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所谓债转股,就是将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对企业的贷款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债权转为股权既可以盘活银行不良贷款、化解金融风险,又以支持国企解困、推进改革步伐,不失为一种银企实现“双赢”的选择,然而,在债转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误区的违规操作。本就债转股具体实篱过程中存在的几种误区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林骏 《商业会计》2001,(10):11-12
债 转股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的持股与被持股、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 ,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债转股对国企脱困和银行改善经营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也应看到 ,在目前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国有银行的商业化程度不够高、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的环境下 ,债转股的正面作用将大打折扣 ,负面效应将日渐突出。笔者认为 ,债转股可能带来如下问题与风险。  一、不利于企业机制的转换对于债转…  相似文献   

3.
债 转股是把银行与企业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关系 ,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债转股对资产负债率很高的国有企业来说 ,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有效手段。具体目标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 化解金融风险 ,提高不良金融资产的回收率 ;2 推动国有企业的解困进程 ;3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强化企业治理结构 ;4 促进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然而 ,在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的今天 ,人们理性认识债转股至关重要。我们在注意到债转股对银行、国企和资产公司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 ,还要透过表层 ,从…  相似文献   

4.
“债转股”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债转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顾名思义是银行将对企业的债权转换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权.在我国,债转股具体指的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5.
债转股对盘活银行不良资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脱困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作认为债转股自身并非具有所谓的“一箭双雕”功能。本从债转股的关键环节--股权退出入手,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股权退出所面临的种种风险,着重提出实现债转股股权顺利退出的路径选择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的三大“杀手锏”之一的“债转股”,自去年朱镕基总理亲自部署以来,至今已运行了半年多时间,究竟“债转股”这一举措有何实效?政府、企业、资产管理公司等重要部门是如何看待和运行“债转股”的?为此,我们继去年第10期组织“债转股”专题后,本期又一次推出“债转股”专题报道,使关心这一问题的读能及时了解“债转股”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关于债转股问题的全面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债转股,是指以商业银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债权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由此,原来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持股关系,还本付息转为按股分红。在操作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成立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把不良资产剥离出去,分别转交给本行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1999年国务院批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后,债转股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8.
尹显萍 《计划与市场》2000,(3):14-14,11
一、为什么要实施“债转股”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刻,作为构造新型银企关系举措之一的“债转股”终于付诸实施.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资产管理公司已着手收购、处理四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的部分不良贷款,其目标是通过重组银企债权债务关系,理顺银企关  相似文献   

9.
借鉴国外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情.政府在1999年出台了被称之为国企改革脱困三大“杀手锏”之一的“债转股”。作为肩负着特殊使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就在此特殊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从去年4月20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揭牌成立至今,历时已一年,“债转股”工作已开始进入具体实施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是指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国有商业银行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实现债权转为股权。本文构造了资产管理公司与债转股企业的两个博弈模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信号传递博弈模型,进行了均衡分析,以此来诠释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在债转股运作中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债转股,就是将商业银行对一部分国有企业的不良信贷资产转换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企业的股权。针对我国开始实施的“债转股”举措进行分析,指出其积极性作用和风险,提出实施“债转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以下简称“债转股”)工作,推进债转股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盘活不良金融资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规范实施债转股企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有关单位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相似文献   

13.
债转股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许多处于困境中的国企想方设法去争取的“美味大餐”,当我们在为债转股而使许多国企暂时脱困而感到欢呼雀跃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它的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债转股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之一.自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批准实施这项政策以来,债转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由财政出资,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负责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债转股业务.到目前为止,这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已接受了国有商业银行高达13000多亿的不良资产,其中71%已办理了资金结算.债转股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重组的重要对策,其目的有二:一是实现国有企业改制;二是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但是,从债转股政策出台运作至今的实践看,由于没有形成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不少企业把债转股当成"免费午餐"、"债务大赦免",不管自身是否符合债转股的条件,争相上马,甚至银企勾结,共同作假,将根本扭亏无望的企业进行包装,报批债转股,有的甚至把债转股当成赖帐、逃债的合法途径等等.这将直接导致债转股政策目标错位,威胁国企改革的进程.鉴于此,本文从财务学的角度对债转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帆 《计划与市场》1999,(12):12-14
今年是国企三年脱困的第二年。千头万绪的国企改革难点中,“巨额债务”是一道绕不开的关隘。债务不去,国企难兴。在银行受不良债务影响严重、国企改革由于过高的负债而举步维艰的攻坚时刻,中央提出,结合国有银行集中处理不良资产的改革,通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的风险及其法律缺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 《财贸研究》2001,12(2):57-59
债转股作为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措施,可化解金融风险和推动国企改革。但债转股存在道德风险、投资风险以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权运作的风险,能否实现预期目的尚存在较大的变数。同时债转股还存在着各种法律缺陷,如规避《银行法》以及与《公司法》有关条款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7.
刘伟 《商业会计》2000,(3):19-21
前 不久 ,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和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等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其中 ,对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是我国政府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根据实施“债转股”对国企进行战略性重组 ,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粮食行业的企业能否实施债转股 ?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尝试性的探讨。一、粮食企业现状及实施“债转股”的条件分析(一 )粮食企业的现状1 盈亏情况截至 1 998年末 ,粮食企业全行业亏损 40 0多亿元。其中 :购销企业亏损占 75 % ,经营性企业占 2 5 %。粮食行业的亏损主要为…  相似文献   

18.
据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提供的消息 :为了保证债转股工作质量 ,加快工作进度 ,规范操作程序 ,强化管理 ,国家经贸委近日发出《关于债转股企业规范操作和强化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 ,实施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实现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一项重要措施。《通知》要求 ,有关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署的债转股协议要符合中央、国务院有关债转股的政策规定。实施债转股企业要切实做好工作 ,要认真落实债转股协议和方案 ,确保如期实现扭亏为盈 ,并按债转股协议及方案积…  相似文献   

19.
《商业会计》2001,(2):12-12
为 了保证债转股工作质量 ,加快工作进度 ,规范操作程序 ,强化管理 ,国家经贸委近日发出《关于债转股企业规范操作和强化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 ,实施债转股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实现国有企业扭亏脱困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经贸委、有关单位和实施债转股企业要认真做好债转股的各项工作。实施债转股的企业 ,要集中力量重点做好转换经营机制、减员增效、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工作。《通知》要求 ,有关企业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署的债转股协议要符合中共…  相似文献   

20.
许森林 《经贸导刊》2000,(11):18-20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刊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今年是国企脱困的决战之年,随着中央实施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继续实施,随着兼并破产、债转股、技改贴息等国企脱困三大“杀手锏”的稳步推进,湖南省的国企改革与脱困进度如何?绩效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