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汶川“5.12”灾难发生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价值520万元的牛奶及奶粉送到了灾区。公司董事长、总裁迅即带头捐款410万元.又通过内蒙古政府援助物资80万元奶粉.捐赠款物共计1010万元。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中国的媒体表现出令人敬佩的专业精神。中央电视台在灾后第一时间发布了地震信息,并迅速做出不间断直播的决定。灾难发生地的四川电视台反应迅速,报道突出。成为了解灾情、鼓舞士气、导向舆论的主渠道。给国家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2008,(6):44-45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温家宝总理在第一时间飞赴四川指挥抗震救灾,解放军、武警部队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的同时,四川各级党委、政府临危不惧,沉着应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服从抗震救灾。他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人民子弟兵的全力救援,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倾情相助,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灾难。  相似文献   

4.
重返震区     
一年前,这里天崩地裂,悲痛欲绝。 我们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记录这场灾难, 更记录灾难面前的勇敢、团结和友爱。  相似文献   

5.
重返震区     
一年前,这里天崩地裂,悲痛欲绝。 我们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记录这场灾难, 更记录灾难面前的勇敢、团结和友爱。  相似文献   

6.
5月19日,本刊2008年第18期——《四川大地震特刊》出版。特刊在第一时间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了地震灾区的受灾场景和救援大行动。本刊多名记者从地震灾区发回的现场报道和拍摄的数百张抗震救灾现场照片,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面;体现了面对灾难,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本精神;增强了人们正视灾难、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决心。特刊出版后,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进行了重点转载,人民网、读览天下等网站还专门为特刊制作了电子杂志。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5月19日,本刊2008年第18期——《四川大地震特刊》出版。特刊在第一时间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了地震灾区的受灾场景和救援大行动。本刊多名记者从地震灾区发回的现场报道和拍摄的数百张抗震救灾现场照片,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面;体现了面对灾难,生命高于一切的人本精神;增强了人们正视灾难、战胜灾难的勇气和决心。特刊出版后,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进行了重点转载,人民网、读览天下等网站还专门为特刊制作了电子杂志。  相似文献   

8.
四川5.12大地震如一把尖刀,刺痛了中华儿女的心。 灾难袭来,没有人能够袖手旁观。仗义疏财,拔刀相助是中国人习惯的接人待物的方式。于是,企业、团体、个人、基金会、民间组织都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捐款捐物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一份挂念。 还有这样一群人,从电视里看到流离失所、痛失亲人的同胞,就再也坐不住了,第一时间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或者跟随组织,或者自发前往,他们只有一个信念,给需要的人以微薄的援助。路不通,他们就打车、走路进去,把随身带的物资一件不剩地留给灾民。虽然工作通常都很琐碎,但他们不厌其烦,哪怕仅仅是搬运物资,给灾民烧开水,给灾民做饭,他们都乐此不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相似文献   

9.
熊艳 《魅力中国》2013,(8):54-54
灾难报道一直是新闻人共同面对的难题,它包裹着这样一些永恒的诘问:是在记录还是在闯入?有没有造成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对比日本3.11太地震的报道.日本电视台的冷静和稳重得到了全球舆论的一致嘉许,NHK的报道被称之为“绅士般的报道风格”,尽管核泄露事故一波三折,让日本充满了不安,但“NHK的报道让人收敛了焦躁的情绪,去学习思考和判断。”可见,灾难报道的分寸尤为关键。本文将针对当前灾难报道存在的问题,阐述如何把握灾难报道的分寸这一问题。对提升灾难报道水平、发挥灾难报道的积极作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卉 《东北之窗》2008,(11):26-26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董惠娟只有15岁。那场灾难夺走了她的父母兄嫂。劫后余生的她,后来选择了灾后心理干预作为研究方向,成为这个专业的中国第一位博士。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这位年近5旬的心理学家第一时间赶到灾区。  相似文献   

11.
汶川"5.12"灾难发生后,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价值520万元的牛奶及奶粉送到了灾区.公司董事长、总裁迅即带头捐款410万元,又通过内蒙古政府援助物资80万元奶粉,捐赠款物共计1010万元.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四川省汶川及周边地区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全国人民的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发出抗震救灾、贡献爱心的号召后,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为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热潮。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团结一心,共抗震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在灾难救助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梳理国际红十字组织参与灾难救助的发展历程,探究其优势和不足,为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特大地震,汶川之殇,四川之殇,中国之殇。死者安息,生者奋进。然而灾难又带给我们思考,在灾难面前我们是否真的无能为力?大自然的咆哮我们是否只能听之任之?在回顾灾难,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奇迹——地震发生之时,德阳市旌阳区城南街道辖区13万余居民无一人因灾死亡,且在第一时间便以街道为单位派出有生力量开始参与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城南街道办事处党政一班人常年奋战在辖区防震减灾体系的建设中,从防震减灾科普进社区到应急志愿救援队的建立,"城南经验"在这场举世震惊的特大地震中创造了奇迹……  相似文献   

15.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永远铭记的心痛。山河颤抖,筋脉相连。灾难发生后,浦东迅速派出了医疗救援队、社工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支援灾区重建,上海从全市相关委办局和部分区选调精兵强将组成上海援建指挥部并派驻都江堰,书写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壮丽诗篇。这其中就有浦东区委办公室的张文军。  相似文献   

16.
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近年来最大的劫难.截至6月30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95人遇难,374177人受伤,失踪18403人.在灾难发生第一时间,搜救幸存者、救治伤员、转移受灾群众只是抗震救灾的第一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在汶川大地震心理救援、灾民心理抚慰、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灾后心理重建的过程中诞生的国家863计划地震应急项目最新成果——灾难心理学进行评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该书的面世经过,挖掘了该书必要的科学背景;其次,分析了该书的政治特色,指出这个理论体现了灾难心理教育的鲜明政治品质,树立了科学的灾难观和正确的生死观作为提高防灾心理素质的哲学指导思想和人格教育基础;第三,概括了灾区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可喜进展;最后,对灾难心理学进行了科学的展望,指出它具有灾难心理背景学、灾难心理技术学、灾难心理实验学等主要发展方向,将向各学科领域渗透延伸,是发展的学说,未来将成为集灾难心理研究之大成的科技殿堂。  相似文献   

18.
<正>6月,河南省某市一公司发生火灾,该市官方微信对此第一时间发布新闻通报。在这篇263个字的通报中,有165字都在介绍"各级领导重视"。河南郑州市金水区读者乔志峰评论说,灾难八股文层出不穷,肯定不完全是撰写者水平太低,其中有其他更现实的考量,一方面是试图让受害者及其家属"情绪稳定";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化灾难为政绩"的神奇效果;有的领导甚至将救灾异化成了自己抛头露面出风头、展现个人"良好形象"的机会和舞台。  相似文献   

19.
峥嵘 《中国经贸》2008,(19):70-70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网络瘫痪,信息系统中断和重要数据丢失,不仅影响了国家抗震救灾的决策部署和组织指挥,而且还造成一些重要网络、重要业务难以在短期内恢复.现实灾难再次凸现容灾备份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5.12大地震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和损失。民族、国家的灾难和损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弥补。经济重建、文化重建、社会重建。甚至房屋重建、家园重建。等等。都可以在全社会的努力中,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