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霍润涛 《数据》2002,(9):23-25
<北京统计>2002年第7期刊登的高娅娜、侯建军同志"漏报瞒报?"一文,笔者读后对于文中漏报不能与瞒报划等号的结论性观点十分认同.  相似文献   

2.
马晓轩 《数据》2005,(5):51-51
瞒报项目①发给职工的过节费②单位给职工提供的午餐补贴③单位给职工个人报销的电话费④漏报单位雇用的临时工人的工资⑤漏报单位发放到个人可以自行支配的"房改一次性补贴"⑥按"实发工资"数上报,漏报单位代扣代缴个人税金、保险费等等.  相似文献   

3.
此前我曾以SARS和空置房为例,讨论过国内和业内的信息透明度问题(见《导报》今年10期11页)。 讲信息披露,多会聚焦在数字上是不是真实、准确,有没有瞒报、漏报。其实,还有一种做手脚的方法,是搞概念游戏。 出于对空置房数量太大会吓跑投资者的担心,一方面,只报空置房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不能缺少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本文阐述了现代政府公信力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动机制,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依据公信力的变动机制.试图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快速、有效、可持续地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省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尚处于逐步完善之中,参保单位瞒报、漏报缴费工资总额,虚报离退休人员或瞒报离退休人员死亡等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已经严重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社会保险稽核是确保社会保险费应收尽收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梁韵瑜 《数据》2002,(7):26-26
长久以来,"漏报"这个词频频见诸于众多统计报纸和杂志关于统计违法案例的描述中,说明基层统计报表的数据漏报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其实,我国《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界定中,并没有针对漏报问题的说明.许多执法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漏报视为瞒报,并据此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处罚.  相似文献   

7.
漏报=瞒报?     
长久以来,"漏报"这个词频频见诸于众多统计报纸和杂志关于统计违法案例的描述中,说明基层统计报表的数据漏报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其实,我国《统计法》对统计违法行为的界定中,并没有针对漏报问题的说明.许多执法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漏报视为瞒报,并据此对有关单位进行了处罚.  相似文献   

8.
王耀武  侯福忠 《活力》2007,(3):56-56
统计事关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从客观上决定了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及时。可以说,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然而,现实中虚报、瞒报、漏报、不报、拒报、篡改、造假统计数据现象都不同程度存在,致使有些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严重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统计基础薄弱、统计工作滞后的局面也日益显现出来.虚报、漏报、瞒报、拒报统计报表的现象屡有发生,直接影响了源头数据的质量,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如何顺利地开展民营企业统计,准确地把握其经济发展的脉搏,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资料,为社会公众分析和研究问题提供详细信息,是统计工作者面临的紧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肖峰 《秘书工作》2009,(7):27-27
在信息工作中,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信息报送极为重要,但同时也是基层信息工作中带有普遍性的难点问题,迟报、漏报、瞒报甚至不报,已经制约了信息工作职能的发挥。因此,我们信息工作部门要迎难而上,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优势和作用,突出重点,不断探索新办法,切实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  相似文献   

11.
陈矜 《财会通讯》2005,(11):81-81
重要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审计概念,它贯穿于现代审计的全过程,是决定审计工作检查范围、程度的直接依据之一。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由此可见,重要性可视为会计报表中包含的错报、漏报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其内容理解的“临界点”,超过该“临界点”就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正确性。由于对不同的报表使用者的目的、心理偏好、性格等的不同,因而影响他们决策的错报、漏报的重要性水平也不同。重要性是针对会计报表而言的,也就是说,一张会计报…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信力是社会赖以“良性”的稀缺性资源,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升政府公信力要从转变理念和加快制度创新入手,致力于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透明化政府,塑造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公共治理型社会。  相似文献   

13.
南通市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已居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位置。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思想进一步解放,在这支“异军”后面,又出现了一支新的异军——村以下(含村)农民办的企业正在迅猛地发展着。笔者认对启东市4个村的调查中发现,村以下企业瞒报实绩,是个普遍现象。这4个村,统计工作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漏报了一部分。如天汾乡的某村,实际经营业务收入93O0万元,1一回三月上报3500万元,到年底只能报5500万元,少报利%;比较而言,统计工作最上路子的永阳乡某村,实绩是2740万元,实报是19OO万元,也少报对%。究其原因:其一,企业…  相似文献   

14.
有关数字虚报、瞒报和漏报行为直接影响领导正确决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行为一个共同表现,就是基础数据缺乏,难于核查,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增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虽然很大方面是主观上的故意,但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却是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必须从健全机制入手,认真研究解决虚报、瞒报和漏报的问题。 一、要加强基础工作 这里所说的基础工作,是指与数字有关的会计、统计和审计工作,因为在一个经济核算单位中,这三顶工作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还相互促进,可以说是缺一不可。但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和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中往往只有…  相似文献   

15.
毛雷 《东方企业文化》2011,(20):126-12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全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由于近年来一系列关于政府官员的负面新闻不断出现,我国政府的公信力每况愈下,民众对未来越来越缺乏信心。也正因为政府公信力的不断下降,我国社会的发展道路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阻力。本文将主要从政府公信力的下降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影响方面着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任何单位不得谎报、瞒报、漏报缴费基数和人数。为督促用人单位如实申报和缴纳社会保险费,防止“跑冒滴漏”,做到一人不漏、一分不欠,劳动保障部门在执法监察中对缴费单位进行回顾性检查时,必须着眼于两个基本点——缴费人数和缴费基数,把握一个中心——社会保险费,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契约化、复杂化的特点,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难,瞒报、漏报缴费基数,虚报和冒领社会保险待遇等各种  相似文献   

18.
曾波 《宁夏审计》2010,(4):51-51
缓税,即延期缴纳税款。在税收征管审计工作实践中,通过分析违规缓税原因,我总结出了“跳板”和“水涨”两个效应。这两个效应对缓税办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就个人体会与审计同仁探讨如下:“跳板”效应。政府目标任务是各级政府工作的中心。政府目标任务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同时又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关键。其中,财政收入增长是政府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证。如果将地方财政收入比作“跳板”,那么地方经济发展、政府工作目标、领导干部政绩都受制于财政收入的增长这块“跳板”,从而形成“跳板”效应。因此,政府在当年各项目标已经完成后,为了下一年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必然会默认或授意税务机关办理缓税,从而达到调节财政收入的目的。相反,如果当年财政收入不足,则会强令税务机关竭泽而渔,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险稽核对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和领取待遇行为,防止和纠正社会保险费征缴、支付中的漏报、瞒报、欠缴、冒领行为,维护社会保险工作秩序,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2001上,我省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一部  相似文献   

20.
张蕾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8):240+124-240,124
现阶段已被誉为“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政府公信力却面临各种挑战.政府本身的管理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新媒体自身的特质等是造成政府公信力式微的原因.在这样的环境下,塑造、强化政府公信力,就需要政府部门以端正、积极、公正、公开的态度,合理、科学应用新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