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1.宅基地抵押的困境。我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土地管理法》也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使作了诸多限制性规定。在理论界,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可否抵押争论激烈。反对者认为,一方面,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宅基地是农民生活的必需和赖以生存的所在,在我国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房地产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房地产为抵押物提供担保的借贷行为也逐步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楼市飙升,面对承载着定“泡沫”的房地产。在实践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如何夯实抵押物,提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商业银行一直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房地产权属登记基本沿用旧的行政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登记职能的要求,存在诸多缺陷。诸如登记的法律依据不统一;登记机关不统一,内部登记机构分设;房地产登记效力不统一、不规范。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物权法》对不动产登记制度专门设立了一个章节,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做了统一规定。因此,《物权法》的实施必将对现行不动产登记制度带来一定的影响,应正确应对《物权法》对房屋权属登记带来的影响和考验。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随着人口的增多和资源的紧张,土地的价值也在不断的上涨:这直接导致房产价格的暴涨,使得普通人在购买房产的时候在资金上存在着很大的刖难,而且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在开发阶段也存在着很大的资金运营荆难。在这种现实的需求下,期房抵押制度应时而生,在房地产经济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期房抵押制度中还存在一些模糊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明确。  相似文献   

5.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正确认识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的法律性质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有重要的意义,必将有利于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从而促进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的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于房地产开发业,土地和资金都是必不可少的资源,缺了任何一个,开发无从谈起。即使是神通广大的房地产商,也经常面临拥有土地使用权但缺乏资金或资金充足但没有土地的窘境。于是联合开发应运而生。联合开发作为纽带,促成了资金和土地的结合,盘活了诸多房地产项目,对房地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同时,联合开发引发的纠纷也不在少数,且纠纷一旦发生,往往标的数额巨大,案情错综复杂(例如,每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中,此类案件都占很大比例)。因此,如何界定联合开发的性质,如何确保联合开发行为的合法有效,如何从法律角度预防纠纷的发生等问题,就成了房地产业内人事和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律师们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以抵押的方式担保债务人清偿债务,在当代国内和国际经济活动中,抵押更是被广泛采用,各国也都规定了相应的抵押法律制度。当今,房地产抵押以抵押的标的物来区分,可分为房地产、在建工程和房屋期权抵押;按担保的债权是否特定来区分,分为最高额抵押和一般抵押。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们传统观念的不断改变,“抵押”一词逐步在社会舞台上活跃起来,而房地产又以其现实性、稳定性、保值性、安全性最强等特性成为普遍采用的抵押物。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房地产是房产与地产的总称,属于不动产,我们在设定房地产抵押权时,需依法登记并履行其法律行为,否则就会引起许多抵押纠纷。现笔者就城市房地产抵押登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如下浅解:  相似文献   

9.
10.
张陆  郭正模  薛梅 《经济师》2002,(11):11-12
文章对我国目前“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作了研究。指出导致我国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重新出现“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 ,在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中出现了土地承包、使用权的“固化” ,我们可以在农村中广泛实行土地承包、使用权抵押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从实体经济层面看,是由于美国由制造业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使得美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消费拉动,而服务经济下收入分配偏向于知识型阶层的特征,使得美国多数家庭的消费以借贷消费为主.因此,在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下,当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引起资产价格上涨却不再引发通货膨胀时,由资产价格上升刺激借贷消费需求,就可以拉动经济强劲增长.由此,美国进入一种扩张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上涨、借贷消费需求增加、经济增长的循环中,而一旦资产价格下跌,个人偿付能力出现问题,就会引发金融系统的危机,经济也会由消费不足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12.
浅谈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峰 《经济与管理》2008,22(8):96-97
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主要有:以设定抵押后建的设施扩大贷款、以划拨土地抵押贷款、以预售商品房和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和以亏损企业财产贷款。防范此类贷款风险的措施主要有:明确抵押物的法定范围、规范土地使用权抵押操作等。  相似文献   

13.
浅议我国目前推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方案正在国内一些地方开始研讨起来。在这当中 ,以广州与深圳为先。学术界也掀起了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MBS)的理论探讨 ,包括MBS应设立的机构、参与MBS的各类金融机构的角色定位与界定、我国MBS应采取的模式、政府的作用等多方面。文章认为目前推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条件还不太成熟。  相似文献   

14.
李健飞 《经济师》2003,(1):48-4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方案正在国内一些地方开始研讨起来。在这当中,以广州与深圳为先。学术界也掀起了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的理论探讨,包括MBS应设立的机构、参与MBS的各类金融机构的角色定位与界定、我国MB应采取的模式、政府的作用等多方面。文章认为目前推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条件还不太成熟。  相似文献   

15.
郭洁 《技术经济》2006,25(8):115-118
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实力。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是无形资产转让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现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大多仅考虑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现值和未来收益现值,而忽视未来投资时机的最优选择问题。实物期权方法是对传统的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本文介绍了典型的实物期权模型以及运用实物期权进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利弊。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简便的运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无形资产价值评估的方法,期望能为无形资产价值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相关资料基础上,对我国城镇居民持有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进行了重新核算,并采用ARDL-UECM模型计量分析了长短期内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对消费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长期内对消费支出存在较弱的抑制作用,短期内存在较弱的促进作用;而实物资产长期内对消费存在有限的促进作用,短期内对消费存在较强的促进作用。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导致金融资产对居民消费产生长期扭曲,以及过高自有住房率在房价攀升时只能提高短期边际消费倾向,长期则有限。现阶段只有降低超额比重预防性储蓄及抑制过高的房价才能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的资产财富效应。  相似文献   

17.
一、上海世博会的背景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与奥运会几乎具有同等重要和全球规模盛会的地位。自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第一届世博会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150多年的历史,先后共举办了40届。比照历史可以发现,世博会机遇会极大地带动一国一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如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过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增长,为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虚拟资产特性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杰  王千 《当代财经》2006,(2):82-86
从虚拟经济的行为基础——资本化定价方式入手,对房地产的虚拟资产的性质进行深入剖析。研究房产和地产二者各自的虚拟性,然后加以汇总得出一个关于房地产虚拟性的基本结论:房地产是除金融资产以外的另一种典型的虚拟资产,其虚拟性介于一般商品和金融资产之间。文章同时指出,正是房地产的虚拟资产性质特性使其成为联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纽带。在一定意义上,房地产对宏观经济的运行具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推进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释放压力,住房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遇到新的难题。积极推动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可以有效地解决银行贷款风险分散、为投资者开拓新的投融资渠道等问题。我国目前推进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尚存在一些障碍,消除这些障碍需要从法律制度的建设、会计制度的完善、机构投资者的培育等诸多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不同属性的物品应有与之相适应的产权安排和供给模式。物业产权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业管理产品属性,进而影响着物业管理产品产权安排,本在物业产权界定的基础上,将物业管理产吕分解为私人物品,集体物品和公共物品,依据产权和公共产品理论,将物业管理产品产权分别安排为私人产权、集体产权和公共产权,并给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分离式物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