交战线的卓越领导人黄华同志,走完近百年的人生路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笔者本人无缘过多领受黄华同志的教诲,但当听到他老人家不幸辞世的消息时,1982年服务黄华同志进行对苏"葬礼外交"的一段往事顿时涌上了心头。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友     
《秘书工作》2009,(3):63-63
编辑同志: 从事秘书工作以来,细心品读《秘书工作》已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秘书工作》伴随我从基层到机关,从青年到壮年,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她就像我忠实的朋友陪我走过人生四季,带给我很多知识,很多感动,扩展了我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侯磊 《秘书工作》2010,(1):42-45
前几天,《秘书工作》的同志约我谈谈如何加强修养、做好秘书工作。结合自己从政42年的体悟,我感到做事之道在做人,做好秘书工作基础在人,根本在人,在高素质的人。只有加强人生能力建设,提高自身素养,优化自己的人生,才能切实提高“三服务”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曾经在陈丕显同志处工作过两年.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的一段特殊经历,也是我对秘书工作感悟最深的时期.回顾自己这段秘书生涯,我感到,做好秘书工作不仅体现在做事上,更体现在做人上. 理想信念是人的灵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陈丕显同志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虽历经磨难,但理想信念始终不动摇,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位老秘书工作者讲述独特人生经历、抒写人生感悟的好文章.作者满宗洲同志先后给两位将军当过秘书,后又担任秘书处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等职,退休以后仍老当益壮,又担任了新疆秘书公文协会会长,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刚踏入秘书工作岗位的同志.透过这篇文章,我们能感受到作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和追求.我们期盼更多的老秘书工作者给我们写来亲身经历的、具有深刻人生况味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我曾有幸两次在杨得志同志身边工作:一次是1970年年初到1973年年底,杨得志同志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其间,我作为济南军区党委秘书,直接在杨司令员身边工作;另一次是1984年到1988年,杨得志同志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文献   

9.
耿函照登     
胡高堂  姜烨 《秘书工作》2009,(10):39-39
编辑同志:您好!我是秘书战线的一名新兵,自2006年到北京科技大学党办、校办工作以来,《秘书工作》杂志给了我很大帮助,不仅让我在文字功夫上逐步提高,更使我对办公室工作的思考站在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来,办公室只有我们信息文秘室订阅《秘书工作》,由于在学刊用刊中受益匪浅,我把杂志推荐给其他科室的同事们。他们翻阅后同样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0.
编读问答     
编辑同志:我们到商店购物时,常听到实行"三包"一词,但究竟什么是"三包",怎样实行"三包"?我不太明白,烦请指教。读者:李倩李倩同志:您所提出的问题,现在我们请锦州消协赵德华、黄华忠两位同志来给您解答。编辑部李倩同志:你提的问题很重要。这是一个消费者、经营者、执法者都必须明确的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  相似文献   

11.
陈杰 《秘书工作》2009,(8):46-48
叶永烈先生所写的《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以下简称《胡乔木》),是少有的以秘书工作老前辈为传主的传记文学。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秘书工作的读者,我深为书中所载的胡乔木的生平事迹所感动和激励,并从中体味到一个秘书工作者对待事业、对待人生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陈方柱 《秘书工作》2006,(10):14-15
我是一名基层秘书工作者.回顾40多年的工作历程,可以说,我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自学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陈健 《秘书工作》2008,(5):59-61
2007年3月,我从联合国副秘书长的位置卸任,回到了祖国.从1972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开始,我曾先后4次到联合国工作,在联合国这一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工作了15年,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国际事件,使我受益良多.特别是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几年,更是我人生中十分重要、十分值得怀念和总结的一段时光.前几天,<秘书工作>的同志约我写写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经历,我欣然同意.……  相似文献   

14.
王鼎华 《秘书工作》2008,(12):44-46
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体育报社当编辑、记者,至1997年在国家体委司长的岗位上退休,38年一晃而过,人生匆匆,回首往事,我感到最值得纪念和回味的是特殊时期我任国家体委党组秘书的经历.……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秘书工作》的同志打来电话,约我写写自己40余年机关工作中最难忘的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谈人生,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人们常说人生如歌。我很喜欢《小草》这首歌,把它定为自己人生的主题歌。小草虽然“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但它与阳光、春风、河流、山川在一起,它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我想如果愿为人民甘当“小草”,甘愿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社会,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勤奋工作,人生一定会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侯磊 《秘书工作》2011,(1):49-50
广大老秘书工作者,是我国秘书工作辉煌历史的见证人,他们的奋斗历程、丰富经验和人生感悟,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惜和学习。为此,本刊特开辟新专栏"老秘书感悟录",开篇连载曾任河北省委副秘书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侯磊同志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名曰"碎思",确是作者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感悟,读来令人掩卷遐思,受益良多。  相似文献   

17.
我从1963年进入外交部工作,由“普通一兵”一直当到一任公使、两任大使,走过了有苦有甜的外交生涯。前几天,《秘书工作》的同志约我写写近40年外交生涯中难以忘怀的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令许多往事涌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18.
我的工作生涯经历了三个转折点:第一个是从一家机械厂转到一家杂志社;第二个是从杂志社转到秘书工作岗位;第三个是在秘书工作中结识了((秘书工作》。如果说前者是我工作的摸索,中者是我工作的定位,那么后者就是我人生精彩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我有幸被组织推荐,担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晓钟同志的秘书。从2008年2月至今,从事专职秘书工作已近六年。六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深深体会到,细节无处不在。如果把每次办文、办会、办事都当作一件需要精心呵护的作品,细节就如灰尘,无孔不入,稍不注意就会让作品蒙尘。只有做到一尘不染,才算是精品。这里,结合自身近15年的机关工作经历,与大家分享几则工作中忽略细节导致失误的案例。  相似文献   

20.
师情难忘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老师:父母是人生的启蒙老师,学校教师是学业的老师,领导、同事是事业的老师……我还有一个特殊的老师——《秘书工作》杂志。她是我从事秘书工作的好老师。党的十七大召开后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