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彩屏手机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了,从2001年4月爱立信推出中国市场上的第一款彩屏手机T68至今,彩屏手机已经快要在中国过两岁生日了。在这两年之内各个厂商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彩屏手机产品,特别是2002年10月份MMS开始投入使用后,各个厂商纷纷推出带有彩信功能甚至是数码相机功能的彩屏手机,掀起了彩屏手机市场的一个高潮。迄今为止,中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40余款彩屏手机。  相似文献   

2.
国内彩屏手机市场,你方唱罢,我又登场,有打价格牌的,有打概念牌的,有打感情牌的……然而,近来一则市场上80%的彩屏手机皆属于"假彩"的传言,却引爆出手机行业内的"准造假"丑闻。彩屏手机属"假彩"绝非"哗众取宠"今年,彩屏成为手机市场主流,彩屏已成为手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属性。可是,就在6月4日,有业界人士自揭行业黑幕时称,目前市场上至少有80%的彩屏手机属于"假彩"。立马,众多媒体争相报道了此事。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手机彩屏使用的液晶显示技术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庚晋  子萌 《现代质量》2003,(3):34-35
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各厂商不断推陈出新,以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不过,大家的确也可以看到,现在的手机新品上市速度实在很快,除了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化和更新,最大的改变就是市场上彩色屏幕显示手机的涌现,它们为手机原有的"黑白"世界增添着彩色元素。众商家掀起彩色手机浪潮有关资料显示,仅仅一年时间里,彩屏手机就占据了日本手机市场的一半,一跃成为主流手机。韩国手机市场彩色风潮也刮得正猛,彩色产品赶超了黑白产品。彩色手机之所以能够迅速扩大市场,专业人士说,这主要是因为移动电话服务企业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主要是以彩色画…  相似文献   

4.
中国手机市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之一,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功能机已基本被智能手机所淘汰,国内主要手机厂商生产和出口的产品基本都以智能手机为主。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伴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升级,2019年第三季度,5G手机首次在中国市场销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从此进入5G时代。本文对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为手机厂商的未来发展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5,(24):244-245
手机 从BP机到大哥大(模拟手机)、蜂窝电 话、彩屏手机、照相手机,手机在高科技化 的同时,也变得奢侈化起来。2002年,诺 基亚推出镶有钻石的VERTU手机。 高尔夫 中国最早的奢侈运动,长期以来一 直被视为资产阶级娱乐活动,1985年合 法化。它最初的炫耀功能远远大于它的 健身功能,如今是流行于商界的社交 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手机生产厂商曾经的辉煌已经被近日的发展困境所湮没。我们都记得在2003年的时候,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的国外的手机生产厂商,使得大家对于国内手机厂商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似乎一两年内就可以彻底打败国外的手机生产厂商,重演中国国内彩电生产厂商的战绩。这期间,一些没有手机生产许可,又对手机生产领域窥视多时的厂商开始了各方面的运作,希望能够进入手机生产的领域中,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种景象,国外生产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又有所回升,再次超过了国内生产厂商…  相似文献   

7.
TCL重拳出击     
《中外企业家》2003,(6):80-80
TCL4月推出百款彩屏摄像手机施耐德U2。该手机以闪亮的姿态回答了市场对于“国产手机何时推出摄像手机”的质疑,同时标志着国产手机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之后,还将推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通信业持续陷入低迷的大环境下,2002年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新的数据增值业务层出不穷。MMS(MultimediaMessaging Service多媒体短信服务)作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最近推出的一类业务新品,受到了众多国外手机厂商的热情追捧。MMS在国内市场的成长空间有多大?手机厂商的对策是什么?本文试图对MMS手机的市场进入机会及厂商的营销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探讨MMS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运营之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市场对于日本手机厂商而言,是一个既充满美好期冀又饱含痛苦记忆的地方。 数年前.无论是东芝、松下,还是三菱、NEC,都曾在中国推出各自的手机产品,但由于没有把握住中日两国通讯市场的差异问题.再加上日本公司一贯迟缓的决策机制,最终导致他们的集体溃败。  相似文献   

10.
iAUDIO U3 512M     
尽管iAUDIO的彩屏MP3姗姗来迟,直至2005年底才发布了其第一款彩屏MP3 U3,并于2006年初才登录中国大陆市场,但它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26万像素的屏幕是目前高端手机上才有的配置。  相似文献   

11.
日本企业中国衰败之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朴胜虎 《中国企业家》2007,(20):38-40,42
没有持续型的全局战略;遭遇文化融合困境;本土化进程缓慢;忽视品牌管理——这是大部分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溃败的原因2005年,日本手机接二连三撤出中国,现在基本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2006年,日本厂商的DC问题不断,尼康电池危机、索尼CCD质量事件、产品召  相似文献   

12.
王祥翠 《企业活力》2008,(12):38-39
<正>2000年以前中国市场上的许多手机都还不具备中文短信收发功能,原因是当时的通信运营商和手机生产商还没有意识到短信市场的巨大潜力。由于20世纪最后几年短信经济在欧洲电信市场中的异军突起,中国移动和联通在2000年下半年也先后开始尝试推出手机短信业务。当年,短信业务就以平均每月增加4000万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手机市场需求的扩大,日系手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NEC从1996年就开始在中国市场开展GSM手机业务。但是,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也仅是昙花一现。2003年开始,日系手机开始缺乏后劲,市场份额维持低迷的状态。2004年上半年,只能算半个日本厂商的索爱  相似文献   

14.
秦姗 《中国企业家》2010,354(1):16-16
手机终端市场越来越热闷了,前面一直否认会涉足手机终端的Google终于出手了,将在新年年初推出一款名为“Nexus One”的手机。这无疑是手机终端市场2009年最爆炸的消息,Google的战略将影响众多厂商策略甚至改变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5.
面对苹果、谷歌和微软的三国杀之势,各个手机厂商必须想好该站在哪一边?一位互联网巨头,一位电脑和手机的天才,已经打到了楚河汉界。当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微博上有了这样一个悲悲切切的段子。  相似文献   

16.
2005年至2008年,日系手机厂商由于在中国市场遭遇的困境,陆续退出中国市场。自2005年起,东芝、夏普、松下、三菱、NEC、京瓷等目系手机相继退出中国市场。夏普手机曾于2003年进入中国,2005年退出了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17.
过去的一年,是各大手机厂商大显身手的一年,手机市场产销两旺。其中,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大品牌推出的众多手机新品,占据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这对消费者来说,带来的是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便宜的价格,而就众多厂商而言,则意味着面临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压力...  相似文献   

18.
电子IBM启动欧洲最快超级计算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IBM公司的欧洲功能最为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已经开始运行。这台超级计算机最快速度为每秒计算89000次,初次运行的任务是对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析。TI将推出多功能手机专用芯片全球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德州仪器将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一种数字无线电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把多种手机功能结合到一个数字芯片中。德州仪器称,这种集成芯片能够使耗电量减少50%,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手机内部的电路板空间。这种新的数字无线电频率处理器已经用于某些网络产品,而且在实验室进行的试验证明,这种芯片可…  相似文献   

19.
液晶电脑在中国可谓一鸣惊人。自5月21日联想率先推出万元液晶电脑以来,普及速度之快,势头之劲让人瞠目结舌.国内主要品牌厂商和部分地方品牌在一个月内都推出了自己的液晶电脑.一些国外著名品牌最近也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液晶电脑。如果说在一个月前.“液晶是否成熟”还是一个懂得争论的问题的话.那么暑期一个月的热销场面。几乎所有PC厂商的争先恐后跟进。已使答案水落石出,奔4液晶电脑已经成为2001年家用电脑的宠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用品之一,对手机的功能及性价比要求更高.而国内市场上各大手机制造商竞争激烈,在2016年中国这一巨大的手机市场风起云涌,OPPO手机抓住机遇,实行独特的公司战略,在2016年国内、国际市场上取得优秀成果.本文将从国内手机市场的份额变化着手,对OPPO手机的公司战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