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农村道德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诚信缺失、浪费严重、家庭美德丧失、封建迷信抬头等伦理困境。这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是社会转型给新农村道德建设带来的新挑战,也是农民自身主体性因素不强所造成的。新农村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农民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早已是共识,然而由于分散农户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长期以来农民在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只能是原料生产者。组织起来的密云农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载体,经过几年探索,在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虽然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发展,但还存在着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农民素质不高、农户与企业之间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等问题.要促进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企业与农民之间要建立起真正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人才队伍;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经济理论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友  栾敬东 《乡镇经济》2004,(12):10-11,4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制度变迁有收益,也必然耗费一定成本。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制度变迁的选择和制度创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妤  朱江涛  汤丽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3):74-79
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是一个高风险的基础产业。特别是西部农村,农业基础环境较差。底子薄。文章主要研究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产业化模式选择及其如何利用规避机制来分散和转嫁风险,保障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遥用现代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AHP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有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非农业收入不足、农民的不合理负担过重等。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不仅能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降低交易费用和市场风险,而且能增加农民的非农性收入,同时使农民分享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各地在开展农业产业化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侵犯农民的经营自主权、重复建设、市场供过于求、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利益、政府的负担加重等问题。计多人因此对农业产业化产生看法,消极地对待,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开展。对此,我认为不能以偏概全,而应该对各地开展的农业产业化进行区别,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从而指导农业产业化健康地发展。一、两类农业产业化的异同从表面上看,各地开展的农业产业化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如果我们结合实地调查,就…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公司 农户“为基本模式的农业产业化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成效不明显的状况,本文进一步提出,只有依靠财政与金融的大力支持,发展农民自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才能把农产品的增加值留在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同时也是消解目前农村金融“两难困境“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进行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新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必须与农民结成共同利益关系,让农民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发展,这是关系到产业化经营成败的关键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没能得到解决.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基本理论、应建立和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政策保障措施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莹  刘璐 《中国经贸》2011,(14):186-188
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问题目益受到公众关注。基于注册会计师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双重属性,本文通过建立道德判断一成本收益衡量一道德动机建立一道德行为的道德决策模型,尝试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问题进行剖析。本文分析认为,道德动机的建立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关键,而个体道德水平和环境变量会影响注册会计师道德动机的建立。因此,要改善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问题,需要在加强个体道德水平的同时改变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刘磊 《特区经济》2010,(7):183-185
道德风险和逆选择并不是医疗保险中特有的现象,它们在任何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中都存在,但在医疗保险中更为严重。在新农合中,由于农民有自愿投保的选择权而保险机构却没有拒保权,面对的又是处于艰难生存环境的农村卫生机构,其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现象要严重得多,如果不能处理好新农合中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将可能导致新农合的市场萎缩与效率的下降。本文就是在研究新农合中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生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规避措施,为新农合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微观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2.
胡军  叶梅 《新疆财经》2011,(4):36-40,56
"十二五"期间,兵团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有效措施是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但兵团新型工业化的推进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在对兵团新型工业发展的成效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十大路径,即以优势资源转换促进工业经济的腾飞;以大企业大集团奠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以合理的结构和布局夯实发展的基础;以务实的政策举措推动对外对内开放;以优越的投资环境促成产业转移落地;以多元化产权激发新型工业发展活力;以资源的统一整合推动产业集群构建;以实用的创新平台促进先进战略实现;以有效的培养方式加快优秀人才输送;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3.
道德法律化的理论依据是道德与法律的深远的渊源关系,道德与法律同属调整和维持人类行为关系的规范,道德与法律的互化是以道德法律化为前提的。在社会转型期,道德本身面临困境的现实情况下,一定的道德规范进入到立法程序之内,形成为法律条文,并具有法律效力,即道德法律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在社会互构理论的视角看来,道德法律化变得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先秦时期的国家间道义思想具有整体性特征,其内在逻辑基点和现实支持即是人性中的道德。它有两个理论支点:一是国家间道义与国家利益具有统一性;二是国家间道义有助于形成国际权威。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主张将国家间道义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重要考虑因素,认为符合道义应该成为国家对外行为的最高追求,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国家利益。先秦诸子(韩非子除外)均认为,在处理国家间关系时应遵循道之以德,不以强凌弱;和睦相处,不以战争方式扩大国家利益的原则;孔子、荀子和管子还强调遵循言而有信、讲求国际诚信的原则;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以及遵守国际规范的原则。先秦诸子普遍认为,具备坚实的道义基础是一个国家成功崛起的必备条件。先秦国家间道义思想与西方主流国际道义思想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承认道义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的作用,其不同点在于:前者将道义视为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考虑因素,后者则将道义因素虚拟化处理。以孔子和老子等为代表的先秦杰出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的中国文化以及世界文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改变各类金融资源涌向城市的局面,提高农业产业化运行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现有的农业产业化及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金融资源配置功能为视角,深入研究农业产业化及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分析农业产业化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缺失的现状与成因,探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缺失的矫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徐全忠 《特区经济》2013,(9):219-221
现代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力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成本管理弱化、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财务管理创新。农业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要从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教育入手,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预警系统建设,突出柔性管理,逐步培育具有特色的优秀财务管理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的道德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道德建设来说,这样的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针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强化诚信和责任意识;大力宣传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干部道德教育:以人为本,突出人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