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卫亮 《山东经济》2005,21(6):19-21
在既有的潜产权和产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产权基本属性的阐述,分析了潜产权的基本属性,得出潜产权虽然某些方面具有类似产权的属性,但是并不严格;甚至不具有这些属性的结论。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其未上升至正式制度和潜产权的内容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杨波 《改革与战略》2008,24(6):10-13
马克思之前的产权思想研究范围较窄,唯心主义色彩较重。在批判吸收这些产权思想合理成份的同时,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解答了当时最迫切的产权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产权理论。产权思想到马克思产权理论这一嬗变过程,给我们发展马克思产权理论、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以下启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吸收西方产权理论的优秀成果,紧密关注经济现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研究国内文化产业产权市场为切入点,阐述了文化产业产权交易的概念、功能和形成原因,对文化产权市场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梳理,进而总结了文化产权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文化产权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提出并论证一种新的产权起源假说——潜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潜产权的产生及其向产权的转化过程,认为:除单个主体的主观原因之外,正规制度的供给不足或非均衡是潜产权产生的客观环境,潜产权的出现是制度非均衡的表现和制度变迁的开始;潜产权转化为产权需要内在和外在两种动力,长期的宏观考察转化是无主体的演进,而短期的微观考察是有主体的;转化的方式是不确定的;而且转化也不一定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劳动力产权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珏 《南方经济》2004,2(10):5-9
劳动力产权是和物质财产产权相对的一个概念,物质财产产权是以产权范畴界定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劳动力产权则是以产权范畴界定的劳动力。与物质财产产权相比,劳动力产权同样具有收益性、排他性、流动性、分解性和交易性等基本属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强排他性、有限转让性和使用弹性等。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的自由不断实现和扩大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产权逐步实现的过程。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社会自古以来主要是物质财产的产权得到充分实现,劳动力的产权没有或者只有部分实现,产权制度基本上是物质财产产权主导的单一产权制度。单一产权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最高最后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完善商品经济和联合劳动的制度。从财产制度看,就是通过实现劳动力产权,从而确立利润共享、“见物又见人”的双重产权制度。这就需要形成“见物又见人”双重财产观;需要培育双重的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需要确立利润共享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6.
产权具体规定了人们受损与受益的界限以及谁必须对谁支付费用,出就是说其功能主要是使外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内部化。因此产权所有者为使自己产权收益增殖的最大化,必然会寻找最适合的形式加以实现,具体到企业之中便是寻找最佳的企业治理模式,但这种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产权的特征、所处环境及本国与外国生产力水平的相对差异等综合因素,而一旦这些因素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治理模式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皆适用的标准模式。李成刚、王志伟却规避企业产权这一核心而去寻找国有企业的合格产权主体来建立所谓符合产权效率要求的公司治理模式,无异是本末倒置,照搬他人成功经验,最终必将走入死胡同。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从阿罗一德布鲁证券到引入正交易成本、再到引入国家理论后的投资者产权保护,重新审视了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国家效用函数对投资者保护、进而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认为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保护乏力问题的形成机制,是国家效用函数主导下投资者产权的残缺,从而使投资者产权中一部分形成非排他性收益.引起市场参与主体防止非排他性收益耗散的结果。最后,该文提出了改进投资者产权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吴汉顶 《产权导刊》2013,(11):26-28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就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历程,进入到以产权体制改革为主要目标的阶段时,便形成了产权市场,这是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正如国企市场化改革要不断深化一样,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化改革也同样需要加快推进。国务院国函办[2013]63号文件提出“推进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化改革”正是顺应这一客观规律作出的正确与及时的指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所有权和,旨在能够形成关于这两个范畴比较准确的定义,科学地探析它们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当前理论界在这两 个范畴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其次;阐述了任何财产许多属性的集合,根据所有权的本质是性这一前提,得出了所有权的定义就对 或商品的某一属性或属集集合的独点权;第三部分从交易的角度,揭示了产权无非是所有权的总和(对一主体而言),或不同主体所有权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对某一财产而言),最后,在前面研究的结果的基础上,得出了关于产权和所有权之间关系的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产权重组:历史、问题与推进策略王坚峰一、什么是产权产权是财产权的重简称。财产权是“以物质财富为对象,直接跟经济利益相联的民事权利,如所有权、继承权等。简称产权。”就是与具体财产相联的合法权利或利益。从这二个表述中,我们可以对产权有个比较明确的把握:1...  相似文献   

11.
论国有企业产权机制的转换秦军以产权为中心所形成的企业责、权、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机制称为产权机制。产权机制是企业机制的核心结构,它既是深层利益机制实现的依托,又是企业经营机制的基础,是企业机制的中坚层次,产权机制是企业机制转换的契机。由于产权的占有...  相似文献   

12.
浅述日本独立系企业集团产权的形成方式及其启示贾佑龙1995年4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试点企业集团工作会议,其中第二条部署就是:“要将维系企业集团的‘六统一”关系,发展到母公司的产权联结的纽带上来”。这无疑为我国组建全国性企业集团指明了方向。二战以后,日...  相似文献   

13.
所有权不应当理解为是财产的某一属性或属性集合的所有权,产权也不应当理解为是所有权的总和,而是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的一般性财产权的概括。文章根据这两个定义,重新把握了产权与与所有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产权结构表现出全民持股和法人资本化两个显著趋势.文章阐述了这两个趋势,并剖析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实现从单一的产权流转平台到投融资平台的发展过程中,海南产权市场近几年在内部规范和市场平台搭建上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形成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备足了向前发展的实力和底蕴。  相似文献   

16.
本从企业产权角度分析了企业家人力资本这一异质型人力资本,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是目前国企产权改革的一个焦点,井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定价进行探计,提出用增量资本而非存量资本解决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陶一桃 《特区经济》2000,(10):52-53
1960年代,科斯教授发表了被誉为产权经济学领域经典之作的长篇论文——《社会成本问题》,在这篇充满智慧与创意的杰出论文中,科斯教授开拓性地把产权分析纳入了经济学的体系之中,正式建立并阐述了交易费用与产权的重要关系。科斯教授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被芝加哥大学……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人甚至称其为人力资本时代。这一根本变革对传统的企业产权及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在企业的产权结构中,货币资本一统天下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人力资本开始拥有了部分产  相似文献   

19.
一、现状 自1996年徐州产权交易所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健全完善、拓展运营和有效管理,徐州市的产权市场建设初具雏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域内经济规模相适应,规范、高效、流转顺畅的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和市场网络,有效地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合理调整,在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国有企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建立区域性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产权导刊》2012,(8):4-6
贺《产权导刊》复刊十周年公开发行百期 《产权导刊》编委会主任 李保民 《产权导刊》从2002年在天津复刊,到今年已整10周年。从2004年获得公开号,5月出版公开发行的创刊号,至今年8月,公开发行整100期。对《产权导刊》来说,对各位编委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因为,这10年里,这100期中,浸透着你们的心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