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尹俊  黄鸣鹏 《中国市场》2011,(37):17-22
组织内的交换关系包括员工与组织和与主管的两类交换关系,这一点在以往关于组织内部人身份感知(perceived insider status,PIS)、感知的组织支持(perceived organization support,POS)、感知的主管支持(perceived supervisor support,PSS)以及领导—部属交换(leader member exchange,LMX)等的研究中得到了验证。本文试图探讨中国情境下,这两类交换关系对员工角色内和情境绩效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与组织的交换关系,与主管的交换关系对员工的角色内绩效以及情境绩效都有更强的预测作用。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的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领导-成员交换是西方学者从领导与下属垂直对子关系视角提出的一个构念,它会受到领导特征、成员特征、领导与成员一致性以及领导与成员互动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产生影响。而且,在团队工作情境下,此领域衍生出了团队领导-成员交换、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差异和相对领导-成员交换等新构念。未来应对领导-成员交换一致性进行研究,并探讨领导-成员交换对领导的影响,同时注重团队情境下领导-成员交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管理中,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本文中引入类亲情交换。主要探讨了类亲情交换关系对组织承诺的影响,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数据搜集,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类亲情交换关系对感情承诺、规范承诺有正向影响作用,对经济承诺有负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区别于道德决策理论对道德认同影响个体行为的解释,本研究基于人际交换关系视角,探究领导-部属交换和团队-同事交换在道德认同影响任务绩效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并考察员工自我效能在以上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43名企业员工开展两轮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领导部属交换和团队-同事交换在道德认同与任务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自我效能显著调节了领导-部属交换/团队-同事交换与任务绩效的关系;(3)自我效能显著调节了领导-部属交换/团队-同事交换在道德认同与任务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欣 《商》2014,(34):68-68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人情和关系处理的社会,所谓“熟人好办事”。回归到企业中,以领导者为核心形成的领导“圈子”在组织中也占有很多优势。本文借助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对此进行分析,力求探讨规避英负面影响的措施,希望对组织,尤其是华人组织能提供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学生消费者为研究对象,从社会交换的视角论述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关系,对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交换关系的特点、形成过程、交换资源的具体内容做了理论上的探讨;结合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调查结果,编制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交换关系问卷用于测量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交换关系质量的高低,进而分析当前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交换关系的现状.研究结果:1、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交换关系问卷共有27个项目,由诚信经营、真诚服务、关爱与尊重、传播与赞扬、满意与忠诚5个因子构成.问卷结构清晰、信效度良好,可用于测量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交换关系的质量.2、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交换关系质量总体偏低,并且大学生消费者和商家交换关系质量不存在大学生消费者父母在文化水平方面的差异,但存在大学生消费者在性别、年级、生源所在地、是否是独生子女、家庭年收入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尹俊  王辉  刘斌 《商业研究》2013,(6):95-101
本文运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员工个体内层面因素(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工作满意度)对员工工作绩效(任务绩效、情境绩效和反生产绩效)的影响,并检验了个体间层面因素(领导-部属交换)对这些影响的跨层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的积极情感与其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正相关;员工的消极情感与其反生产绩效正相关;与领导-部属交换水平高的员工相比,低水平领导-部属交换的员工,积极情感与情境绩效的正相关关系更强。  相似文献   

8.
ATM(异步传输模式)交换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技术,用户数据被组合成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并在ATM网中分时传送。ATM交换支持不同的传输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单模/多模光纤,并提供不同的传输速率,可以组建不同规模的网络,如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同时支持数据、数字化语音/图像的传输。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风险定义内涵的剖析,结合风险利益和交换的概念,第一次对(投机)风险的商品特性进行了说明,明确提出了风险交换的概念,并对有关问题,特别是投机在经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3)
本文在对家长式领导、离职倾向和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等理论做出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指出家长式领导行为能够通过关系的交换来影响职工的离职意向。  相似文献   

11.
作为学术界的共识,上下级关系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而中国社会与西方不同,是以关系为导向,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社会的上下级关系和西方情境下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区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本文还从领导者、下属和组织的层面探讨了上下级关系在企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已有研究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纳入离职研究中,但对其影响机制没有达成共识.本研究在回顾并分析中西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相关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具体情境"关系、权威、回报"等,引入中介变量主管承诺,调节变量组织承诺,建立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离职意图的影响机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正向影响主管承诺,主管承诺与员工离职意图之间受组织承诺调节.  相似文献   

13.
李日新 《商业时代》2012,(24):60-61
商品交换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在《资本论》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正确理解与发展马克思的交换理论对转型中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从交换理论视角系统论述了货币价值论,并通过对交换过程的历史研究和发展逻辑的结合,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全面地阐明货币的职能及其关系和货币流通中的规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陈晓敏  陈同扬  于妍 《商业时代》2015,(11):110-112
本文通过对311个实际样本的调查,研究了合作性和竞争性冲突管理倾向对团队成员交换的影响,识别人际信任对冲突管理倾向和团队成员交换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作性冲突管理倾向可以正向预测团队成员交换,竞争性冲突管理倾向可以负向预测团队成员交换,人际信任对冲突管理倾向和团队成员交换之间的关系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任务与市场营销的关系,给出了市场营销的定义,然后从三个视角分析价值内涵,指出价值的六个特征,介绍了顾客让渡价值,讨论了价值交换与市场营销的关系,得出营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的结论,最后简单分析了基于价值交换的市场营销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任务与市场营销的关系,给出了市场营销的定义,然后从三个视角分析价值内涵,指出价值的六个特征,介绍了顾客让渡价值,讨论了价值交换与市场营销的关系,得出营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的结论,最后简单分析了基于价值交换的市场营销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公正、社会交换关系变量与员工心理契约违背间的关系研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对35家企业410位员工的调查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公正和领导-部属交换关系问卷具有良好的构思效度;组织支持感和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对组织公正各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程序公正、互动公正是心理契约违背感的有效预测指标,对组织支持感与心理契约违背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还会对心理契约违背产生直接影响;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完全通过组织公正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心理契约违背感产生影响。因此,文章在检验中国文化背景下组织公正维度结构的基础上,拓展了组织公正、社会交换关系变量与员工心理反应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8.
谭春平  陈肖肖  王烨 《财贸研究》2019,30(4):98-110
中国传统家文化背景下,家族主义和泛家族主义使得亲情关系被推及至血缘之外的员工与组织的关系中,衍生出以需求法则为原则的类亲情交换关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取526份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影响因素,以及类亲情交换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表明,家文化、需求、支持、信任、沟通对员工与组织间的类亲情交换关系具有积极影响,而利益对类亲情交换关系的影响不显著;类亲情交换关系有利于提升员工的感情承诺、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而对经济承诺与机会承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马晓娟 《商业时代》2007,(20):23-24
本文在分析客户关系管理高失败率原因的基础上,对国际上新出现的客户管理关系理论从定义、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管理关系(CMR)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出口和OFDI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其研究意义在于根据两者间的关系可以制定适合的政策与措施,使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本文根据中国1982年-2014年的OFDI、出口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数据构建了回归模型,得出二者为互补关系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